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 北 建 筑 工 程 学 院专业外语(作业)【摘要】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本文通过实地的生活经验与调查,目的在于从客观建设水平和主观感知度进行双方面的评价,得出近几年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际建设水平,并在此过程中找出影响环境质量不佳的因素,以及其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的差距。以便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得到改善,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促进农村物质基础和精神面貌提升,为农村创造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关键词】人居环境 农村 质量评价 改善措施1农村人居环境的内涵人居环境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吴良镛认为其可以分为居住系统、支持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5个子系统。农村村镇人居环境是指人类在乡村这样一个大的地理系统背景下,进行着居住、耕作、交通、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活动,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环境。农村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村镇人居环境的建设对于整个社会人居环境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2研究区概况2.1地理位置本文所选的区域位于河北省保定是雄县,雄县南倚国家5A级景区“华北明珠”白洋淀,北靠“中国北方购物天堂”白沟。2.2自然条件雄县自然资源丰富,为华北油田主产区,全县境内有油井800多眼。地下热水资源具有储量大、埋藏浅、温度高、水质好等特点,号称“华北之冠”。本区作为雄县管辖下的农村地区,区位条件相对不错。2.3社会经济条件许庄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种植冬小麦小麦、玉米、水稻等,经济作物有红薯,梨,西瓜等。村中除农业以外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务工人员占全村劳动力的60%,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年在外务工的人,这类人主要是一些青壮年劳动力,另一类是农闲时在附近兼职务工的人,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农民在农闲时可随时找到临时的活,打工的经济收入占全村经济收入70%。村上现有村办小学一所,位于村子的东北角口,仅接收一至四年级的学生,由于贯彻计划生育的政策在校学生较少,约有八十名,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村委会设立在村子的中央,位于村子主干道旁边。3许庄村人居环境质量客观评价“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明确要求。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核心的“村容整洁”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下面将根据农村人居环境的内涵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原则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文件精神要求,从村镇规划、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公共服务五个方面对所选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3.1村镇规划村庄历史悠久,镇域土地利用和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不完整,平面规划图相对较松散,村庄的部局有些乱。3.2社会经济系统许庄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小康生活水平的标准相对比很一般,在总收入中,用于农业再生产和其他方面消费的占较大比重,由于各种制度还不健全,以及村内大多数为农业人口,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人数很少,所以社会福利保障指数较低。3.3基础设施系统村庄日常生活必需的供水、供电、邮电通信方面都比较完善,供水、供电完全普及;村内道路没有硬化,只是粗糙地铺了一层红砖,不平整,而在少数几条道路仍然是土路。车辆行驶在上面颠簸起伏,车后又是灰尘满天飞,而且村内没有通公交,只有四、五辆私人车,村内出行不便且费用高;由于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交流次数频繁,交际范围扩大,移动电话和广播电视是人们了解外界信息和交流所必需的,加之许多年轻人认为拥有移动电话成为一种时尚的表现,所以邮电通信水平较高;但交通、排水和绿色能源的使用方面几乎没有,雨雪天气村民的出行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就其原因可分为两个面,第一,政府在规划建设时没有涉及这个方面,所以没有配备的设施,农民又没有资金自己建设;第二,农民环保意识薄弱。3.4环境卫生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极其不完善,没有相对应的处理污水和垃圾的基础设施,村民日常生活中洗涤后的水都是随便一泼,任其自然蒸发和下渗掉,尤其是当地地下水很浅,平均1.52米,这样对地下水质会造成不良影响,最终会影响到人们饮用水的质量。村内没有天然河流。村内没有垃圾桶,也没有集中处理垃圾的地方,村民通常只是就近找一处空旷的地方倒掉垃圾,任其自生自灭,遇到刮风的天气,垃圾便到处乱飞,严重影响村内环境质量和村容。农村粪便大多都是露天堆积,然后当成农家肥运到地里,这样会影响村内居住的空气质量。村内道路两旁没有种植树和草坪,只有少数人家自行在自家院子或者家门口种几棵树。3.5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在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中,幼儿学前教育普及率较高,这是由于人们经济收入增加,思想观念转变,对子女的受教育比较重视,但中学入学率较低,这主要是因为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城市的吸引,许多孩子上完初中或初中辍学就进城打工去了,也与中学教学质量不高,升学率不理想有关系。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低,其原因是现在的劳动力还是以以前的农业人口为主。文化服务支出比重较低,村内没有供孩子和老人娱乐的专门场所,孩子都是在村内道路旁结伴玩耍,老人大多数在路旁的门市部门口或巷道口聚集聊天、下棋、打扑克。文化支出的费用较少,村子的文化活动便是电影下乡政策,但是由于网络电视的普及,如今这个方式已经不受欢迎。农业使用先进技术覆盖率较高,这主要是农民经济发展和生产的需要,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会有更多的时间出去打工,增加收入。医疗卫生指数较低,村内只有五、六个赤脚医生,村民只是小病去那抓点药,大多数时候都是去村镇或市里就医。4许庄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是指村民对村庄人居环境整体或某些方面的心理感知,为更好的了解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及其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际状况的关系,我主要采用访谈的形式,针对上述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系统中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文明程度、环境卫生4各方面的几个分类层进行进一步的满意程度调查。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村民对其村庄的人居环境总体情况基本满意,但人居环境的不同构成要素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平衡性在乡村人居环境中,文明程度得分最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次之,环境卫生服务设施最差,础设施建设总体良好。5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措施与对策5.1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原则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是一个系统而艰巨的工程,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的研究与建设时,应以以下诸原则为最基本的前提:5.1.1生态观原则珍重生态背景,以生态发展和维持可持续的生态资源为基础,尊重当地的自然地形地貌、水系和天然植被等,因地制宜。5.1.2乡土观原则保持乡土特色,保护独特的乡土景观遗产,避免盲目照抄大中城市建设式样,保留传统建筑风格和乡村传统特色。保持原有和睦互助的村民友好邻里关系。5.1.3人本观原则以人为本,从村民实际需要出发,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建设充分考虑广大村民的意见,关注村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5.1.4重点论原则抓重点,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以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条件改善为核心。5.1.5系统论原则充分运用系统优化的思想,全面整体推动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生态保持平衡,增强农村的综合承载能力。5.2农村人居环境优化路径选择5.2.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鉴于许庄村的财政状况和对农村、农业的投入能力,应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贷款贴息以及生态补偿等资金进行集中使用,重点解决道路硬化、生活能源、医疗卫生、生产服务等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而农民自身又很难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还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特别是要发挥农民企业家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2.2有规划地建立一批环保和治污设施对农村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和生产、生活垃圾要逐步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以防止对周边农村环境的污染。积极推广新能源,努力争取国家和省林业、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的资金、实物支持,推进秸秆气化和沼气的普及,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之中,使其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5.2.3.实施农村清洁环境卫生工程动员组织村民实施清洁环境卫生工程,全面清理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垃圾,清理村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现象,清理田野外农用薄膜废弃品、农药瓶、塑料袋等.清理村内村外臭水沟及粪便.建立人畜粪便管理长效机制,加快改变人与畜禽圈混住的进程,改进厨房、厕所,进一步优化环境卫生,营造舒适、宽畅、和谐的人居环境。5.2.4实施绿色村庄工程,建造环村林带保护农村资源,全面实施绿色村庄工程,提倡在村内、村边种植果树;利用农村的水渠、马路进行植树绿化;利用村庄各个角落种植经济林:利用村边荒地或废弃地建造环村带。进一步增强农村村容、村貌建设。【结语】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大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国作为一个以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大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人居环境整体改善和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是对乡村人居环境现状的检验,也为未来建设与改善的方向提供了指引。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和村民满意度两个方面进行主客观评价,能够更加全面评判乡村人居环境的质量状况,本文以村庄尺度的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许庄村的调查数据,对该乡村人居环境进行了主客观评价,并通过评价的结果,指出村民对其生活乡村的人居环境满意度高低仍然是以该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际水平为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民对生活环境需求层次的提高,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的内容和标准需要不断更新。如何加强乡村人居环境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协调,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促进城乡和区域的持续健康发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胡伟。冯长春.陈春.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系统研究.(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100871)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赵之枫.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构想J.生态经济,2001,(5).4李健娜.黄云.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5吴良镛.迎接新世纪论人居环境学的发展建筑学报1995(3)6连红.董成森.朱方长.人居环境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1.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7聂梅生,柴文忠.我国人居环境现状和改善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4(2):58608尹怀庭,陈宗兴.陕西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及其演变.人文地理,1995,10(4):17239赵之枫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构想J生态经济,2001(5):505210鲍继峰沈阳村镇人居环境发展探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259261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