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全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决策 部署,巩固扩大2018年市直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 作成果,打好打赢优化发展环境攻坚战,市委决定在全市开 展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活动。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1)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 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党代会及历次全会作出的作风整顿部 署,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新表现,对照“三个坏把 式”“六个坏作风”,对照市委倡导践行的“八个好作风”,着力 解决企业反响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作风顽 疾,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破坏发展 环境的人和事,推进机关作风持续好转、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转型发展排头兵、建设现代 化新X提供坚强的作风保证。(2) 基本原则紧扣中心工作。围绕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 兵开展作风整顿、环境整治,重点解决心态、状态、姿态问 题,通过作风整顿提振士气、激发干劲、优化服务、提升效 能,释放内生动力,凝聚发展合力。突出问题导向。注重从企业和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 手,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抓起,从本单位最突出的问 题改起,深究根源、综合施策,见物见人、严查实改,切实 解决问题、转变作风、优化环境。瞄准重点对象。坚持以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特别是直接 服务群众、服务市场主体的窗口服务单位和关键岗位上的干 部为重点,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抓住要害、精准发力。坚持统筹兼顾。注重机关作风整顿与“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X精神X 精神传承弘扬有机结合,做到统筹摆布、有序推进,相得益 彰、相互促进。注重实际效果。以动真碰硬、攻坚克难的决心推动作风 转变,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不图形 式、不走过场,动真的、来实的,力求思想有震动、利益受 触动、工作见行动,切实提高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三)主要目标进一步破除思想束缚,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牢固 树立新发展理念,摒弃制约发展的市场意识不强、改革动力 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的思维观念,破解影响发展的体制 机制不活、方式方法僵化的瓶颈障碍,以强改革推动发展, 以勇创新引领发展,以好环境助力发展。进一步振奋精神状态,打造激情创业的干事环境。时刻 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坚持人人争先、事事争高、处处争 好,着力解决站位不高、思考不深、业务不精、工作不实、 庸懒散拖、效率低下的问题,弘扬“三老四严”作风,积极倡 导“工匠精神”,强化担当精神、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干部干 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打造优质便捷的政务环境。持续 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事项,推动流程再造,建立规 范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完善网上政务服务 功能,推广多证合一、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多口联办,实 现审批提速、监管提效、服务提质。进一步提升发展效能,打造利企惠企的市场环境。推动 税费降免、要素降价、成本降低,探索重点投资项目首席服 务官制度,减少和规范项目前置审批及中介服务,放大高新 区、经开区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效应,建立政府定标准、企 业作承诺、过程全监管、信用有奖惩的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新 模式。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打造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全面 加强法治X建设,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 民守法,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严格清理涉企收费项 目,严格规范涉企中介服务,严格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 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定投资者发展信心。二、整顿重点持续整顿“三个坏把式”“六个坏作风”,聚焦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新表现,重点整顿“乱、违、顽、臃、懒、浮”等影 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一)聚焦治“乱”,切实解决政策梗阻、弄权勒卡问题。集中整治观念陈旧、抵触改革,地方保守主义盛行,部门利 益至上,执行国家、省市利企政策打折扣、搞变通,优惠政 策停在纸上、扶持资金闲在账上;人为设置“坡璃门”“旋转 门”“弹簧门”,擅自改变办事程序、增加办事环节、提高办事 门槛;顶风违纪、权力寻租,以稽查、执法名义变相报复、勒 索企业,变相参与经营活动与民争利,企业投诉处理不及时, 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暗示推荐中介服务,勾结 “黑中介”寻租谋利,搞设计、施工、监理、材料“四指定”, 插手工程项目等问题。(2) 聚焦治“违”,切实解决政府有诺不践、有法不依问题。集中整治不讲诚信、不讲法治,责任不履行、承诺不兑 现,新官不理旧账;市场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在涉及企业利 益重大问题上搞“口头协议”,答应的优惠政策找各种借口不 履行;违规决策、拍脑门决策,盲目追求政绩,片面追求业绩; 不守规不守法,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执法随意性强, 对行政复议、仲裁和法院判决结果久拖不办,致使企业和投 资者正当权益受到损害,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等问题。(3) 聚焦治“顽”,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 问题。集中整治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改革政策“空 转”,不研究解决问题;调研变作秀,项目搞“盆景”;文山会海 泛滥,内容不接地气;抓工作上下一般粗、左右一般齐,没有 针对性;将责任下移,用责任状推卸责任,用考评代替落实; 数字造假、虚报浮夸,报喜不报忧,搞材料政绩、文字经验 等问题。(4) 聚焦治“臃”,切实解决流程不优、职责不清问题。集中整治办事流程不公开,窗口大厅多头受理、搞“前店后 厂”;“四零”承诺服务不兑现,一次告知、首问负责、限时办 结等制度不落实;创新意识淡薄,在优化流程、提质提速上行 动迟缓、停滯不前;涉及多部门事项环节多时间长,网上办事 不便,移动政务滞后;机构重叠、设置随意,职责权限不清、 业务交叉,因人设岗、人浮于事等问题。(5) 聚焦治“懒”,切实解决为官不为、躲事推责问题。 集中整治上热下冷、按兵不动,对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改革 任务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甚至推了也不动;在其位不谋 其政,不讲有为、只求无过,棘手问题“向上看”,繁重任务“向 下看”,发展差距“向后看”;懒政怠政,推拖等靠,混天度日,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拈轻怕重、避 重就轻,“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缺少担当精神,面对矛 盾问题困难怕担责,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该决策的不决策、 该拍板的不拍板等问题。(6) 聚焦治“浮”,切实解决不细不实、能力不足问题。集中整治本领不强、专业不精,浅尝辄止、浮于表面,工作 拿不出办法、打不开局面,躺在功劳薄上、成绩挂在嘴上, 任务推进没有实质动作和成效;创新意识不强,自我感觉良好, 拿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能力素质不适应改革发展需 要;政策研究不透,制定方案跑粗、推进措施不实,遇事拿惯 例当依据,指导和推动工作拿不出新思路、新措施,适应新 时代、贯彻新理念、推动事业创新发展的能力不足等问题。三、推进举措(1) 提升能力素质。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作风整顿始终, 提高服务意识,增强队伍素质,提升服务能力。强化理论学 习,制定学习计划和方案,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深入学习 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开展岗位培训,围绕培 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 组织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系统轮训,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努力打造业务精能力强作风好的干部队伍。提升法治素养, 加强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教育,经常以案释纪、以纪析案, 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提高广大机关干部运用法治 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2) 开展专项治理。坚持开门查摆,对照整顿重点,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研讨、问卷调查等方式,抓住要害、集中 突破。开展政府失信违诺专项清理,分级汇总本级政府失信 违诺清单,对失信违诺问题,要逐企逐项依法依规限期解决; 按照“谁欠账、谁清偿”的原则,明确本级政府债务清偿兑付 责任,尽快还清存量债务,防止形成新增欠账。开展机构编 制专项清理,结合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实行大科室制,整 合职责交叉、重复设置、分工过细、人员偏少的内设机构; 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整合机构,优化结构,精简编制, 节约集约配置资源。开展司法执法环境专项整治,组织开展 制度化常态化的案件评查工作,全面清理涉企积压案件,对 执行难问题集中攻坚,坚决惩治经济领域违法违规活动,严 厉打击垄断经营、强榄工程、欺行霸市等破坏营商环境的黑 恶势力及其“保护伞”,严肃查处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等行为,依法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营造公正、透明、可 预期的法治化环境。开展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突出经济 管理、执法监督等重点领域,基层一线权力运行关键岗位, 深入整治懒政怠政、行政执法不规范、破坏营商环境等不作 为乱作为现象。开展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专项整治,重点 盯住服务大厅、办事窗口,继续严厉打击工作人员与“黑中介” 相互勾结、权力寻租、非法谋利等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促 进中介市场健康发展,改善企业和群众办事环境。同时,各 单位要确定行业系统作风方面最突出的3-5个问题,在系统 内集中攻坚、专项治理。(三)优化工作流程。坚持以“放管服”改革为牵动,对工 作流程进行优化升级,坚决取消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原 则的行政审批,让权力在监督下运行,建设高效便捷服务体 系。深入推动流程优化,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要借鉴浙江“最多 跑一次”模式,移植成熟经验,复制先进标准,推行“马上办、 一次办”,与全省同步实现同事项同流程,进一步推动简政放 权、提速增效。深入拓展“四零”创建,总结创建先进经验, 加强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网上大厅建设,推动创建工作向所 属单位、内设机构、基层一线延伸,实现“四零”服务承诺创 建全覆盖。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数据共享、业 务协同,依托窗口端、PC端、手机端、自助服务端等载体, 完善“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推进移动政务广泛 应用,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力求更多事项审批“不见 面”、群众“不跑路”。(4) 严格督查问责。坚持对败坏作风、破坏环境的问题 “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持续 震慑,保持高压态势。畅通群众举报渠道,设立作风整顿公 开举报电话,用好各类信访举报平台,在实体大厅设置投诉 举报箱,在网上大厅开设“投诉举报专栏”,收集整理各类问 题,分析研判问题症结,确保及时督查问效。实行全程跟踪 督查,抽调相关部门专业人员成立督查组,加大明查暗访力 度,采取专项巡察、现场追踪、暗访群众、倒查台账等方式,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点对点、常态化抽查检 查。从严追责问责查处,对线索清晰、内容具体、影响恶劣 的干部作风问题,坚决直查快办;对严重破坏营商环境、损害 企业群众利益的案件随时曝光、公开点名;对作风问题频出、 影响恶劣、性质严重的部门和单位,坚持“一案双查”,严厉 追究主要领导责任,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和党政 纪处分。(5) 实施考评验效。坚持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完善 评价方式,改进评价办法,请服务对象参与,让企业家评判, 提高考核评价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作风公开评议,通过举 办“行风热线”专场、企业问卷调查、随机考评测试等形式, 有针对性开展测评,以评议结果检验机关作风成效。强化评 议结果运用,狠抓正反典型案例,对业务精、作风正、敢担 当的干部优先予以提拔重用,对企业反映强烈、问题集中的 单位重点整顿,对公开评议排名靠后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约 谈,且该单位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建 立长效运行机制,围绕体制机制障碍、营商环境症结、热点 难点问题,结合市情和行业系统实际,研究制定具有创新性、 针对性、实效性的改革措施,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制 度化。四、实施步骤作风整顿工作按三个阶段安排。第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