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对终生不渝的挚友 张学良将军虽出生在草莽家庭,自己也武行 一身,但他和文人墨客的友谊甚笃,尤喜好书画,又 是珍品的鉴赏家。 “将军爱好书画,收藏甚富,尤精鉴 赏, 赝品极少。 ” 这是他的盟弟周大文所记, 自当可信。 但是,被画坛宗师徐悲鸿先生誉为“五百年 来第一人”的张大千,无意之中却骗过了张学良将军 鉴赏书画的慧眼,二人由此相交,并成为终生不渝的 挚友。 欲知二人交往的轶事,话还得从头说起。 一、少帅大上其当,张大千硬着头皮赴宴 中原大战结束之后,张学良将军入主北平, 成为江北半壁河山的最高主宰者。一天,他微服简从 逛琉璃厂,购得几幅大画家“石涛山水” ,兴意极浓地 返回官邸,并请有关友好前来欣赏。其中一友告之: 近来出了一位张大千,临摹石涛山水乱真,连大画家 黄宾虹都曾上当受骗,惊呼张大千是当今画坛奇才。 副司令所购这幅 “石涛山水” , 会不会也是出自张大千 之手的赝品呢? 对此, 张学良将军十分扫兴。 后经名人鉴定, 果真是张大千临摹的赝品。 张学良将军久知张大千的为人:“盖以三代西 汉魏晋隋唐两宋元明之奇, 大千侵淫其中, 放浪形骸, 纵情挥霍,不尽世俗所谓金钱而已,虽其天才与其健 康,亦挥霍之” (徐悲鸿语) 。自然他也听说过徐悲鸿 赞美张大千的誉词: “呜呼大千之画美矣!安得大千有 孙悟空之法,散其髯为三千大千,或无量数大千,而 疗其昏愦凶厉之末世乎?使丰衣足食者不再存杀人之 想乎?噫嘻!” 张学良经深思, 遂决定利用一次大型宴 会之机,给张大千发出一张特制的请柬:务请莅临赏 光。 张大千从不惧怕登临权贵之门,但他今天却 捧着这张特制的请柬犯了难:应邀赴宴吧,不知这位 少年得志的少帅会如何处置自己;借故抗命拒赴宴会 吧,他张大千在北平乃至于全中国很难再混得下 去。几经权衡 ,遂决定硬着头皮赴宴,会一会这位大 上自己赝品之当的少帅! 宴会开始了,令张大千惊诧的是,这位少帅 并无怒色。相反,宴会进行到中间的时候,张学良指 着张大千向宾朋友好介绍道: “这位就是仿石涛画的专家,鼎鼎大名的张 大千先生。 ” 啊!这位少帅果然不同凡响。 从此, 张学良和 张大千始有交往。 就在这次宴会不久,张大千怀着“探宝”的 心情又一次光顾琉璃厂,一位古玩商取出一幅构图新 颖、色泽明丽的藏画,请张大千鉴赏。他仔细研究了 这幅名画的风格、用笔、着色之后,暗自惊喜地说: “这是新罗山人华 的精品!” 华 为清朝初叶著名画家,深受石涛大师绘 画作品的影响,并对清朝中期的画派曾产生过影响。 而张大千尤喜华 的画风。 张大千双手紧紧捧住这幅华 的精品,生怕 被其他行家里手抢走去似的。问道: “请问开价多少?” “银洋五百元。 ” “我看,三百银洋即可成交。 ” “好!货卖行家, 三百银洋就卖给你张大千先 生。 ” 张大千喜不自禁,放下这幅华 的精品,向 口袋一掏,方知未带这样多的钱,他急忙又说: “请把这幅画收好,我三日以后必带钱来取 画。 ” “行!”古玩商接过这幅华 的精品,遂又放 进特制的保险柜中。 三天过后,张大千兴致勃勃地来到琉璃厂, 将凑足的三百银洋往案几上一放,大声说: “掌柜的!一手交钱,一手交画。 ” 掌柜的闻听面带难色, 十分不好意思地说道: “对不起先生, 那幅华 的名画已经出手了。 ” 张大千视名画为国宝,不惜倾万贯家财而购 之。因此听后勃然大怒,气得大把胡须翘了又翘,怒 声责道: “诚招回头客,信取八方人,这两句经商的 至理名言你懂不懂?” “懂!懂” “那你为什么失信于我?” “请大千先生息怒, 我有难言之苦啊!” 原来, 就在张大千离去不久, 张学良来到了这家古玩字画店, 问及有何名贵的书画珍品?这位古玩商人抱着能多卖 些钱的特殊心理,又将华 的那幅珍品取出,开价要 了五百银洋。没想到张学良连价都没还,当即命随侍 取出五百银洋往案几上一放,干脆地说: “请数钱吧!” 到这时,古玩商人复又想起张大千来,但是 当他看到白花花的银元, 暗自说: “还是多赚这二百银 元吧!” 可是现在, 他却对这张大千说: “人家当今是 北平的皇上,我敢不卖给他!” 对此,张大千还能说什么呢? 二、说笑忘情 火舌卷画 不久,张学良因热河抗战败北,代蒋受过下 野,旋即南下上海,西游欧洲,回国后驻足武昌,自 然和张大千失去谋面的机缘。1935 年 10 月,张学良 调任西安,任西北“剿总”副司令之职,才得以和张 大千劫后重逢。 这一年的重阳节到了,时至壮年的张大千游 西岳华山,登太华峰写生。时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 十七路军总指挥的杨虎城将军,闻讯亲迎张大千去西 安小住。这消息自然瞒不过张学良,他急忙赶到杨公 馆看望久违的张大千。他紧紧抓住张大千的双手玩笑 地说: “大驾光临西安,不到我的公馆住住,休想 离去。 ” 张大千也很想去张公馆叙旧,遗憾的是他今 晚必须启程回北平,明晚是老友余叔岩的告别演出, 且又是看家的拿手戏打棍出箱 。因此他为难地说: “告别演出不参加不好,好在来日方长,我 再去张公馆叨扰。 ” “没关系”张学良大包大揽地说, “立即把火 车票退掉,搬到我的公馆小住一夜,明天我用专机送 你回北平,保你误不了看余老板的告别演出。 ” 张大千是位重情义的艺术大师,他一听张学 良这盛情难却的话语, 当晚就由杨公馆搬进了张公馆。 他们二人叙旧的同时,张大千又执笔为张学良画了一 幅华山山水,并深得张学良的喜爱。可惜的是,张大 千在烘烤这幅山水图的时候,因回头和张学良说笑忘 情,至使这幅佳作被火舌卷了,且 殃及黑髯。张学良 心疼不已,有些感伤地说: “我的背运还没走完,连享用这样绝美的山 水图的福分都没有!” “不要这样丧气, ” 张大千重新展纸拿笔,“我 宁可对住老友余老板,也要为你再重新画一幅!” 张大千乘兴泼墨挥毫,至半夜时刻画就了这 幅有名的 华山山水图 。 接着, 又挥笔题诗, 堪为诗、 书、画俱佳的珍品。 张学良大喜过望,旋即和赵一荻小姐设盛宴 款待张大千。翌日,他又亲自驾车送张大千去机场, 派他的座机送张大千回北平。 士为知己者死。张大千回到北平以后,念念 不忘张学良的深情厚意,遂又画了一幅黄山九龙瀑 图 ,寄给张学良。上题:黄山九龙瀑,上款是:以大 涤子法写奉汉卿先生方家博教; 下款是: 乙亥十一月, 大千张爰。 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画中精品,张学良视若 至宝,爱不释手。 一年之后,西安事变发生了。张学良因此而 失去了自由。自然,见张大千的机会也就失去了。就 连这幅 黄山九龙瀑图 也是很晚才送到张学良手里。 睹物思友,不胜伤情。 张大千先生出于独持的艺术家的品格,他既 没去台湾,也没回大陆,于香港定居两年之后,1952 年举家移居南美洲阿根廷。从此,他也失去了和张学 良相见的机会。 三、大千违约提前开启,竟是三十年前欲购 珍品 张学良和张大千阔别二十多年了!一个是漂 零海外的艺术巨匠,一个是幽禁宝岛的阶下之囚,二 人相见时的心 情是可想而知的。 据说相见那天, 张学 良在赵一荻的陪同下,早早恭候北投复兴岗寓所的门 口,老友相见,一时涕零难语。在赵一获的提醒下, 二人相挽移至客室,促膝长谈不厌,时有喟叹之声。 每每谈及令人伤怀的往事,他们常常难以自禁地淌下 滚滚的老泪。 不久,张大千离台它去,正当他借候机默祝 老友张学良泰然如意的时候,一位中年人匆匆走到他 的面前, 双手捧着一个硬壳长形的圆筒, 恭敬地说道: “大千先生!这是张将军赠送给您的礼品, 请 收下。 ” 张大千双手接过礼品,紧紧抱在胸前,近似 自语地说: “张将军!你的情谊我收下了” “张将军再三让我转告, ” 来者格外郑重地说 道, “请大千先生回到巴西再打开看此礼品。 ” “是,是” 张大千先生抱着张学良将军赠送的礼品登机 别台,很快就又降落在日本东京机场。可能是看此礼 品的心切吧,他竟然违约开启圆形的长筒,取出一幅 画轴, 双手展开一看, 啊!原来是三十年前在北平琉璃 厂那幅华 的精品。他的双手颤抖了,他老泪纵横的 双眼也模糊了待他那激越的心情稍许平静以后, 他才拜读了张学良写给他的短笺,大意谓: 大千吾兄台鉴: 三十年前,弟在北平画商处偶见此新罗山人 山水,极喜爱,遂强行购去,非是有意夺兄之好,而 是爱不释手, 不能自禁耳!现三十年过去, 此画伴我度 过许多岁月,每见此画,弟便不能不念及兄,不能不 自责,兄或早已忘却此事,然弟却不能忘记,每每转 侧不安。 这次蒙兄来台问候, 甚是感愧。 现趁此机会, 将此画呈上, 以意明珠归旧主, 宝刀须佩壮士矣!请兄 笑纳,并望恕罪。 时光流逝,转瞬五载,张大千于 1964 年 5 月再次来台, 报纸赫然登出 “张大千大师回台北观光” 的消息。有趣的是, “大师”印成了“大帅” 。由于张 作霖习惯称大帅,台湾上下一时传为笑谈。很快,张 大千到北投复兴岗访晤张学良,二人相见过后,张学 良就朗声笑问: “大哥, 什么时候改了行?现在何地统率三军 啊?” 张大千自然知道张学良为“大帅”事发此笑 问,遂双手一捋胸前飘逸的美髯,故作大元帅的样子 答说: “我何止统率三军,还得加一个军,即统率 笔墨纸砚的啊!” 张大千一句“”的戏谈,张学良条件 反射似地想起了抗战时期的原军长叶挺。但他 不愿意因此联想引起的伤感而扫尽朋友的兴,遂又打 趣地说: “新闻界敕封时,一字就抵千军哇!” 二人心照不宣地大声笑了起来。 1971 年,张大千于美国旧金山砥昂博物馆筹 办 40 周年作品回顾展, 需向世界各地友人借用他赠送 的珍品。 令他惊愕不已的是, 张学良送来了他 36 年前 作的那幅黄山九龙瀑图 。他睹物思人,作赠张汉 卿学良宗兄七绝一首: 攀枝嗅蕊许从容, 欲写横斜恐未工。 看到夜深明月蚀, 和画和梦共朦胧。 张大千写罢梅花诗仍不尽意,遂又画了一幅 梅花相赠。 1976 年,去国怀乡的张大千决定回台定居。 遂在台北双溪自建耶摩精会。 旋即于 1978 年举家翩然 反台。从此,他和张学良晤面的机会多了起来。 1983 年 4 月 2 日张大千溘然长逝,张学良亲 自参加治丧委员会,哀然送走了相交半个多世纪的老 友张大千先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