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下载篇一:【最新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最新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第条建筑物外部窗户面积不宜过大,应减少窗户缝隙长度,并采取密闭措施。第条外墙、屋顶、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和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等围护结构,应进行保温验算,其传热阻应大于或等于建筑物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小传热阻。第条当有散热器、管道、壁龛等嵌入外墙时,该处外墙的传热阻应大于或等于建筑物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小传热阻。第条围护结构中的热桥部位应进行保温验算,并采取保温措施。第条严寒地区居住建筑的底层地面,在其周边一定范围内应采取保温措施。第条围护结构的构造设计应考虑防潮要求。 夏季防热设计要求第条建筑物的夏季防热应采取自然通风、窗户遮阳、围护结构隔热和环境绿化等综合性措施。第条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单体的平、剖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并尽量避免主要房间受东、西向的日晒。第条建筑物的向阳面,特别是东、西向窗户,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在建筑设计中,宜结合外廊、阳台、挑檐等处理方法达到遮阳目的。第条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应满足隔热设计标准的要求。第条为防止潮霉季节湿空气在地面冷凝泛潮,居室、托幼园所等场所的地面下部宜采取保温措施或架空做法,地面面层宜采用微孔吸湿材料。 空调建筑热工设计要求第条空调建筑或空调房间应尽量避免东、西朝向和东、西向窗户。第条空调房间应集中布置、上下对齐。温湿度要求相近的空调房间宜相邻布置。第条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有两面相邻外墙的转角处和有伸缩缝处。第条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顶层;当必须布置在顶层时,屋顶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第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空调房间的净高宜降低。 第条空调建筑的外表面积宜减少,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 第条建筑物外部窗户当采用单层窗时,窗墙面积比不宜超过;当采用双层窗或单框双层玻璃窗时,窗墙面积比不宜超过。平均密度小于500kg/m3的轻质复合墙体;外侧为砖或混凝土、内侧复合轻质材料墙体30406080第条处在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且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和医院、幼儿园、办公楼、学校、门诊部等公共建筑,当采用型和型围护结构时,应对其屋顶和东、西外墙进行夏季隔热验算。如按夏季隔热要求的传热阻大于按冬季保温要求的最小传热阻,应按夏季隔热要求采用。 围护结构保温措施第条提高围护结构热阻值可采取下列措施:一、采用轻质高效保温材料与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二、采用密度为500800kg/m3的轻混凝土和密度为8001200kg/m3的轻骨料混凝土作为单一材料墙体。三、采用多孔粘土空心砖或多排孔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四、采用封闭空气间层或带有铝箔的空气间层。第条提高围护结构热稳定性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采用复合结构时,内外侧宜采用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重质材料,中间复合轻质保温材料。二、采用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轻混凝土单一材料墙体时,内外侧宜作水泥砂浆抹面层或其他重质材料饰面层。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验算及保温措施第条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第条在确定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均应按60%采用。第条围护结构中常见五种形式热桥其内表面温度应按下列规定验算:图:常见五种形式热桥一、当肋宽与结构厚度比/小于或等于时。i=ti-R0+Ri/R 式中i-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ti-室内计算温度;te-室外计算温度,应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中型围护结构的室外计算温度采用;篇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 24-86主编部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试行日期:1986年7月1日关于批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为部标准的通知城设字第71号为适应城乡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需要,根据原国家建筑工程总局安排,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经我部审查,现批准为部标准,编号为JGJ24-86,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试行。试行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一日编 制 说 明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是根据原国家建工总局建工科字第385号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会同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浙江大学、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南京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河南省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四川省建设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所、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等14个单位组成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编制组,共同编制而成的。规程由总则、室外计算参数、建筑热工设计要求、围护结构保温设计、围护结构隔热设计、采暖建筑围护结构防潮设计等6章和7个附录组成。规程是在总结建国35年来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施工、科研和使用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基础上,并吸取国内外在建筑热工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国外建筑热工规范中的优点编制而成的。规程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现有技术经济水平出发,强调提高建筑功能和使用质量,保证基本的热环境功能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消耗,为建筑热工设计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本规程是我国首次编制的有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标准性文件,和以往习惯使用的方法相比,对室外计算参数、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其要求,围护结构最小总热阻,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的验算,窗户层数、面积及气密性,地面热工性能,隔热设计标准以及围护结构防潮设计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附录部分提供了计算参数和方法,可以结合规程正文,对照使用。在使用本规程过程中,如发现某些条文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直接函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编制组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日重 要 符 号-室外计算温度波幅Ati-室内计算温度波幅A0i-内表面温度波幅a-导温系数;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的修正系数B-地面吸热指数b-材料层的热渗透系数c-比热D-热惰性指示F-传热面积H-蒸汽渗透阻I-太阳辐射强度K-传热系数K0-总传热系数P-室外空气水蒸汽分压力Pi-室内空气水蒸汽分压力qi-窗户每米缝长空气渗透量R-热阻R0-总热阻R0min-最小总热阻R-外表面换热阻Ri-内表面换热阻S-材料蓄热系数S0-材料计算蓄热系数t-室外计算温度tmax-夏季室外最高计算温度ti-室内计算温度td-露点温度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sa-室外综合温度t-室内空气与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Y-外表面蓄热系数Yi-内表面蓄热系数Z-采暖期天数a-外表面换热系数ai-内表面换热系数-材料容重-表面温度,内部温度imax-内表面最高温度-材料蒸汽渗透系数0-总衰减倍数i-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0-总延尺时间i-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延迟时间-太阳辐射吸收系数-空气相对湿度-材料湿度、含水率-保温层允许湿度增量-材料导热系数0-材料计算导热系数第二章 总 则第条 为使量大面广的民用建筑在热工设计方面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功能要求,提高建筑物使用质量,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特制订本规程。第条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一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的热工设计。高级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具有正常温湿度要求的工业建筑,也可参照使用。本规程不适用于室内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地下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第条 按本规程进行热工设计时,应同时符合有关设计标准、规范的要求。第二章 室外计算参数第条 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应根据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值,按表规定的方法确定。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C 表注:热惰性指标D值按本规程附录一的规定计算。tm和tmin分别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累年最低的一个日平均温度。对于实心砖墙,当D时,其冬季室外计算温度均按型取值。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均取整数值。全国主要城市四种类型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a值,可按本规程附录二附表采用。第条 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应按历年最热一天的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确定。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最高温度tmax,应按历年最热一天的最高温度的平均值确定。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波幅At,应按室外计算最高温度tcmax和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的差值确定。注:全国主要城市的t,tmax和Ai。可按本规程附录二附表采用。第条 冬季太阳辐射强度取各地采暖期累年各月总辐射的平均值和直射辐射的平均值,通过计算分别列出各月南、北、西及水平面上逐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及昼夜平均值。注:全国主要城市冬季太阳辐射强度可按本规程附录二附表采用。第条 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取各地历年七月份最大的总辐射和直射辐射日总量的平均值,通过计算分别列出各垂直面和水平面上逐时的太阳副射强度及昼夜平均值。注:全国主要城市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可按本规程附录二附表采用。第三章 建筑热工设计要求第一节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要求第条 为使建筑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按下列规定将全国划分成四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严寒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10的地区。寒冷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10、低于或等于0的地区。温暖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0,最热月平均温度低于+28的地区。炎热地区: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高于或等于+28。注:累年系指近期30年,不足30年的取实际年数,但不得少于10年。火热地区主要包括长江流域的苏、浙、皖、湘、鄂、赣各省,四川盆地和东南沿海地带的闽、粤、台三省以及桂、黔、滇的部分地区。第条 严寒地区的建筑应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设计要求,加强建筑物的防寒措施,本区不须考虑夏季防热设计要求。第条 寒冷地区的建筑应以满足冬季保温设计要求为主,适当兼顾夏季防热。第条 温暖地区的建筑应兼顾冬季保温和夏季防热,结合本地区传统做法作适当处理。注:当本区中的建筑物需要设置集中采暖时,应对该建筑物进行冬季保温设计。第条 炎热地区的建筑应以满足夏季防热设计要求为主,适当兼顾冬季保温。篇三:JGJ24-8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