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9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5页 / 共59页
第6页 / 共59页
第7页 / 共59页
第8页 / 共59页
第9页 / 共59页
第1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章 项目的进度管理,第一节 项目进度管理概述,一、项目进度和项目进度管理的概念 (一)项目进度的概念 项目进度是指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 在现代项目管理中,项目进度是一个综合的含义,它将项目任务、工期、成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指标,以全面反映项目的实施状况。,(二)项目进度的指标 1.持续时间 2.完成的实物量 3.已完项目的价值量 4.资源消耗指标,(三)项目进度管理的概念 项目的进度管理是指根据进度目标的要求,对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编制计划,将该计划付诸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直到项目完成。,二、项目进度管理与时间管理的区别 项目时间管理又称作项目工期管理。 工期和进度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项目进度管理的总目标与工期管理是一致的,但在控制过程中它不仅追求时间上的吻合,而且还追求劳动效率(消耗和劳动成比)的一致性。,第二节 项目进度管理的过程,项目进度管理包括为确保项目按时完成所要求的各项过程,其主要过程包括:活动定义、 活动排序、活动资源估算、活动持续时间估算、制定进度计划和进度控制。,一、活动定义 活动定义是指为了完成在工作分解结构中规定的可交付物而必须进行的具体活动,并将其形成文档的过程,如图8-1。,图8-1 活动定义:依据、工具与技术和成果,(一)活动定义的依据 活动定义的依据包括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项目范围说明书、工作分解结构、工作分解结构词汇表和项目管理计划。 (二)活动定义的工具与手段 活动定义的工具与手段包括分解、样板、滚动式规则、专家判断和规划组成部分。 (三)活动定义的成果 活动定义的成果包括活动清单、活动属性、里程碑清单和工作分解结构的更新。,二、活动排序 活动排序指识别与记载计划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8-2。,图8-2 活动排序:依据、工具与技术和成果,(一)活动排序的依据 活动排序的依据包括项目范围说明书、活动清单、活动属性、里程碑清单、批准的变更请求。 (二)活动排序的工具与技术 活动排序的工具与技术包括紧前关系绘图法(PDM)、箭线绘图法(ADM)、进度网络样板、确定依赖关系和利用时间提前量和滞后量。,1.紧前关系绘图法(单代号网络图) 2.箭线绘图法(双代号网络图) 3.计划网络样板 4.确定依赖关系 5.利用时间提前与滞后量,(三)活动排序的成果 活动排序的成果包括项目进度网络图、活动清单(更新)、活动属性(更新)和请求变更。,四、活动资源估算 计划活动资源估算是指确定在实施项目活动时要使用资源的类型(人员、设备或物资等),每一种使用的数量,以及何时用于项目计划活动,如图8-3。,图8-3 活动资源估算:依据、工具与技术和成果,(一)活动资源估算的依据 活动资源估算的依据包括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活动清单、活动属性、资源可利用情况和项目管理计划。 (二)活动资源估算的工具与技术 活动资源估算的工具与技术包括专家判断、多方案分析、出版的估算数据、项目管理软件和自下而上估算。,(三)活动资源估算的成果 活动资源估算的成果包括活动资源要求、活动属性、资源分解结构、资源日历(更新)和请求的变更。,五、活动持续时间估算 活动持续时间估算是根据关于项目范围与资源的信息估算所需时间,将其作为制订进度所需投入的过程,如图84。,图8-4 活动持续时间估算:依据、工具与技术和成果,(一)活动持续时间估算的依据 (二)活动持续时间估算的工具与技术 (三)活动持续时间估算的成果,六、制定进度表 制定项目进度表是一个反复多次的过程,这一过程确定项目活动计划的开始与完成日期,其过程如图8-5。,图8-5 制定进度表:依据、工具与技术和成果,(一)制定进度表的依据 (二)制定进度表的工具与技术 (三)制定进度表的成果,1项目进度表 项目进度表常见的表现形式有: (1)项目进度网络图,图8-6 时标进度网络图,(2)横道图,图8-7 某集团成立销售分公司项目的简单甘特图,(3)里程碑图,图8-8 某集团执行分包合同的里程碑图,2进度模型数据 3进度基准 4资源要求 5活动属性 6项目日历 7请求的变更 8项目管理计划,七、进度控制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要随时掌握项目实施动态,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保证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如图8-9。,图8-9 进度控制:依据、工具与技术和成果,(一)进度控制的依据 (二)进度控制的工具与技术 1进度报告 2进度变更控制系统 3绩效衡量 4项目管理软件 5偏差分析 6进度比较横道图,(三)进度控制的成果 1进度模型数据 2进度基准 3绩效衡量 4请求的变更 5推荐的纠正措施 6组织过程资产 7活动清单 8活动属性 9项目管理计划,第三节 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网络计划技术,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编制 (一) 双代号网络图及网络计划 (二)双代号网络图的“三要素” (三)逻辑关系、工艺关系、组织关系 (四)紧前工作、紧后工作、平行工作 (五)先行工作、后续工作 (六)双代号进度计划的表示方法,(七)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双代号网络图绘图规则 事件编号,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步骤 绘制没有紧前工作的工作,使它们具有相同的开始事件,以保证网络只有一个原始事件。 依次绘制其他各项工作。 当各项工作箭线都绘制出来之后,应合并那些没有紧后工作的工作箭线的箭头事件,作为结束事件,以保证网络图只有一个结束事件(多目标网络计划例外)。 当确认所绘制的网络图正确后(包括没有多余的虚工作),即可进行节点编号。,(八)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 各个事件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 各个事件最迟必须开始的时间 各工作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和最早可能结束时间 各工作的最迟必须开始的时间和最迟必须结束的时间 各工作的时差,二、单代号搭接网络图的编制 (一)单代号网络图的表达 (二)单代号搭接网络图的计算 1. 计算最早开始及结束时间(ES和EF) 2.计算“间隔时间”(LAG) 3.计算局部时差(FF) 4.计算总时差(TF) 5.计算最迟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LS和LF),第四节 网络计划的优化,网络计划的优化就是利用时差不断改善网络计划的最初方案,在满足即定目标的条件下,按某一衡量指标来寻求最优方案。,一、工期优化 (一)资源不受限制的工期优化 (二)资源有限的工期优化 1. 基本原理 2. 优化步骤,二、资源配置优化 (一)衡量资源消耗均衡性的指标: 1.不均衡系数K,根据资源需要量动态曲线计算,2. 极差值R,根据资源需要量动态曲线,每天计划需要量与每天平均需要量之差的最大绝对值。,3. 均方差值2 根据资源需要量动态曲线,每天计划需要量与每天平均需要量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二)优化方法 1. 根据网络计划的最早可能的时间绘制时标网络和资源需要量动态曲线 2. 按事件最早开始的后先顺序,从右向左进行调整 3. 不断调整、循环,直到使均方差值最小,三、工期成本优化 (一)概念 1. 成本:成本一般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在正常的条件下,加快进度,会增加直接费用,减少间接费用,而由于拖延进度,会降低直接费用,增加间接费用。一般直接费用与工期成反比,且随着工期的缩短而更快地增加,间接费用与工期成正比,如图8-10。,图8-10工期成本关系图,2. 优化目的 寻求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总和(成本)最低的工期TR,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网络计划中各工作的进度安排。 在规定的工期条件下,寻求与此相适应的最低成本以及相应的网络计划中各工作的进度安排。,3工作的持续时间费用曲线(即工作的直接费用率) 这种费用曲线一般用于连续型工作,即介于正常持续时间与最短持续时间之间任意时间的费用可用数学方法推算出来的工作,则对于连续性时间一费用关系的任意工作i-j有,其中Ci-j:工作i-j赶工单位时间增加的直接费用,即称工作的直接费用率 mi-j和di-j:采取措施后工作i-j可能的增加到直接费用和最短持续时间 Mi-j和Di-j:正常条件下工作i-j的直接费用和持续时间,(二)基本原理 1. 工期一成本优化,主要是求出不同工期下的最小费用总和 2. 因为关键线路是决定工期长短的依据,缩短工期,首先必须缩短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3. 采用“最低费用加快法”缩短工期,即缩短关键工作中直接费用率最小的持续时间,(三)计算实例 某工程的网络计划如图8-11所示,合同工期为20周,试用工期一成本优化的方法使该计划的工期满足合同要求。,图8-11某工程的网络计划图,解:(1)按正常持续时间计算网络的时间参数如表,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网络的关键线路为1-3-4-6-7,工期T=26周,对该网络计划进行优化。 第一次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确定原关键线路,找出关键工作即工作B,D,G,I 找出关键工作直接费用率最小的工作为压缩对象 minCi-j=Min(C1-3,C3-4,C4-6,C6-7) =Min(4,30,12.5,9)=C1-3=4千元/周 则选择工作1-3为压缩对象。, 确定工作1-3的压缩时间 假设工作1-3压缩时间为6-3=3周而工作1-2和工作2-4的总时差为2周,所以工作1-3压缩时间,t1=2周,使得d1-3=4周。 在网络图中,还可以看出,关键工作1-3压缩后,工作1-3的持续时间应满足 即, 压缩后工期 T1=T0-2=26-2=24周 增加直接费用 C1=24=8千元 第一次压缩后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变化如下表,第二次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确定关键线路,即1-2-4-6-7和1-3-4-6-7找出关键线路关键工作为A、C、G、I和B、D、G、I。 用最小切割为压缩对象,见图8-12,图8-12 网络计划最小切割法,切割I-I,工作1-2和1-3, 千元/周 -,工作1-2和3-4, 千元/周 -,工作2-4和1-3, 千元/周 -,工作2-4和3-4, 千元/周,找出关键线路上最小关键工作或关键工作的组合为压缩对象,即 则可同时压缩工作1-2和1-3组合,或压缩工作6-7的持续时间, 确定工作6-7的压缩时间 假设工作6-7压缩时间为4-1=3周,工作4-5和5-7的总时差为5周,允许在这部分关键线路上关键工作的压缩时间最多为5周,则工作6-7的压缩时间t2=3周,使d6-7=1周。 压缩后工期T2=T1-3=24-3=21周 增加的直接费用C2=93=27千元,第二次压缩后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变化只有工作F、H、I,其参数见表,第三次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确定关键线路,即1-2-4-6-7和1-3-4-6-7,找出关键线路的关键工作为A、C、G、I和B、D、G、I。 从第二次压缩中,我们可以知道关键工作1-2和1-3的组合直接费用率最小即Ci-j=9千元/周。, 确定工作1-2和1-3组合的压缩时间 关键工作1-2和1-3要共同压缩相同的时间,才会使整个工期时间缩短,则应缩短工期t3=min(d1-2,d1-3)=min(4,1)=1周,使得 D1-2+D2-4=D1-3+D3-4=10周, 压缩后,工期T3=21-1=20周 增加直接费 C3=91=9千元 该网络计划经过三次压缩后,其网络计划见图8-12所示。,图8-12 工期成本优化后的网络计划,确定关键线路为1-2-4-6-7和1-3-4-6-7两条,工期T=20周,满足合同要求,增加直接费用C=8+27+9=44千元。,小结,项目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项核心管理职能。项目进度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利用一切生产手段或资源来实现项目的目标,其目标是通过管理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合理分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