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页 / 共34页
第9页 / 共34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德国古典哲学,第一节 伊曼.努尔康德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生平 生于普鲁士格尼斯堡(今属俄国)一个马鞍匠家庭 一生从事教学工作,不图名利,甘于清贫 学识渊博,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精通当时自然科学 一生活动范围极小,但是声名远播 众生未娶,康德哲学发展的两个时期 从17551770年称“前批判时期” 信奉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主要从事自然科学,更接近于自然哲学。基本上是一个唯物主义可知论者、科学家。 从1770年以后,称为“批判时期” 代表著:三大批判 。他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了哲学,集中研究“人”的问题,康德著作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1781年 1788年 1790年 我能知道什么 我应做什么 我可以期望什么 对认识能力批判 对意志能力的批判 对情感的批判 形而上学 道德学 宗教学 真 善 美 (天人合一) ( 知行合一) (情景合一) 用理性杀死上帝 复活了上帝 为人类学奠基,一,前批判时期的自然观及批判哲学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康德面对的问题: 理性的失落 这个三个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知识的问题 自由的问题 形而上学的困境 “卢梭教会我尊重人”,“休谟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独断主义的迷梦” “在一个严格遵守自然法则的世界上,人究竟有没有自由,有没有独立的价值和尊严”,面对的知识论的问题: 如何既具有新知识,又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 即“我们如何能够先天地经验对象?“ 哥白尼式的革命对传统认识论的颠覆 认识过程不是对象为我们立法,而是“人为自然立法” 以往关于真理的“观念符合对象”,被改造成为了“对象符合观念”的批判哲学的定义 康德综合经验论和唯理论: 康德通过思维主体具有的先天纯形式来保证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康德的立场: 一方面捍卫科学(事物对我们表现的领域:理论理性) 客体作为作为自在的存在,是“物自体”,科学仅是人自己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不是关于自在的存在的知识。 一方面限制科学(物自体:想象):自由的领域 康德的伦理学是以实践为前提的。(实践理性) “我不得不限制知识,为信仰留地盘” 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对它们反复思考,越是能充盈我们的心灵,即“头上的心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1,康德认识论的中心问题:论证“科学知识是否可能?如其可能,如何可能?”即在未认识事物以前,先必须确定我们认识事物的能力本身。 2,认识能力的考察: “先验感性论”,它研究的是感性的先天认识形式; “先验知性论”:研究知性范畴对于经验的立法作用; “先验理性论”:讨论的是“幻相的逻辑”,研究理性之理念超越经验的界限所造成的先验幻相。 特点 批判性;先验唯心主义;二元论;不可知论,先验自我 物自体 (主观出形式) 二者结合(客观出质料) 感性直观能力 现 象 (思维无内容则空) (时间、空间) - - 数学知识是成立的 知性判断能力 知 识 (感性直观无概念则盲) (12个范畴) - 科学知识是成立的 理性推理能力 理 念 (先验幻相) (灵魂、世界、上帝)旧形而上学不成立 主张建立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即自然和道德形而上学,理论理性 1,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判断,判断分为两类: 分析判断:物体是有广延的 综合判断:物体是热胀冷缩的 先天(形式)综合(质料)判断才是真正的知识,而先天综合形式是保证其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来源。 “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1,“纯粹数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 2,“纯粹自然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 3,“一般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先验感性论 1,认识起源于感性,感性是感受对象形成表象的能力,是一种先验的能动能力。(即用先天的纯形式,整理后天感受形成表象的能力) 2,先天纯形式(先验感性形式):时间与空间。 (1)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 (2)只是先验的可能性,是经验的现实性 (3)通过时间、空间所获得的只是关于现象的知识,而不是关于自在之物的知识。(科学是解释进入人的意识的对象活动) 先天即使普遍必然性,是客观的 “思维无内容是空的”,先验知性论 关于知性的理论(论证科学如何可能) 先天形式:范畴(先验知性范畴) 1,知性是一种思维能力,即把杂多的感性表象进行综合统一,形成有必然性知识的能力。 判断表 : 形式上的,只考虑正确性,不考虑真理性 范畴表:考虑与认识与对象相符合的问题。 2,先验的演绎:说明先天的先验范畴是如何必然的应用于一切后天经验材料? 康德:“感性直观无概念则盲”,先验辨证论 关于理性的理论(论证形而上学如何可能) 1,理性高于知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运用理念对无限者进行推理的能力:即从有限的东西中去追求无限的东西。 先验形式:3个理念(灵魂、世界、上帝) 2,理念对于知识具有范导作用,但不是知识,对知识起辅助作用。一旦把其当成知识,变陷入纯粹理性的幻象。 即伪知识:如上帝存在,灵魂实体,世界整体。 3,三种幻象 4,重建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作为人的自然禀赋是可能的 形而上学作为科学何以可能?实践理性,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哲学 实践理性符合上帝的原因: 理论理性受制于必然性 不需要上帝存在; 实践理性受制于自由意志的信仰 必须面对上帝。 康德即颠倒了信仰与道德的传统关系,把道德确立为信仰的基础; 从以神学来说明道德 转向 以道德来说明神学 从以神来说明人 转向 以人来说明神; 上帝存在是为道德至善服务的。 在康德的心中: 理性第一,信仰第二; 道德第一,宗教第二;,1,绝对命令 A、绝对命令即无条件命令是以定言判断的形式 (如:不许偷盗。) B、相对命令即有条件命令是以假言判断的方式 (如:不要偷盗,否则坐牢。) 定言命令即绝对命令道德律(为所有人所接受) 1)原则普遍性 “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 2)特点唯动机论 “这样行动,无论是对你自己或对别的人,在任何情况下把人性当作目的,决不只当作工具。” 3)性质自律性 “每个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颁布普遍规律的意志” 卢梭:“惟有服从自己制订的法律,才是自由的”,2,幸福与道德的统一至善 “至善” 即道德和幸福统一,是康德道德哲学的最高理想,它也是实践理性(道德)的全部对象和最终目的。 1) 在现实世界中,道德和幸福处于分离的状态,达不到“至善”; 2)“至善”只有在彼岸世界中才能达到,因此必须在灵魂不朽、意志自由和上帝存在(道德公设)的这个假设之下,才在实践上是可能的。,实践理性批判的意义 1、实践理性批判使康德为死去的上帝在 人类道德领域中的复活提供了理论假设 2、康德堪称18世纪的马丁.路德。康德使宗 教生活发生了人性化和内在化的转变 马丁.路德使人与上帝在信仰中合二为一, 康德则使人与上帝在道德中合二为一。 3、现代基督教信奉的上帝就是康德树立的内在的个人精神世界的上帝,而非实体的上帝。,第二节 费希特和谢林 一,费希特 费希特主观唯心主义的行动哲学 1,对康德哲学的批判: (1)抛弃自在之物 (2)发扬主观能动性 从主观唯心主义立场来完善 康德先验唯心主义, 克服其唯物主义和二元论。 17621814,知识学的基本原理 1,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合一。 费希特把康德理论理性中的最高原则“自我意识”与实践理性中的最高原则“自由意志”合二为一,提出“自我”即时“自由”,即一种纯粹的活动。它创造自己,产生自己,发展自己,它是绝对第一性的,绝对能动的,是哲学(知识学)无条件的第一原理。,理论知识的基础 自我的主体,设定的非我。 实践知识的基础 1,自由的超越性 绝对自我的能动性是主导性的,不是隐藏在无意识中的,而是作为自由和独立的力量表现出来的,表现出对非我的努力,冲动和渴望,要超越非我的一切限制而达到无限。 历史哲学,谢林 :客观唯心主义同一哲学 1,自然哲学 冥顽化的理智 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由于其无意识的欲望活动而从自身中分化出来的,他最初是一种不成熟的,未苏醒的理智,但已经有了最初的目的性 两极性 谢林着重揭示自然过程中的这种二元对立和两极性,把这当做自然界的一个总原则。,2,认识领域 历史哲学 历史是自由意志的发展,自由意志水平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分为三个层次。 现实中完全自由的世界只是理想。 但可以在艺术领域达到,回归绝对精神,达到与上帝的同一。,第三节 黑格尔哲学 (1770年1831年) 一、生平: 1、加登符腾堡省的 税务书记官家庭。 2、斯图加特文科中学 3、图宾根神学院学习 4、做了7年的家庭教师。 5、耶拿大学任教时期 6、班堡日报任主编期间 1807年出版了 精神现象学一书。 7、纽伦堡中学校长期间(1808-1816) 1812年逻辑学第一卷出版。 8、柏林大学任教(1818-1831) 1831年死于霍乱。,对康德、费希特、谢林哲学的批判。 黑格尔哲学有古代思想的渊源,第一个对全部西方哲学史做系统的考察,认为哲学史是发展出来的,哲学与哲学史一致。 其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绝对精神 1)绝对精神=思维+存在=主体+客体统一 2)指万物最初的原因和本质,它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之前,世界是它的表现。 3)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矛盾运动)分三个阶段:逻辑、自然、精神。 4)绝对精神实质上为“上帝”的别称。,实体即主体 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哲学体系图 绝对精神(精神现象学) |-|-| 逻辑学 自然哲学 精神哲学 (正题) (反题) (合题) -|- -|- -|- 存 本 概 机 物 有 主 客 绝 在 质 念 械 理 机 观 观 对 论 论 论 力 学 生 精 精 精 学 物 神 神 神 正 反 合 正 反 合 正 反 合,黑格尔的逻辑学体系(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 存有纯有、非有、变易 质限有有限、它物、无限 自有 纯量纯量、连续性和间断性 存在论 量限量限量、被规定的连续性 (正题) 程度 特殊的量 度无度 度的无限(转化),纯反思同一、差异、根据 本质实存当下的存在 事物属性、质料、质料与形式 现象界 外在事物的总和。 本质论 现象内容和形式内在和外在的规定性 (反题) 关系 整体和部分、内与外 实体和偶性实体之间依附关系 现实 原因和结果作用与被作用关系 相互作用 实体间互相作用关系,概念普遍、特殊、个别 主观概念判断(质、反思、必然) 推理(质、反思、必然) 机械性(形式、连接、绝对) 概念论 客观概念 化学性(化合、分解、组合) (合题) 目的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