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计划2005年,根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我省制定了“十一五”期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鲁教职字20059号),并制定了山东省“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上报了教育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备案核准后实施。通过中职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实施,我省中职学校教师队伍数量、结构和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改善。一、“十一五”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工作总结(一)项目执行情况省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十一五”项目总投资为2500万元,其中500万元用于优秀教师到国外培训。1.省内培训省级中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主要是在省内五个国家在职教师培训基地进行,5年来,各培训基地加强培训资金管理,确保了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经费的有效使用。各职教师资培训机构针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基本知识结构,重点对教师进行“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的培训。5年来在职教师学历达标培养876人,职业教育专业硕士现在校生117人,已毕业235人,中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16000余人。省内17市还进行了市级专业教师和文化课教师教材教法和实习指导课的专业技能培训。为做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工作,确保培训质量,我省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工作,2006年对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的主要内容:一是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二是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三是及时总结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提高的措施。从2006年起,每年召开省内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主任会议,总结了培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工作要求、细化实施方案,不断探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新途径、新模式。2.国外培训2005年以来,我省积极与省外国专家局协商汇报,共选派了73名专业骨干教师赴德国进行数控、电子电工、旅游、专业教学论计算机等专业为期6周的技术培训,组织了两批44名中职骨干学校校长赴德国和加拿大进行了为期21天的教学管理培训班,2005年组织了19人为期13天的新加坡校长培训班。目前经国外培训的教师,全部成为各中职学校的教学骨干和专业教学方面的业务主任,63名校长经过培训,将国外先进的教学管理和学校管理理念应用到办学校的管理上,所在学校已全部成为“十一五”期间国家级示范学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学校。(二)省级培训的主要做法1.以中职学校需求为依据。坚持教、学、做一体化的培训模式,以满足中职学校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以职场工作环境为背景,根据中职教师培训的需求,确定培训计划,开发、设计产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训方案,全面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2.以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科学的培养观与技术观为指导,帮助中职教师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中职教师形成健康的教学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中职教师的综合职业素质。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专业培训方案。依此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和一般专业能力,重点突出中职教师的技术运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的培训,围绕核心能力的培训形成系列课程模块,形成以技术应用能力或面向工作过程的能力为支撑的专业培训方案。3.适应行业技术发展,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关注、紧跟专业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更新培训内容,使中职教师能够掌握主流技术和成熟技术,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和新方法,实现专业培训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4.以应用为目的,构建培训课程体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依据宽基础、活模块、多面向的原则,构建与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的中职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的职业性、技术性、实用性特点。培训课程主要进行岗位实践训练或进行相应专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培训,并要求取得有关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以使中职教师在结业时确实具备相应的能力。5.以中职教师培训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根据各地中职学校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中职教师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中职教师提供适应培训要求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培训体系,适应中职教师培训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三)项目取得的效果根据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师资的总体要求,针对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模式,改革师资培训的课程结构及教学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省级中职师资培训取得了显著效果。1.接受培训的职业学校校长及职教管理干部进一步理解掌握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了解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依法治教意识;了解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掌握职业学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学习先进的职教办学理念和模式,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2.专任教师学习了相关专业领域中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更新了专任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促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3.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得到改善,“双师型”教师比例显著提高。到2010年,我省中职学校教职工总数为78769人,其中:专任教师5526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0.16%。专任教师中文化课教师24481人,占教师总数的44.3%,比2005年降低了4个百分点,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30787人,占教师总数的55.7%,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到了11899人,比2005年的6850人增加了5049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了38.6%,比2005年的25.2%提高了13.4个百分点。二、“十二五”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促进我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2011年2月,山东省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2011-2015年)(鲁教师字20113号)文件,对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把教师队伍作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按照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齐鲁名师、齐鲁名校长队伍建设为先导,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核心,大力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二)总体目标到2015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初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初步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和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初步形成科学规范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造就一批教育管理名家和教学名师。中等职业学校要依托行业企业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院校,建立稳定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的40%(技师以上技术职务)。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5%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达到5%以上。(三)主要任务1.实施中等职业学校“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从全省中等职业学校遴选部分骨干教师和校长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培养培训、专题研修、专业实践、技能提升等方式,努力造就一批职业教育专家、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2.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以强化技能和专业素质为核心,完善“双师型”教师达标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制度,加大专任教师、校长以及职教管理干部培养培训力度,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技能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一是开展职业学校教师全员培训。依托行业企业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院校建设一批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行业、企业和学校招标委托开展技能型操作训练和培养培训。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健全制度,定期开展职业学校教师技能训练、竞赛和专业培训。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支持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或阶段性任职,保证专业教师每2年不少于3个月的实践时间。鼓励职业学校教师提升学历层次、专业技术资格和技能等级。以市为主统筹编制职业学校教师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省级每年培训1000名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并从中选派部分专业带头人赴海外研修。二是开展职业学校校长全员培训。各市负责对辖区内职业学校校长每年进行一次全员培训,并支持职业学校校长参与企业管理、生产实践和产业调研。对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校长和县(市、区)教育管理干部进行培训,并从中遴选部分人员赴海外研修。定期举办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经验交流、专题研讨,建设一支熟悉产业企业活动规律和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具有开阔眼界、战略思维、改革创新意识,决策水平高、执行能力强的职业教育管理团队。三是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完善相关制度,鼓励、支持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取得技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支持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公开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缓解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在全省聘任省级特聘兼职专业教师,重点支持县域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学校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四)保障措施1.加强对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全省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项目的统筹协调、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财政部门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项目的总体要求,负责统筹协调本地区、本学校培训项目的学员遴选、组织管理、评估考核和信息反馈等工作。项目承担单位要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调配最好的资源为教师培养、培训服务。2.加大重点学校教师培训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师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师教育投入。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各级财政部门也要根据本区域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安排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师资培训、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和示范作用。从2011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继续实施省级中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计划。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实施“能工巧匠进职校”计划,设立中职学校100个特聘教师岗位,改善中职学校技能教师短缺问题。3.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编制标准,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建立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职称)系列标准,探索在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规范用人行为,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实施教师资格五年一周期定期审核、登记制度。4.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省教育厅要做好对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管,及时对项目进展、经费投入及使用效益、培养培训质量等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保障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省财政厅和教育厅制订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各地要加强对计划项目资金的管理,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办法,强化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套取计划项目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计划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监督。省政府教育督导室依法加强对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项目及其管理的专项督导。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