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录 1 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2 2 2 作业准备作业准备 .2 2.1 设计文件核对.2 2.2 施工机械准备.2 2.3 作业人员.2 2.4 施工测量准备.3 3 3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3 4 4 主要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主要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3 4.1 主要施工程序.3 4.2 主要施工工艺流程.5 5 5 无砟轨道铺设施工要求无砟轨道铺设施工要求 .6 5.1 施工准备.6 5.1.1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检查、评估6 5.1.2 施工人员培训计划7 5.1.3 施工测量准备7 5.1.4 技术准备9 5.1.5 设备、材料准备9 5.1.6 现场具备条件9 5.1.7 工艺准备10 5.2 施工工艺.10 5.2.1 双块式轨枕、轨道板钢筋进场10 5.2.2 清理水硬性胶结层、标定位置11 5.2.3 放置纵向钢筋11 5.2.4 放置轨枕12 5.2.5 运输、铺设工具轨、运存模板12 5.2.6 固定轨道、轨枕和螺杆调节器托盘13 5.2.7 轨道板粗调、安装调节器螺杆14 5.2.8 安装钢筋、接地连接15 5.2.9 安装横向、纵向模板16 5.2.10 轨道精调17 5.2.11 浇筑混凝土18 5.2.12 拆除纵向、横向模板19 5.2.13 拆除螺杆调节器20 5.2.14 拆除工具轨、运输工具轨和模板等20 5.2.15 填塞螺杆孔、修整混凝土20 6 6 劳动组织劳动组织 20 6.1 劳动力组织方式.20 6.2 施工人员.20 7 7 材料要求材料要求 .22 8 8 设备机具配置设备机具配置 .24 9 9 质量控制及检验质量控制及检验 .25 9.1 质量控制.25 9.1.1 质量管理措施25 9.1.2 质量控制措施25 9.2 质量检验.26 1010 安全及环保要求安全及环保要求 .29 10.1 安全要求.29 10.2 环保要求.30 无砟轨道(双块式)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 GGTJ-4 标段无砟轨道(双块式)铺 设施工作业。 2 作业准备 2.1 设计文件核对 1)控制桩和水准基点的核对和交接。 2)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并会同设计单位进行现场核对,当与实 际情况不符时,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2.2 施工机械准备 施工机械应根据无砟轨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应配备污 染少、能耗小、效率高的机械。 2.3 作业人员 1)从事无砟轨道施工的作业的人员应符合有关劳动法规的规定, 持证上岗。 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严格经过项目部内部培训才能上岗,从不 同层次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验证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施工过程 中应对职工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在推广新技术和使用新型机械设备 时,应对职工进行再培训和安全教育。 2.4 施工测量准备 由于无碴轨道的技术标准高,各种误差的范围特别的小,所以 要求全线必须有一张高精度的精测网。施工之前要对导线网进行复 测,并通过导线在桥面上和路基两侧建立 CP网,桩点间距为 60m 左右,便于轨道粗调和精调的平面和高程控制。 3 技术要求 主要技术标准 序号序号项目项目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 1 1铁路等级铁路等级客运专线客运专线 2 2正线数目正线数目双线,双线, 3 3速度目标值速度目标值250km/h250km/h,预留提速条件,预留提速条件。 4 4正线线间距正线线间距4.8m4.8m 5 5最小曲线半径最小曲线半径 5500m5500m,枢纽加减速地段根据设计行车速度行车变化。,枢纽加减速地段根据设计行车速度行车变化。 6 6最大坡度最大坡度2020,部分地段,部分地段 2525。 7 7列车类型列车类型动车组动车组 8 8到发线有效长度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650m 9 9列车运行控至方式列车运行控至方式自动自动控制控制 1010运输调度方式运输调度方式综合调度集中综合调度集中 4 主要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主要施工程序 水硬性胶结层施工 清理水硬性胶结层 轨道位置放线 放置纵向钢筋 散枕机散枕 运输、铺设工具轨 联结 钢轨、轨枕,安装调节器钢轨托盘 粗调机对轨道粗调定位 钢筋安装及接地连接 安装精调螺杆将轨道固定及纵横向模 板 精调机对轨道精调定位 道床砼浇筑 砼养生 拆卸运 输模板、精调螺杆和工具轨 填塞螺杆孔、修正砼 铺设 长轨 4.2 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0、施工准备 轨枕、钢筋的工地运 输 10、使用轨道精测设备对轨道检 测并用精调螺杆对轨道进行精调 7b、安装精调螺杆将轨道固定 7a、粗调机对轨道粗调定位 5、运输、铺设工具轨、运存模板 工地安装施工设备 1、施工工作面杂物清理 3、人工摆放纵向钢筋 4、散枕机散枕 精测网布设 11、道床混凝土浇筑 道床混凝土抹面、养生 12-14、拆卸运输模板、精调螺杆和工具 轨 9、横、纵向模板安装 8、钢筋网绑扎、焊接 2、轨道位置放线 6、联结钢轨、轨枕,安装调节器钢轨托 盘 15、填塞螺杆孔、修正砼 16、铺设长钢轨 5 无砟轨道铺设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5.1.1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检查、评估 观测点布置及观测频率: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即对隧道基底 设施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期不少于三个月,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 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适当延长观测期。按照客运专线铁 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要求:级围岩每 400m、级 围岩每 300m、级围岩每 200m 布设一个观测断面,隧道洞口至分界 里程范围内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沉降观测点设在与观测断面 相对应的两侧边墙上。观测频率为隧底工程完成后,观测期限 3 个 月,观测周期每周 1 次;无砟轨道铺设后,观测期限 3 个月,观测 周期 01 月每周 1 次,13 月每周 1 次,沉降稳定后不再进行观 测。 无砟轨道施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咨 询等单位,按照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 的规定,对隧道进行全面检查评估,预测结构物的基础沉降变形, 绘制沉降预测变形曲线,对工后沉降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认满足 设计沉降标准后,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 南规定的内容编制并提交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报告 ,做为无 砟轨道施工的依据。 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隧道基础沉降预测采用曲线回归法,设计 预测总沉降量与通过实测资料预测的总沉降量之差值不宜大于 10mm,预测的工后沉降值不应大于 15mm。 无砟轨道施工前复测基桩控制网、中线桩和路面高程、平整度 及几何尺寸等,核实中线和高程贯通情况,复核时发现同设计不符 时应及时联系有关单位予以解决。 5.1.2 施工人员培训计划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严格经过项目部内部培训才能上岗,从不同 层次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验证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5.1.3 施工测量准备 由于无砟轨道的技术标准高,各种误差的范围特别的小,所以 要求全线必须有一张高精度的精测网。施工之前要对导线网进行复 测,并通过导线在桥面上和路基两侧建立 CP网,桩点间距为 60m 左右,便于轨道粗调和精调的平面和高程控制。 高速铁路的外部及内部几何位置的精度要求,建立一个具有极 高相对精度的控制网。线路标桩点之间的相对精度应满足:平面为 0.2mm,高程为 0.1mm。 该网的布设,充分考虑利用了全站仪在特 定条件下测角具有极高的精度这一特点。 人员配备:为精调轨道板而设的线路标桩点的测定,是线上建 筑和轨道测量的组成部分 ,测量工作的实施须由富有经验的测量工 程师、技术员及其辅助人员执行,成果处理须由测量工程师进行。 仪器配备:全站测量应使用具有自动跟踪目标功能的全站仪。 测角精度应高于 0.3 毫冈,测距精度应至少为 2mm + 2 ppm。处理 米制数值(距离,高度,坐标)时,须精确到 0.1mm ,数据应可以 记录和保存。 这些技术要求可由全站仪,如徕卡 TCA2003,来满足。 对于精密水准测量,应使用数字水准仪和条形码因瓦水准尺,适用 的水准仪之一是徕卡 DNA 03,其它同性能者也可。 道床施工前,应增设线路控制桩和线路标桩。 由设计院提供的导线点增设控制桩,控制桩间距每约 60 米有 两个点(线路两侧) ,在桥上将控制网设在固定支座处的防撞墙上, 路基上设在电缆槽的的外侧,平面精度 1 毫米,高程精度 0.5 毫米。 线路标桩宜设在线路中线上,每 6m 布设一点,平面精度 0.2 毫米,高程精度 0.1 毫米,标桩间距偏差应在两中线控制桩内调整。 根据中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标桩定位及高程测量。 标桩应用与道床同级混凝土埋设牢固,安放特制可调式桩帽。调好 位置和高程。 平面测量控制 测站应尽量靠近待测点连线,以利用全站仪的测角高精度性, 所以对左右线的基准网应该分开测量。对基准点的测量应按组进行, 对各组内的测量,全站仪不用倒镜,视线方向与测量运动方向相反。 每组从 60 米到 96 米不等,视天气情况而定。也就是说从一站至少 测 11 个点,其中 5 个为与上一站重合点。各组至少要 3 个测回。 测量步骤:架设仪器并调平 观测线路控制桩点(至少 6 个点) 观测线路标桩点(10 到 16 个点)再次观测前次测的测线路控 制桩点(以上为一个测回,每站至少要测三个测 回) 向前搬站 观测线路控制桩点(至少要有 4 个点与上一站的线路控制桩点重合) 测线路标桩点(其中 5 点与上站测量重复)重复以上过程。 注意:平面测量原理就是测出线路标桩点与线路控制桩点的相 对坐标,然后利用软件将 GRN 与 GVN 的局部坐标转换成各施工网或 区域网,所以测量时不需确定测站的位置(自由站) 。需要说明的是 在测量过程中无法发现测量数据的正确性,所以每组测量都要对仪 器棱镜的安置仔细检查,以防止测量结果偏差超限而返工。 高程测量控制 电子水准仪测量线路标桩点高程,测量线路标桩点必须用因瓦 水准尺适配座,而在不加适配座测量线路控制桩点和线路标桩点情 况下要说明。如同平面测量一样,水准测量时现场也不需要记录线 路控制桩点的实际高程只需按照下述测量步骤进行测量并记录好点 号及实测数据。 测量步骤: 在两个线路控制桩点中间设站后视一个线路控制 桩点 1 测量(前视、中视) 线路标桩点前视一个线路控制桩点 2 调整测站测线路控制桩 2 测量线路标桩点测线路标桩 1(测完 一组)向前搬站后视前一个线路控制桩点 2先测上一组的线路 标桩点(至少 3 个)再测本组的线路标桩点前视下一个线路控制桩 点 3 。重复以上步骤 线路标桩点的平差计算 将相关的线路标桩点坐标文件、实测平面坐标的原始记录数据 (储存在仪器存储卡的 GSI 格式数据) 、电子水准仪对线路标桩点的 实测高程原始记录数据储存在存储卡内,利用软件对各点进行总体 的平差计算。计算结果超限,需重新测量,直到通过。 5.1.4 技术准备 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全面施工技术培训。 选择满足高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熟练掌握相关测量仪器、 配套软件的操作,定期检较设备,复测控制网,是确保轨道结构施 工精度的基础。 制定和完善工序、工班交接制度、办法。 线路设计数据结构必须与测量计算软件相匹配。 全面复核设计提供的测量控制系统,布设施工现场控制基准 网。 对于沉降地段应定期评价控制网,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调整。 5.1.5 设备、材料准备 设备进场使用前,应对其功能、精度、操作系统进行全面调 试; 验收进场的双块式轨枕。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轨枕; 钢筋; 混凝土; 模板; 其它材料。 5.1.6 现场具备条件 路基水硬性支撑层、桥梁铺装及凸台、隧道填充全部施工完 成、验收合格,强度满足各种机械、设备行驶需要。 分别在线路两侧按 60m 左右的间距设置控制基准点。控制基 点应固定牢固,如可在已施工完成的电力塔杆、桥梁挡砟墙固定端、 隧道边墙上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