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二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1565年,西班牙侵人菲律宾后开辟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史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形成了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美洲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输往中国。这对中国的影响是A 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B 进一步拉大与西班牙贸易逆差C 促进了明清农业与江南工商业的发展D 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C【解析】由于近代列强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洋务企业的诱导之下,中国资本主义在19世纪60、70年代产生了,故A与材料无关,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和西班牙的贸易往来,所以谈不上贸易逆差,故排除B。由于近代列强的入侵,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根据材料“美洲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输往中国”大量白银的涌入,明清时期,实物地租开始向货币地租转变,推动农业发展,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的输入拉丁美洲各地,也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故选C。2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占总值%)。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年份进口商品出口商品钢铁和机械棉纱及棉制品棉花矿砂及金属1925年6520738291928年7215834211931年93792916A 中国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平衡B 南京国民政府优于发展重工业C 当时国内工业建设有所发展D 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条【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钢铁和机械的进口不断增加可以看出,工业建设有所发展,故C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1925年到1931年重工业机械的原材料进口不断增加,这说明中国重工业有所发展,但体现不出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均衡,故A项排除;材料中钢铁和机械的进口不占绝对多数,所以看不出南京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1925年以后经济发展,不是一战以后的萧条,排除D项。3从1937年8月到11月,上海一地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机器设备12400多吨、工人2100多名。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将这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形象地比喻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这说明A 工业不平衡格局得到改变B 国民政府干预经济发展C 战争改变了民族工业布局D 近代民族工业大量倒闭【答案】C【解析】由于受抗战影响,中国东部的工矿企业大举内迁,说明战争改变了民族工业布局。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绝对,排除;这一举措是受抗战的影响,不是国民政府干预经济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工矿企业大举内迁,而不是民族工业大量倒闭,排除D项。4近代上海农村地区的妇女善于纺织土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土布滞销,许多妇女转而进城中洋纱厂、洋布局做工。这说明A 工业发展促进人口流动B 民族工业受到外资刺激而兴起C 手工业出现规模化生产D 上海农村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答案】A【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地区洋纱厂、洋布局等外资企业兴起,吸引了大批从事家庭纺织业的妇女到厂做工,即工业发展促进人口流动,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洋纱厂、洋布局是外资企业,不是民族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手工业出现规模化生产,故C项错误;D项错在“完全”,故错误。5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 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 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 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D 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体现的是关注民生的思想,轻工业与民生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故答案为D项。A项体现不出民生内容;B项说法错误,近代民族工业大都是以轻工业为主;C项错误,是对材料的断章取义的理解,均排除。6民国初出版的南浔志南浔丝市行中写道:“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黄浦江两岸)界。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这表明上海地区A 自然经济解体加速 B 华夷观念影响依然强烈C 经济地位渐趋加强 D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大贾载入申江(上海黄浦江两岸)界”、“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可知是上海开埠通商导致农业和手工业分离的情况,说明由于外来侵略的影响,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排除A,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华夷观念的信息,而是强调上海地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排除B。材料强调上海地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而不是上海经济地位渐趋加强,排除C。7美国汉学家芮玛丽在同治中兴一书中写到:中兴的官你们开始“认识到中国既不能孤立于近代西方国家之外,也不能将西方国家纳入中央王国的轨道道德统治的朝贡体制”,因此他们“成功地把一个近代外事机构总理衔门嫁接到古老的官僚体制上”。关于总理衙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表明清政府被迫放弃朝贡体制B 后发外诱型近代化进程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C 清政府企图在旧体制上适应西方外交的产物D 清政府对西方的态度出现了比较务实的妥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总理衙门,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总理衙门建立时,清王朝的朝贡体制并未瓦解,A的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外部刺激下开始的,总理衙门体现了外交的近代化,B符合史实,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总理衙门是在洋务运动中建立的,表明清政府企图在旧体制上来适应西方外交,C符合史实,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总理衙门建立表明清政府“盲目自大”的心态有所改变,D项符合史实,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8光绪元年(1875年)军机大臣文祥上密陈大计疏,奏折中说,(在中国)“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在难行”,但其“义可采取”。十年后,淮军宿将、两广总督张树声在遗折中,直接提出效仿西方设议院的要求。由此可见A 当时官员可大胆倡言设议院B 单纯依靠办洋务难以实现自强C 洋务运动在中国是行不通的D 面对瓜分危局应加大改革力度【答案】B【解析】清朝官员的上疏反映了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对西方政治民主化认识的加深,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洋务运动仅仅学习西方“器物”的不足,表明单纯依靠办洋务难以实现自强。故答案为B项。A项“大胆倡言”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从材料信息中不能反映,排除;“瓜分危局”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D项。9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1864年,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这反映了A 清政府已被西方国家控制B 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C 传统外交造成观念的落后D 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答案】B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设置对外交往的机构、翻译国际法的教科书、免行叩拜礼、派驻外交使团等,都体现了清政府外交观念的进步,反映了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B项正确。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A。材料强调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而不是传统外交造成观念的落后,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而是强调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排除D。10据统计,从19041908年,每年根据公司律正式登记注册的企业公司数量都在50到60家,到1912年,运作的本国企业已有20749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等规模,只有750家企业雇工超过100人。这表明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B 民族企业发展有较大局限性C 清政府严格限制企业的规模D 民族企业发展迎来短暂春天【答案】B【解析】题干中说到1904-1908年间注册的我国近代公司“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等规模企业”,也就意味着这些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规模,因而发展会受到局限,故B项正确;A项是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的状况,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清政府的政策,故C项排除;D项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状况,排除。11图是关于19世纪末我国某一历史事件的一幅漫画(画中文字为“西方科学技术”“注射器”)。该漫画反映了清政府A 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治愈国人的病症B 学习西方还没有完全脱离“器物”的层次C 已经认识到只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救国D 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答案】B【解析】漫画中,一个病得很重的人(穿着清朝官服)代表清政府,他用写有“西方科学技术”的注射器为自己治病,表明此时向西方学习依然停留在器物层面,故B项正确。A项只是材料中的现象描述,不是本质问题反映,故A项错误。漫画国人注射治病显然没有认识到只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救国,故C项错误。材料中描述的是洋务运动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开始实行,并不是引发农民起义,故D项错误。12据统计,1927-1936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对有确实担保之外债(如以关税、盐税、铁路等为担保的),即清偿本息达24900余万银元;对于没有确实担保的外债,截止至1934年6月,已承认并归人整理的达109600万银元。国民政府清偿整理外债的主要目的是A 恢复政府债务信用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B 转嫁国内经济危机C 树立对外自主形象D 争取列强承认支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1927年蒋介石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为争取列强对新政府的承认和支持,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主动清偿此前有担保的外债和整理了没有确实担保的外债,D项正确;A、C两项不是主要目的; B项同材料信息无关。故选D。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