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肖像、悄然、脸颊、淡雅、难以捉摸、沐浴、细腻、璀璨、大摇大摆、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男人寻味、转瞬即逝、永不磨灭”等词语。2自学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谈谈自己的感受。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2. 教学重点/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教师:美妙的乐曲让人陶醉,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有这样一幅画-画中人物稍纵即逝、难以觉察的微笑,五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探寻的目光,1963年这幅画有幸远渡重洋来到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展出,作者王克楠先生能有有幸成为能到看到这幅画的一位观众,他用生动而细腻的笔触介绍了这幅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共同感受画中人物那迷人的丰姿、感受王克楠先生那细腻的笔触。2.出示课题,(请学生读)3.教师检查课文预习情况(出示词语,老师纠正) 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我们来一起学习这篇文章,为了能更深入的了解、学习这篇文章,老师在学习寄语里面已经给我们提出了学习建议,看看都是哪些建议(找同学阅读)二、自学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交流反馈教师总结答案:课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设计意图:通过默读交流,感知文章脉络,为下文学习做铺垫。】三、再读课文,感受名画魅力1.默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描写中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 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文中从侧面描写(1-4自然段)、正面描写(5-7自然段)两个方面写了这幅画的魅力】全班交流,感受名画魅力。你你从哪些描写中看出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呢?学生解答1. 教师板书学生总结的形容词,并找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A:引导读句子“我随着队伍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几百年来,蒙娜丽莎这幅画几经辗转,最后被收藏在卢浮宫。这幅画能够来到纽约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啊!如果说,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达芬奇把这幅画画的怎么样,你会用什么词?学生总结(如梦如幻、逼真、漂亮)同学们再来看一看这一自然段,作者在观察这幅画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其中运用了那种描写方式?)(教师总结答案: 从远到近、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 想象 )好,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关注一下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 出示演示文稿 )同学们,当你面对这样的微笑,读着这样优美的文字,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师总结各种答案:观察细致,画家技艺高超 画作有魅力等)2.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好,同学们,如果说达芬奇用手中的画笔揭示着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王克楠先生则是用动情的、诗意盎然的语言揣摩着、解读着蒙娜丽莎那神秘微笑背后的复杂感情,老师也愿意读这段文字,大家愿意听吗?(背景音乐、老师阅读) 引导学生再重读一遍,老师想起一首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蒙娜丽莎的美在你精彩的朗读下渗透到我们的心灵。好,让我们一起朗读读一遍。学生朗读是啊,蒙娜丽莎那成为千古奇韵,常人难以企及的微笑是达芬奇天才想象力的表现,出示演示文稿(学生齐读最后一句话,)同学们,大家再来关注一下这个段落,作者仅仅写的是自己想象中的内容吗?看看还有什么呀,谁发现了?作者不仅写到了自己看到的,还写到了作者想象到了,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融合起来,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展现在了我们眼前,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一起再把这一段读一读。(三个同学一人几句,最后一句安排大家齐读,课件展示内容,播放背景音乐)同学们,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蒙娜丽莎的微笑,你会用什么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答案:神秘)出示演示文稿: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这一结果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来的。课件返回(学习要求)同学们,刚才我们重点交流了文章的第5、6自然段,这样吧,这篇文章里同样还有一些语句表现着蒙娜丽莎的魅力,我们用四个人小组的形式开始交流,特别关注一下文章的第七自然段,把你个性化的理解和你的同伴去分享,特别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言的同学一定要争取这次机会,好,开始。第七自然段,重点指导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特别是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有了背景的衬托,使人物更加具有生命力,是啊,蒙娜丽莎温婉端庄,在她身上展现着人性美的光辉,她的美超越着国界,超越了性别,超越着地域,难怪作者会激动的、大声的说:(课件展示第八自然段,学生齐读,)提问:作者明明是去看画,去欣赏画,为什么课本中却用到了一个“约”字?想一想,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学生小组思考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教师总结答案【设计意图:58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教学设计突出了重点,即: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教学时注意勾画出插图描写的文字,引导学生交流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什么。】四、知识拓展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那就是与蒙娜丽莎相约,假如说中国政府和法国政府经过多次交涉,这幅画能够远渡从洋来到我们平山,现在这幅画就展现在大家眼前,假如说你就是画作的解说员,你想如何向我们听课的老师介绍这幅画作呢?自己组织下语言,在介绍的过程中,可以介绍画面的局部,还可以整体的介绍,还可以结合资料进行介绍。(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上台踊跃参与介绍)剩余几分钟给学生出示伟大画家达芬奇的资料,并展示达芬奇其他的不朽的杰作。完成本节课教学。第 4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