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三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古代中国的科技1四大发明名称成就影响造纸术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促进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印刷术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2.数学 (1)计算方法:春秋出现九九乘法口诀;春秋战国出现筹算计算法;元朝出现珠算法。 (2)数学专著:东汉九章算术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以算筹为工具、以十进位值制计算的数学体系形成。3天文学(1)天象观测: 世界最早的日食、彗星和太阳黑子的记录。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的星表。(2)天体测量:东汉:张衡发明浑象仪,证明浑天说,其地圆见解比欧洲早1 000多年,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唐朝:僧一行与梁令瓒创制黄道游仪,世界首次发现恒星位置变动;实测子午线。元朝:郭守敬制简仪;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受到世界天文学推崇。(3)中国古代的天文学领先的原因: 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为封建王朝统治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宣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朝廷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实地观测和研究,取得显著的成就。4农学四大农书氾胜之书西汉氾胜之探索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方法,总结出区种法齐民要术南北朝贾思勰,介绍北方生产经验,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农书元朝王祯,综合南北经验,涉及农林牧副渔,附有农器图谱(有水排、木活字等记载)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总结历代农业、手工业经验,吸收西方科技,达到传统农业科学顶峰5.医学(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黄帝内经编于战国,提出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形神、天人五大核心理论,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撰写,论述“望、闻、问、切”四诊法,是临床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神农本草经东汉出现,较早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著,创立世界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注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李约瑟辩四大发明对中国文化、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能因肯定四大发明对西方的贡献,而否定对中国的巨大作用。注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注 火药在欧洲所起到的作用说明科技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社会环境。注天文学侧重于观察天象,记录天文现象变化,中国古代统治者往往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拓“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余秋雨注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耐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注诗经经孔子编删后为305篇,俗称“诗三百”。是“五经”中的第一部。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为后来现实主义的诗歌提供了范例。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注魏晋时期,赋仍然流行,如导致洛阳纸贵的三都赋。注“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是终结,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如“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这是诗的最高境界!注明清小说在当时是世俗文化的表现,难登大雅之堂,故许多小说的作者不是很清楚。联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是一本“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鲁迅注甲骨文使我国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商朝的历史被认为是“信史”。二、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1诗经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三百多首诗歌特点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2楚辞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3汉赋含义以楚辞为基础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4唐诗(1)繁荣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2)成就:唐代诗歌成就非凡,分边塞诗、山水诗、讽喻诗等形式。(3)代表人物:王勃、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5宋词和元曲宋词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派别: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元曲形成:元代的散曲和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特点:题材广泛,可雅可俗6明清小说(1)背景: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思想上,质疑和批判传统儒学的反封建思想的出现。(2)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3)作品: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三、古代中国的艺术成就1汉字的演变时代字体趋势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具体(图画象形)抽象(符号表意)复杂简单不规则规则、稳定实用实用兼审美商代甲骨文商周时期金文春秋战国字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大篆)秦小篆汉代以后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拓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由简练到丰富的演变过程,服务对象由社会上层逐步下移到市民阶层,即渐趋平民化、世俗化,表现形式逐渐灵活。到明清时期这些趋势更加明显。拓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学亦是如此!辩诗、词、曲的区别诗:讲究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拓格律自由;语言俚俗、灵巧自由;抒情真切、酣畅淋漓;内在冲突、对抗而非和谐。注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依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看于竹帛谓之书。”辩文字不等同于书法。书法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是汉字的艺术形式。拓晋人尚韵晋代书法,流美妍媚,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的美。唐人尚法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唐朝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联魏晋时期书法绘画强调神韵,与时代思想有关。注强调个性,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素养。拓一只船浆能翻出万顷波涛,一支鞭高扬走进金戈沙场,空荡荡的舞台能穷尽十八相送,一个圆场,一场趟马,就是“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2书法艺术(1)发展脉络:魏晋前处于自发阶段,以后进入自觉阶段。(2)概况:类别特征代表人物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魏晋钟繇、王羲之;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等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明朝文征明等3绘画(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2)成熟: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3)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4)发展:时期特点代表人物及成就魏晋总结出精辟的绘画理论,注重“以形写神”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隋唐吸取外来美术风格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两宋风俗画成就突出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文人画成就突出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4戏曲(1)发展演变:由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元杂剧把戏曲艺术推向成熟;明朝昆曲流传甚广。(2)京剧艺术:形成: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形成京剧。发展:“同光十三绝”。传播: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并逐步走向世界。地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国粹”,在人类文艺殿堂上大放异彩。注天下三大行书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第二行书颜真卿祭姪文稿;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联“宋元以来,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来的高雅文化倾向”。如在绘画领域的风俗画和文人画。注昆曲乃百戏之祖,牡丹亭十五贯都是昆曲名作。注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最高成就。重难点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史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史料二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成果集中在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等方面,体现了重实用、服务于农业的特点说明天文历法受到封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说明天象观测有助于历法的制定体现出中国古代将天象变化与政治活动相联系,贯穿“天人感应”的思想(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中国古代,在发达的农耕经济和统一的中央集权中孕育出先进的科技成就,但最终走向衰落,没能产生近代科学。结合所获信息综合分析其特点。提示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缺少实验,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集中分布于与农业相关的领域。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没能产生近代科学。系统认知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意识。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领域。1促进中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