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镁、铝及其化合物(建议用时:40分钟)(对应考点集训第206页)A级基础达标1(2019洛阳一模)下列实验中,所加固体可以完全溶解的是()A在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B将一小块铝片投入足量NaOH溶液中C将少量氢氧化铝加入足量的浓氨水中D常温下,将一小块铝箔投入足量浓硫酸中B在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MnO2作催化剂,催化H2O2的分解,MnO2不溶解,A项不符合题意;将少量Al(OH)3加入足量浓氨水中,Al(OH)3不溶解,C项不符合题意;常温下将一小块铝箔投入浓硫酸中,浓硫酸使铝钝化,铝不溶解,D项不符合题意。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AlCl3溶液中含有的Mg2、K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AlCl3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OH溶液可以用氨水来代替B溶液a中含有Al3、K、Cl、Na、OHC溶液b中只含有NaCl D向溶液a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pHDA项用氨水将会使Al3、Mg2均沉淀下来,达不到分离的目的;B项溶液a中,Al3已转化为AlO;C项b中含有KCl、NaCl、HCl等物质;D项若不控制pH,沉淀aAl(OH)3将不能分离出来。3(2019贵阳模拟)海水是重要的资源,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要除去粗盐中SO、Ca2、Mg2等杂质,步骤中所加试剂及相关操作顺序可以是:过量NaOH溶液过量BaCl2溶液过量Na2CO3溶液过滤盐酸B步骤的反应原理为2Cl2H2O2OHH2Cl2C步骤中需将MgCl26H2O置于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制备无水MgCl2D步骤、所涉及的反应中,溴元素均发生氧化反应D步骤中,用过量NaOH溶液除去Mg2;用过量Na2CO3溶液除去Ca2;用过量BaCl2溶液除去SO,但是这三种溶液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OH、CO、Ba2,通过加适量盐酸除去CO和OH,但过量的Ba2必须由Na2CO3溶液除去,因此盐酸在最后加入,过量Na2CO3溶液在加入过量BaCl2溶液之后加入,A项正确;步骤为电解食盐水,反应的原理为2Cl2H2O2OHH2Cl2,B项正确;步骤由MgCl26H2O得到无水MgCl2,为了抑制MgCl2的水解,需在HCl气流中加热脱水,C项正确;步骤中Br2转化为HBr,溴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D项错误。4(2019合肥调研)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A明矾Al(OH)3NaAlO2BNaAlO2溶液Al(OH)3 Al2O3CAl2O3NaAlO2溶液Al(OH)3DMgOMgCl2溶液MgCl2DMgCl2溶液蒸干不能得到MgCl2,加热过程中MgCl2水解生成Mg(OH)2。5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把X溶液逐滴滴下与Y物质反应,若X为浓硫酸,Y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中常温下与水难反应的单质。Z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Z褪色。则Y为()ANaBMgCAlDMg或AlB常温下Na与水反应,Al遇浓硫酸钝化,不能产生SO2。6向甲溶液中缓慢滴加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图像的一组是()甲乙AAlCl3、Mg(NO3)2、HNO3NaOHBNa2CO3、NH4HCO3、Na2SO4Ba(OH)2CNH4NO3、Al(NO3)3、Fe(NO3)3、HClNaOHDNaAlO2、氨水、NaOHH2SO4CA项,向甲溶液中缓慢滴加NaOH溶液时,图像中间一段沉淀质量不变的反应不存在,错误;B项,向甲溶液中缓慢滴加Ba(OH)2溶液时,不存在沉淀部分溶解的反应,错误;C项,在甲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NaOH先与盐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随后Al3、Fe3开始沉淀,当两种离子沉淀完全后,OH和NH反应,此时沉淀质量不变,最后OH与Al(OH)3反应,沉淀部分溶解与图像变化相符,正确;D项,向甲溶液中加硫酸时,最终沉淀会全部溶解,错误。7把NaOH、MgCl2、AlCl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有1.16 g白色沉淀,在所得的浊液中逐滴加入1 molL1HCl 溶液,加入HCl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Al(OH)3BAB段发生的反应是Al33OH=Al(OH)3C原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是1.90 gDAlCl3的质量是1.335 gC根据题意可知浊液中有Mg(OH)2、NaOH、NaAlO2、NaCl,故A点的沉淀物为Mg(OH)2;AB段反应为AlOHH2O=Al(OH)3;m(MgCl2) g1.90 g;m(AlCl3)(3010)1031133.5 g2.67 g。8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氢氧化钠、盐酸分离铁粉和铝粉混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NaOH溶液,Y为盐酸Bab发生的反应为AlOHH2O=Al(OH)3CbcAl的反应条件分别为:加热、电解Da、b、c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DA项,在铁粉和铝粉混合物中加入试剂X,过滤得到铁,试剂X能溶解铝不能溶解铁,X为NaOH溶液,a为NaAlO2溶液,NaAlO2和适量盐酸反应生成Al(OH)3沉淀,X为NaOH溶液,Y为盐酸,正确;B项,a为NaAlO2溶液,b为Al(OH)3,ab发生的反应为AlOHH2O=Al(OH)3,正确;C项,b为Al(OH)3,Al(OH)3受热分解生成Al2O3和水,电解Al2O3生成铝和氧气,正确;D项,b为Al(OH)3,c为Al2O3,均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a为NaAlO2溶液,只能和酸反应,不能和碱反应,错误。9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两种实验方案。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图1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夹持仪器已略去)。图1图2(1)图1中碱石灰和球形干燥管的作用分别是_、_。(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_,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3)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_。方案2用图2装置测定m g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4)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_(填字母序号)。aCCl4bH2O cNH4Cl溶液d苯(5)若m 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 mL(标准状况),则AlN的质量分数为_。若将a处胶管用弹簧夹夹住,其他操作均不变,则最终测定的结果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解析(1)分析装置和仪器作用,碱石灰吸收A中挥发出来的水蒸气;氨气与浓硫酸能发生反应,易发生倒吸,故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2)组装好实验装置,根据原理可知有NH3生成,制备气体时需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完好,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关闭K1,打开K2,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反应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把装置中生成的氨气全部赶入C装置被浓硫酸吸收,准确测定C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3)装置存在的缺陷是C装置与外界相通,空气中的水蒸气也可以进入C装置,使测定结果偏高,故需要在C装置出口处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4)依据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分析。CCl4不能溶解氨气,可以用排四氯化碳的方法测定氨气的体积,故a正确;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测定氨气的体积,故b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NH4Cl溶液的方法测定氨气的体积,故c错误;氨气不溶于苯,可以利用排苯的方法测定氨气的体积,故d正确。(5)若m 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氨气的体积为V 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AlNNaOHH2O=NaAlO2NH34122.4 Lm g V103 L则AlN的质量分数100%100%。若将a处胶管用弹簧夹夹住,滴入的NaOH溶液体积引起气体体积增大。答案(1)干燥氨气防止倒吸(2)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K1,打开K2把装置中残留的氨气全部赶入C装置(3)C装置出口处连接一个干燥装置(4)ad(5)100%偏大10(2019甘肃模拟)铝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1)饮用水可用明矾、铁明矾Al2Fe(SO4)4xH2O净化,用_(填方法名称)检验它们在水中形成了胶体。(2)CuAlO2是重要的化工产品,通常用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铜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反应制备。配平化学方程式:_Cu(OH)2_Al(OH)3_CuAlO2_H2O。(3)冰晶石(Na3AlF6)是工业冶炼铝的助熔剂。工业上将碳酸钠、氢氧化铝与氢氟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反应制备冰晶石。在该反应中理想的Na2CO3、HF投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4)工业上,用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制备金属铝,其中间产物有Al4C3。Al4C3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含氢质量分数最高的烃,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5)镁铝合金(Mg17Al12)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一般在氩气环境中将一定量的镁、铝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可完全吸收氢得到混合物Y(含MgH2和Al),Y在一定条件下可释放出氢气。熔炼制备镁铝合金(Mg17Al12)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_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