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7页
第2页 / 共77页
第3页 / 共77页
第4页 / 共77页
第5页 / 共77页
第6页 / 共77页
第7页 / 共77页
第8页 / 共77页
第9页 / 共77页
第1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一)结构,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一、结构与性质,-H VitA醇 -COCH3 VitA醋酸酯 -COC15H31 VitA棕榈酸酯,R :,(二)性质 1. 形状:维生素A为淡黄色油状溶液或晶体。 2. 易氧化变质:维生素A中有多个不饱和键,易被空气中氧或氧化剂氧化,易被紫外光裂解。在受热或有金属离子存在时,更易氧化变质,生成无生物活性的环氧化合物、维生素A醛或维生素A酸。 3. 与三氯化锑呈色:维生素A在三氯甲烷中能与三氯化锑试剂作用,产生不稳定的蓝色。 4. 紫外吸收特性:维生素A的环己烷或乙醇溶液在325328nm的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一、结构与性质,(一)三氯化锑反应(Carr-Price反应) 维生素A在饱和三氯甲烷中能与三氯化锑反应,形成不稳定的蓝色碳正离子,渐变成紫红色。,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二、鉴别试验,反应需在无水、无醇条件下进行。,(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维生素A分子中含有5个共轭双键,其无水乙醇溶液在波长326nm处有最大吸收峰。当在盐酸催化下加热,则发生脱水反应而生成脱水维生素A,其比维生素A多一个共轭双键,故在340390nm波长间出现3个最大吸收峰。,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二、鉴别试验,(三)薄层色谱法 鉴别方法 取供试品和对照品适量,加环己烷(或氯仿)分别制成每1ml中约含1.55IU浓度的溶液,各取2l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不必挥散溶剂,立即用环己烷-乙醚(8020)为流动相展开。取出薄层板后,置空气中挥干,喷以三氯化锑溶液,比较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所显蓝色斑点位置,即可鉴别。维生素A醇及其醋酸酯、棕榈酸酯均显蓝绿色,其Rf值分别为0.1、0.45和0.7。,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二、鉴别试验,(一)三氯化锑比色法 利用维生素A与三氯化锑的无水三氯甲烷溶液作用,产生不稳定的蓝色,在波长618620nm处有最大吸收,其方法采用标准工作曲线法。 测定方法 取维生素A对照品,制成系列浓度的三氯甲烷标准溶液,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三氯化锑三氯甲烷溶液,在510s内,于波长620nm处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按同法测定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工作曲线计算供试品含量。,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1. 测定原理 维生素A在波长325328nm范围内具有最大吸收,可用于含量测定。 由于维生素A原料中常混有其他杂质,且维生素A制剂中常含稀释用油,以致在维生素A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并不是维生素A所独有。为了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消除非维生素A物质的无关吸收所引起的误差,故采用“三点校正法”测定。,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2. 三点校正法的条件 (1)供试品中干扰杂质引起的吸收在波长310340nm的范围内几乎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光度变小。 (2)物质对光吸收呈加和性的原理。即在供试品溶液的吸收曲线上,各波长处的吸光度是维生素A与干扰杂质吸光度的代数和,因而吸收曲线也是二者吸收的叠加。,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3. 波长选择 三点波长的选择原则为一点选择在维生素A的最大吸收波长处(即1);其他两点选择在1的两侧各选一点(2和3)。 (1)第一法(等波长差法):使31 =12。 (2)第二法(等吸收比法):使A2 =A3=67A1。,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4. 杂质的吸收 (1)维生素A2和维生素A3:维生素A2在345350nm波长范围内有吸收。 (2)维生素A的氧化产物:环氧化物、维生素A醛和维生素A酸。 (3)维生素A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无活性的聚合物鲸醇。 (4)维生素A的异构体和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等,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5. 测定方法 (1)第一法:适用于纯度高的维生素A醋酸酯 1)操作方法:取供试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环己烷制成每1ml中含915IU的溶液。然后在波长300、316、328、340和360nm处分别测定吸光度,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应为328nm)。计算各波长下的吸光度与328nm波长下的吸光度比值,并与表中规定的理论值比较。,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5. 测定方法 (1)第一法:适用于纯度高的维生素A醋酸酯,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5. 测定方法 (1)第一法:适用于纯度高的维生素A醋酸酯 2)计算 如果最大吸收波长在326329nm之间,且所测得各波长吸光度比值不超过表中规定值的0.02时,可用下式计算含量:,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5. 测定方法 (1)第一法:适用于纯度高的维生素A醋酸酯 2)计算 如果最大吸收波长在326329nm之间,且所测得各波长吸光度比值超过表中规定值的0.02时,应用下式求出校正后的吸光度,然后再计算含量:,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5. 测定方法 (1)第一法:适用于纯度高的维生素A醋酸酯 2)计算 若校正吸光度与328nm实测吸光度相差 不超过3%,则仍用A328实测计算含量; 若校正吸光度与328nm实测吸光度相差 在15%至3%之间,则用A328校正计算含量;,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5. 测定方法 (1)第一法:适用于纯度高的维生素A醋酸酯 2)计算 若校正吸光度超过328nm实测吸光度 的15%或+3%,或者最大吸收波长不在326329nm之间,则供试品应按第二法测定。,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5. 测定方法 (2)第二法(皂化法):适用于维生素A醇 1)测定方法:精密称取一定量供试品(约相当于维生素A总量500IU,重量不多于2g),加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后煮沸回流,得到的皂化液再经乙醚提取、洗涤、滤过、浓缩和干燥等处理,最后用异丙醇溶解残渣并稀释成每1ml中含维生素A为915IU的溶液,在波长300、310、325、334nm处测定吸光度,并确定最大吸收波长。,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5. 测定方法 (2)第二法(皂化法):适用于维生素A醇 2)计算: 如果最大吸收波长在323327nm之间,且A300/A325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73,按下式计算校正吸光度,并与A325实测比较。,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5. 测定方法 (2)第二法(皂化法):适用于维生素A醇 2)计算: 若 的值在3%以内,仍以A325实测计算含量:,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5. 测定方法 (2)第二法(皂化法):适用于维生素A醇 2)计算: 如果测得最大吸收波长不在323327nm之间或A300/A325的比值大于0.73,则表示供试品溶液中杂质含量过高,应采用色谱法将未皂化部分纯化后再进行测定。,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6. 应用示例:维生素AD胶丸中维生素A的测定方法如下:精密称取维生素AD胶丸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0.1287 g(每丸内容物的平均装量0.07985 g,标示量每丸含维生素A 10000单位),置l0ml烧杯中,加环己烷溶解并定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环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另一50ml容量瓶中,用环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环己烷为空白,测得最大吸收波长为328nm,并分别于波长300、316、328、340和360nm处测得吸光度如下,计算胶丸中维生素A占标示量的百分含量?,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6. 应用示例:,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采用RP-HPLC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维生素A,根据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人血清中维生素A的浓度,探索与某些疾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学与营养学研究提供依据。,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三、含量测定,(一)结构 (二)性质 1. 溶解性:维生素B1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微弱的特臭,味苦。 2. 显酸性:本品的水溶液显酸性,且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二节 维生素B1分析,一、结构及性质,(二)性质 3. 碱性中与氧化剂反应:本品分子结构中噻唑环在碱性介质中可开环,再与嘧啶环上的氨基环合,经铁氰化钾等氧化剂氧化成具有荧光的硫色素。 4. 紫外吸收:本品的12.5gml-1盐酸溶液(91000),在波长246nm处有最大吸光度。 5. 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分子中含有两个杂环,故可与某些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生成组成恒定的沉淀。 6. 氯化物特性:维生素B1为盐酸盐,故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二节 维生素B1分析,一、结构及性质,(一)硫色素反应 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硫色素溶于正丁醇(或异丁醇等)中,显蓝色荧光。,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二节 维生素B1分析,二、鉴别试验,(二)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 本品可与多种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生成不同颜色的沉淀。 1. 维生素B1与碘化汞钾生成淡黄色沉淀 BH2HgI4 2. 维生素B1与碘生成红色沉淀 BHII2。 3. 维生素B1与硅钨酸生成白色沉淀 B2SiO2(OH)212WO34H2O。,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二节 维生素B1分析,二、鉴别试验,(三)氯化物反应 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四)硝酸铅反应 维生素B1与NaOH共热,分解产生硫化钠,可与硝酸铅反应生成黑色沉淀,可供鉴别,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二节 维生素B1分析,二、鉴别试验,(一)非水溶液滴定法 维生素B1分子中含有两个碱性的已成盐的伯胺和季铵基团,在非水溶液中(在醋酸汞存在下),均可与高氯酸作用。根据消耗高氯酸的量即可计算维生素B1的含量。 测定方法:取本品约0.15g,精密称定,置100ml具塞锥形瓶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