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Q/CRNE 华 润 新 能 源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CRNE 10108.0012013 风电场理论发电量计算方法 2013 - 06 - 20 发布 2013 - 06 - 25 实施 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发 布 Q/CRNE 10108.0012013 I 目录目录 前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3.1 轮毂高度(风机) hub height (wind turbine) 1 3.2 有功功率 active power 1 3.3 功率曲线 power curve 1 3.4 风速 wind speed . 1 3.5 风向 wind direction . 1 3.6 地形 terrain . 1 3.7 复杂地形 complex terrain 1 3.8 地表粗糙度 surface roughness 2 3.9 障碍物 obstacles . 2 4 测风塔要求 . 2 4.1 测风塔位置 . 2 4.2 测风塔数量 . 2 4.3 数据采集要求 . 2 5 功率曲线 . 2 5.1 空气密度 . 2 5.2 功率曲线的校正 . 3 5.3 功率曲线的拟合 . 3 6 理论发电量计算 . 4 6.1 理论功率计算 . 4 6.2 理论发电量计算 . 5 7 华润新能源理论电量计算方法 . 5 7.1 计算依据 . 5 7.2 计算方法 . 5 7.3 结论 . 9 Q/CRNE 10108.001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运营部标准化工作组提出。 本标准由运营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运营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编写人:管理标准工作小组 本标准主要审核人:辛文达、翁廓、袁炜、张艳峰、沃仲磊、万井江、杨喜民、朱宏强、蔡松禹、 张民、李振豹 本标准审定人:刘日新 本标准批准人:张沈文 Q/CRNE 10108.0012013 1 风电场理论发电量计算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理论发电量的评估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709-2002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GB/T 18710-2002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发改能源20031403 号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和评估技术规定 QX/T 74-2007 风电场气象观测及资料审核、订正技术规范 GB/T 18451.2-2003/IEC 61400-12:1998 风力发电机组 功率特性实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轮毂高度(风机) hub height (wind turbine) 从地面到风轮扫掠面中心的高度。 3.2 有功功率 active power 发电机发出电能中可转化为热能、光能、机械能或化学能,用于做功被消耗的部分,本规范简称功 率。 3.3 功率曲线 power curve 描绘风电机组有功功率输出与风速的函数关系图和表, 功率曲线包括设计功率曲线、 计算功率曲线。 3.4 风速 wind speed 空气微团的移动速度。根据测量时距的长短,包括瞬时风速、平均风速等,单位为米每秒(m/s) 。 3.5 风向 wind direction 风的来向,单位为度( ) ,静风以C表示。 3.6 地形 terrain 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 3.7 复杂地形 complex terrain Q/CRNE 10108.0012013 2 地形显著变化或有引起气流畸变的障碍物的地带。 3.8 地表粗糙度 surface roughness 因地表起伏不平或地物本身几何形状的影响, 使风速廓线上风速为零的位置并不在地表 (高度为零 处) ,而在离地表一定高度处,这一高度则被定义为地表粗糙度。 3.9 障碍物 obstacles 能引起气流不规则变化的固定物体,如建筑、树林、风机发电机等。 4 测风塔要求 4.1 测风塔位置 a) 测风塔位置应具有代表性,可反映风电场所处区域的风能资源特性; b) 测风塔宜在风电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距离风电机组 1km5km; c) 测风塔应避开障碍物,距离障碍物的距离应为障碍物高度的 10 倍以上。 4.2 测风塔数量 a) 测风塔数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风场地形条件、气候特征、风场区域范围、装机容量等因素; b) 对于地形较为平坦的中小型风电场(装机容量小于 100MW、风场覆盖范围小于 20km2) ,应至 少配置 1 座测风塔;地形较为复杂的风电场,应适当增加测风塔的数量; c) 对于大型风电基地和风电场群,应沿主导风向在风场两侧各安装 1 座测风塔; d) 对于不具备测风塔安装条件的区域(如海上风电场) ,可考虑使用声雷达(SODAR)或光雷达 (LIDAR) 。 4.3 数据采集要求 测风数据的采集应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包括风速、风向、气温、气压等参数。 a) 数据采集频率宜为秒级,自动计算并生成 5min 的平均值及标准差; b) 风速仪至少应安装于 10m、50m 及轮毂高程; c) 风向仪至少应安装于 10m 及轮毂高程; d) 气温和气压传感器应安装在离地面 10m 以上的高程。 5 功率曲线 对于经过认证机构测试的功率特性曲线, 可根据实测空气密度进行校正; 无法提供测试功率曲线的 机型,需根据风机机头风速及单机功率进行拟合。 5.1 空气密度 空气密度可根据实测气温及气压计算得到,平均空气密度可根据逐 5min 空气密度平均得到: 5min 5min 5min B RT (1) Q/CRNE 10108.0012013 3 1 1 N i i N (2) 式中: 5min 5min 平均空气密度; 5min B5min 平均气压; R气体常数 287.05(J/kg.K) ; 5min T5min 平均气温; N样本个数; 平均密度。 5.2 功率曲线的校正 若风电机组的功率特性曲线经过实验验证,且实测空气密度在 1.225kg/m30.05kg/m3范围内,功 率曲线无需校正;若在此范围以外,则功率曲线需根据以下方法进行校正。 5.2.1 失速控制、具有恒定桨矩和转速的风力发电机组 对于失速控制、具有恒定桨矩和转速的风力发电机组,校正功率曲线可利用公式 3 计算: 0 PP 0校正 (3) 5.2.2 功率自动控制的风电机组 对于功率自动控制的风电机组,校正功率曲线可利用公式 4 计算: 1 3 0 VV 0校正 (4) 式中: P 校正折算后的功率; 0 P折算前的功率; 0 标准空气密度(1.225kg/m3) ; 0 V折算前的风速; V校正折算后的风速; 实测平均密度。 5.3 功率曲线的拟合 Q/CRNE 10108.0012013 4 若风电机组的功率特性曲线未经过实验验证,需根据风电机组的机头风速及单机功率进行拟合。 5.3.1 数据选择准则 a) 应选择处于风电场外围、且位于主导风向上风向的风机作为特征风机; b) 应选择机组故障率低、自由运行时间较长的风机作为特征风机; c) 应根据机组运行日志剔除机组故障、人为限制出力、测风设备故障等时段的数据; d) 风速及功率数据宜采用 5min 平均值; e) 不同机型的功率曲线应分别拟合。 5.3.2 功率曲线拟合方法 拟合的功率曲线应采用机头平均风速及单机平均功率,根据 bin 方法(method of bins)进行处理, 采用 0.5m/s bin 宽度为一组,利用每个风速 bin 所对应的功率值根据公式 5、6 计算得到: , 1 1 P i N ii j j i P N (5) , 1 1 V i N ii j j i V N (5) 式中: Pi第 i 个 bin 的平均功率值; , i j P第 i 个 bin 的 j 数据组的功率值; Vi第 i 个 bin 的平均风速值; , i j V第 i 个 bin 的 j 数据组的风速值; i N第 i 个 bin 的 5min 数据组的数据数量。 6 理论发电量计算 6.1 理论功率计算 a) 综合考虑风电场所处区域的地形、 粗糙度变化情况, 结合风电场布局, 建立风电场数字化模型。 b) 采用微观气象学理论或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 将测风塔风速外推至每台风机轮毂高度处, 建立 各风向扇区的风速转化函数: 12 (,) n Vf Vk kk 测风塔外推 (6) 式中: V外推由测风塔外推至风机轮毂高度处的风速; Q/CRNE 10108.0012013 5 V测风塔测风塔实测风速; 12 , n k kk影响因子(地形、粗糙度、尾流效应等) ; f转化函数。 c) 采用历史外推风速及同期的机头风速建立回归方程, 根据最小二乘等优化算法计算得到对应的 回归系数并对外推风速进行修正。 d) 以修正风速为基础,结合经校正或拟合的功率曲线,计算得到单机的理论功率。 e) 所有风机理论功率累计,得到整场的理论功率。 6.1.1 模型评估 理论发电量及弃风电量计算模型在应用前应经过专业技术部门评估。 模型评估应选择在非限电时段进行。 缺测及异常数据时段不参与统计。 理论发电量模型应以全场功率为基准进行评估, 统计指标至少应包括均方根误差、 平均绝 对误差、最大相对误差等。 理论发电量模型评估指标为电量的相对误差,应以统计时段的理论电量为基准。 弃风电量评估应人为设定特征限电时段, 根据理论弃风电量与计算弃风电量的差值, 以该 时段的理论电量为基准进行相对误差统计。 6.1.2 性能指标 理论发电量的日均方根误差应小于 10%。 理论发电量的最大相对误差应小于 10%。 6.2 理论发电量计算 理论功率通过积分得到计算时段的理论发电量。 7 华润新能源理论电量计算方法 本部分基于matlab软件计算华润新能源运营风力发电机组理论电量的方法。 7.1 计算依据 7.1.1 机组理论电量的计算主要依据每台机组的 10 分钟平均风速和机组的功率曲线,假设在每 10 分 钟内机组维持该平均风速, 将每一个 10 分钟平均风速在功率曲线里对应的功率与 10 分钟相乘即可得到 该机组在十分钟内的发电量(即能量=功率*时间),将一段时间内的所有以 10 分钟为单位的能量(即 发电量)相加就是该机组在该时间段(一般计算一个月)内的发电量。 7.1.2 为计算简便,对于非整数风速,采用线性插值法对应功率曲线。 7.2 计算方法 7.2.1 从风机监控后台导出所有风机 10 分钟平均风速,详见表 1。 Q/CRNE 10108.0012013 6 表1 机 10 分钟平均风速 7.2.2 重新建立一个 excel 表格,版本为 office2003 版,并将 10 分钟平均风速复制在新表格中,注 意格式的调整,调整后的 10 分钟平均风速格式见表 2。 Q/CRNE 10108.0012013 7 表2 调整后的 10 分钟平均风速表 7.2.3 根据不同空气密度下的功率曲线,编制计算程序,以 750kW 机组为例: 750机组标准功率曲线(空气密度1.225千克每立方米) clear; clc; pline=0 0;3 0;4 17;5 48;6 81;7 160;8 257;9 350;10 468;11 566;12 647;13 697;14 745;15 772;16 768;17 764;18 749;19 745;20 743;21 740;22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