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页 / 共34页
第9页 / 共34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三章 温度,第一节 热量收支第二节 地面和土壤的温度第三节 空气的温度第四节 温度与农业,第一节 热量收支,热量收支(交换)方式物质的热属性大气稳定度,物体温度的高低变化,实质就是自身内能的变化。以大气温度变化为例,当空气获得热量时,内能增加,气温升高;相反,当空气失去热量时,内能减少,气温下降。 引起空气内能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两种,即非绝热变化与绝热变化。,一、,一、热量收支(交换)方式,一块空气有热量的收入或支出时,可以引起温度变化。但是,如果不与外界交换热量,仅由空气本身的体积变化(由外界压力的变化对空气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dQ=dU+dW,也会引起这块空气温度的改变。 空气块在与周围环境不发生热量交换的情况下(绝热条件)的温度变化,叫绝热变化。相应的过程即为绝热过程。,(一)空气的绝热变化,1、空气绝热变化的结果 气象学上,在大气中作垂直运动的空气团,其状态通常接近于绝热过程。,绝热冷却:空气团上升,外界压力减小,气团体积膨大对外做功,因是绝热过程,与外界无热量交换,所以对外做功的能量只能由其本身的内能来承担,空气团因消耗内能而降温。 绝热增温:空气团下降,外界压力增大,气团被压缩,外界对气团做功,因是绝热过程,与外界无热量交换,所以所做的功只能用于增加气团的内能,空气团因内能增加而升温。,(1)干绝热变化 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没有水汽凝结)在垂直运动过程中温度的绝热变化称为干绝热变化。 干绝热升降引起的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称为干绝热直减率。据计算,= 0.98/100m,实际工作中取=1/100m。 (2)湿绝热变化 饱和的湿空气(在上升和下降时空气都维持饱和状态),温度的绝热变化称为湿绝热变化。其温度变化率称为湿绝热直减率,用m表示,均值为0.5 /100m。,2、空气绝热变化的类型,饱和空气垂直运动时,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是由两种作用引起的:一种是由气压变化引起的,另一种是由水相变化导致潜热释放引起的。 当空气上升时,气压变小,气体绝热对外做功,内能消耗使温度降低,但温度降低后,饱和水汽压减小,水汽会凝结,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当空气下降时,气压使温度升高,但水分蒸发使温度降低。 这两种过程相互抵消,使得有水汽凝结(蒸发)时,空气的升降所引起的温度变化幅度要比没有水汽凝结(蒸发)时小。因此,一般情况下,。,平流 (流体水平方向上的流动),对流 (流体垂直方向上的流动),辐射,流体在加速地作水平流动时,它的内部将发生无规则的湍动,称湍流。当流体加速地流经不平的下垫面时,在起伏物体的两方形成涡流。湍流和涡流统称为乱流。,流体的各向流动,(二)空气的非绝热变化,分子传导,乱流,潜热交换,二、大气稳定度,大气的稳定性大气稳定度的概念大气稳定度的判断,结 论,1. 愈大,大气愈不稳定; 愈小,大气愈稳定。2. 当 m时,必然 d 时,必然 m ,无论空气是否达到饱和,大气总是处于不稳定状态,因而称为绝对不稳定。3.当 d m时,对于饱和空气来说,大气是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对于未饱和空气来说,大气是处于稳定状态的。这种情况称为条件不稳定。,三、物质的热属性,热容量,热导率,热扩散率,热导率与容积热容量之比可作为物质发生温度变化的指标,称热扩散率(K),即:K /C单位:厘米2 秒-1,一克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一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质量热容量(焦克-1 度-1 ), 又称比热或比热容。1立方厘米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一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容积热容量(焦厘米-3 度-1 )。 容积热容量( Cv )与质量热容量(Cm)的关系:Cv = Cm ,当温度垂直梯度为1 /m,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水平截面积所传递的热量,称为热导率(焦厘米-1度-1 秒-1 )。热导率( )表示物质输送热量的能力。,容积热容量,土壤温度的变化,含水量 孔隙度,热导率,热扩散率,水气的比例 (湿度),( /C ),第二节 地面和土壤的温度一、地面热量的收支二、土温的变化三、影响土温变化的主要因素,一、地面热量收支(平衡),(一)活动层和活动面 活动层:指能够调节自身内部及相邻其他物质的辐射、热量、水分等的物质层(土体)。 活动面:凡是辐射能、热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从而能调节邻近气层(或土层)的辐射收支、温度高低、湿度大小的物质面,称活动面(土表)。,辐射差额( R ),(二)地面热量收支,地面与下层的热量交换( B ),潜热( LE ),地面与近地气层的热量交换( P ),R P B LE Q,(一)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三)影响土温变化的因素及调控,(二)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二、土壤温度的变化,日变化,(一)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年变化,一天中,土表最高温度出现在13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 一天中土壤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称为土温日较差。土表日较差最大,越向深层,较差越小,至一定深度后较差为零。,中高纬度,土表温度年变化特点: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最冷月出现在1、2月;低纬度受云量、降水的影响较大。 土温年较差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直至一定深度时年较差为零,这个深度以下的层次叫土温不变层(如图)。,辐射型:,(二)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日射型:,清晨转变型:,傍晚转变型:,(三)影响土温变化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 凡是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大的季节和地区,太阳辐射的日变化也就大,因而日较差也就大。 2、纬度 日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年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3、土壤热特性(热容量、热导率) 含水量 机械组成 有机质 4、土壤颜色 深 浅 5、土壤的机械组成及有机质 6、地面覆盖物 植被类型 裸露与否 7、地形 凹地与凸地 8、天气 阴天与晴天 多云与少云,第三节 空气的温度变化,一、空气温度的变化(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二、大气中的逆温,近地层气温的日变化,(一)空气温度的时间变化,近地层气温的年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增高而减小)、季节(夏季冬季,春季最大)、地形(凸地平地凹地)、下垫面性质(海洋陆地)和天气状况(晴阴)。,大陆性气候区和季风性气候区,一年中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海洋性气候区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 影响年较差的因子有纬度(增高而增大)、距海远近及地形和天气状况等。,近地层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二)气温的空间变化,1、近地层气温的垂直分布2、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变化,1、近地层气温的垂直分布,日射型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以12时为代表。辐射型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以0时为代表。上午转变型 下部为日射型,上部为辐射型,以 6时为代表。傍晚转变型 下层为辐射型,上层为日射型,以 18时为代表。,2、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变化(1)气温垂直梯度,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程度,是用单位高度内气温的变化值,即气温垂直梯度来表示,又称气温直减率。常用 表示,即 在对流层中 平均为0.65/hm,当气温直减率大于0,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当气温直减率小于0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气温直减率的绝对值大小,表示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程度。,(2)对流层中的逆温现象 在特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气温出现随高度的增高而升高的现象,这就叫逆温。一旦发生逆温后,大气处于稳定状态,阻止了空气垂直运动向上发展,因此逆温层下部会聚集较多的空气杂质,加重空气污染,降低大气能见度。 逆温按形成原因可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等,(a)辐射逆温 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多发生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日出后,随着太阳辐射的逐渐加强,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冬季,山谷或盆地的辐射逆温强,可持续数天不消失。(b)平流逆温 当暖空气平流到冷的地面或冷的水面时形成的逆温。,第四节 温度与农业,气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土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调节温度的农业措施,一、气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1、与农业相关的温度(1)三基点温度/五基点温度 最适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最高致死温度、最低致死温度 不同作物有不同的三基点温度,同一作物在不同的生育阶段也有不同的三基点温度(2)农业界限温度 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志某些重要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开始、终止或转折的温度。,2、积温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累积之和称为积温。积温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对热量的要求和评价热量资源的一种指标。 活动温度:高于作物生长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 有效温度:日平均温度与作物生长下限温度的差值 积温学说的局限性:只考虑了温度,没考虑其他气象因素;没有剔除超过或低于三基点温度上下限的温度;没有考虑最高(低)温度对作物的影响;部分作物(感光性强的)的生长发育更多取决于光照而非温度3、逆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逆温防霜冻、喷药、山区作物布局,二、土温与农业的关系1、土温与种子发芽出苗的关系2、土温对根系生长的影响3、土温对块根和块茎形成的影响4、土温对作物吸收养分、水分的影响5、土温对土壤昆虫的影响三、调节温度的措施常用的农业措施主要有灌水、松土、垄作等,某个水稻品种从播种到出苗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2.0,播种8天后出苗,这8天的日平均气温分别为:12.5、11.5、12.5、13.6、14.6、15.0、15.6、14.0。求该品种从播种到出苗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活动积温:12.5+12.5+13.6+14.6+15.0+15.6+14.0=97.8有效积温:(12.5-12)+(12.5-12)+(13.6-12)+(14.6-12)+(15.0-12)+(15.6-12)+(14.0-12)=13.8,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