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第一章货币国际化的一般理论第一节货币国际化的含义一、马克思提出的世界货币资本论中马克思系统的论述了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这是研究货币国际化的较早成果之一。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发展,商品的交换超越了国界,一国货币在国际上履行货币的基本职能因而成为“世界货币”。世界货币的职能“是作为一般的通用的支付手段,一般通用的购买手段和一般财富的绝对社会体现物。”它的最主要的职能,是作为支付手段平衡国际间贸易的差额。随着经济的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货币国际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赋予货币国际化以丰富的内涵。二、克鲁格曼的国际货币定义克鲁格曼从规模效应的观点出发,指出具有多种职能的国际货币为数很少,可以由不同的货币来分担国际货币的多种职能。在金本位制下黄金和英镑分担了政府职能和民间职能,二战后由美元承担这种职能,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后,作为保值手段的美元逐渐向马克和日元分散,欧元的出现,也没有改变这一基本结构。第二节从货币职能的角度衡量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 一、价值尺度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必须代表一定的价值量。在信用货币体制下,发挥价值尺度作用的国际货币必须保持币值的稳定,否则就会引起汇率的波动,增加持有该币的风险。在官方领域,国际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是以作为其他国家的货币的定值单位,即被盯住的货币的形式来表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西方国家货币都是以美元为标准来定价,其他发展中国家则直接或间接的盯住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相继脱离美元,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定价其自身货币的过程中,仍然以美元为标准,盯住美元。 中国自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不过人民币对美元却稳步升值了约三年,截止到2010年8月,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了达22%,这一过程没有明显参考一篮子货币。这是因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观念短期内难以改变,其中有长期形成的习惯问题,也有会计、统计方面使用美元较多的因素。人民币虽然在周边国家有所流通,但是仍没有作为被盯住的货币使用。二、支付手段一种货币要行使支付手段职能,必须要为人们所接受。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今天,支付手段必须尽量避免由于币值的波动而带来的损失。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始于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的国际信誉大幅度上升。目前,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结算货币和支付手段。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人民币也是一种可接受的货币,在某些国家(如缅甸)人民币甚至全境通用。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已经开始。但是放眼全球,美元仍是各国进出口贸易结算的主要支付手段。据统计,2005年世界贸易总额中以美元支付的占65%。在国际金融领域,美元也一直占据主体地位,国际债券市场上,三分之一以上的债券以美元标价发行。而人民币作为官方干预货币、行使支付手段职能的份额基本上可以忽略。可见,从支付手段职能角度看,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仍不可操之过急。三、储藏手段货币的储藏手段在国内表现为储藏一定的购买力,而作为国际货币其储藏手段职能则转化为货币的储备,这种储备更多的表现为居民的价值保存和国家的外汇储备。目前各国央行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主要表现为外汇和特别提款权以及各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中的储备头寸。各国储备的货币结构主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等,其中美元是重要的储备货币。例如2005年,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在各国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6.5%、24.4%、3.7%和3.6%。人民币要履行国际货币储藏手段的职能必须要成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就是人民币至少被一个经济体的货币当局列为储备货币,从而成为众多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一种。而人民币目前还不是一种国际储备货币,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将人民币列为储备货币。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从非储备货币迈向储备货币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尽管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第三大国,经济总量第二大国,但是人民币仍不是国际储备货币。从目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来看,人民币履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尚有一大段路要走。第三节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判断标准我们可以用货币国际化的外在表现衡量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一般可用以下指标对货币国际化的程度进行衡量。(l)该国货币在境外流通的范围以及规模。只要他国的居民接受,一国货币就能够在境外流通,这是货币国际化的最低层次。(2)该国货币是否充当国际贸易中的计价货币及其在国际交易支付中所占的比重。由于贸易的期限相对于国际投资来说较短,因而要求的信用相对较低。(3)该国货币在国际投资和国际借贷活动中所占的比重。成为国际投资货币意味着该国货币获得了他国经济部门的承认,这种经济部门可能是私人部门,也可能是国家。(4)该国货币是否具有国际干预货币的作用。成为他国的市场干预工具,也就意味着获得了他国货币当局的承认。(5)该国货币是否是国际储备资产及其在国际储备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被其他国家用做储备资产,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最高标志。第二章人民币发挥国际货币职能的制约因素分析第一节影响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发挥的国内宏观环境因素一、中国的贸易结构影响人民币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一国的进出口规模与该国货币是否能够成为国际货币关系密切,一国贸易的国际影响力决定着该国货币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870年英国出口总额占到主要发达国家出口总额的40%以上,1948年美国的进出口额分别占到世界进出口额的21%和12%,较大的贸易规模无疑对英镑和美元掌握定价权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从贸易总额上看,2009年中国的国际贸易总额达到2.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位,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达到了8%以上,对世界贸易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一国贸易的国际影响力不单单是指贸易总额,还要考虑该国贸易产品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该国贸易主要的影响区域。正如日本也是贸易大国,但是由于在对美国贸易和东亚区域贸易中的影响力较弱,日元很难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较大的定价权。二、金融发展水平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要成为国际货币,离不开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地位的支持。尽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界对虚拟经济提出了质疑,但是金融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金融市场是货币流通的平台,在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发达的金融市场能够为该国货币在国内和国际上顺畅流通提供完善的服务,从而为促进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而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来看,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给人民币的国际化的进程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三、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如果一国经济波动比较大,该货币显然不容易国际化,因为经济波动不仅反映了该国经济运行不稳定,同时也表明当局维持经济运行稳定的能力薄弱。第二节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微观主体货币国际化以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为前提,而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是宏观经济发展的最终承载者,是使用人民币作为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贮藏货币的主体。因此一国企业竞争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该国货币是否能够实现国际化。一国的企业竞争力强,能够直接提高其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从而扩大以本币计价结算的贸易和投资范围和规模,进而提高本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日本的经验看,国内企业议价能力弱,在海外使用日元的成本高,是日元无法在贸易结算领域提高比重的重要原因。一、企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的总体国际竞争力较低,缺乏要求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的话语权。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例如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02年的27亿美元增长至2006年的176.3亿美元,年均增长60%。而贸易总额更是飞速增长,2008年中国的国际贸易总额也达到2563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位。但是总量的发展并不代表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第三节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因素一、在位国际货币的惯性作用虽然经济因素对货币的国际地位有很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往往有滞后效应。由于已在位国际主导货币拥有的规模经济、网络效果和公众长期形成的货币使用习惯等因素,使该货币产生一种粘滞效应,其他货币取代它的位置就相当困难。而如今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面临之前日元国际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美元惯性因素,而且还会受到来自欧元和日元等国际货币对人民币国际化空间的挤压。二、国际政治斗争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蒙代尔曾指出:“最强的货币是由最强的政治实力提供的,这是一个具有历史传统的事实”。从世界政局看,推进本国货币的国际化需要该国具有较强的世界政治地位。政治一旦不稳定,就会破坏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货币币值的稳定。可见一国国内政治的稳定是货币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人民币国际化的世界政治阻碍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美国。“主导欧亚,称霸世界”一直是美国的世界战略,美国不会愿意看到其自身的势力受到削弱,对东亚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动向美国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和警惕,并且通过种种途径试图介入东亚经济事务。人民币国际化必然会影响美国世界政治利益的实现,从这个角度上看,美国是不会让人民币国际化顺利实现的。其二是日本,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国际化必然会进一步削弱日元的国际地位,甚至使日元丧失国际货币资格,这和日本的利益直接冲突。从人民币国际化角度看,中日之间的冲突可能更直接。另外还有来自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比如印度,也完全有可能阻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随着印度近些年的崛起,一直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特别是在经济上,而人民币的国际化势必会影响印度的利益,因此印度反对人民币国际化也完全有可能。此外还有中国的外部安全问题,例如台湾问题等。一旦这些问题恶化,都很有可能导致短期内外国投资者抛售人民币资产,撤离中国。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相当复杂的政治因素的阻碍,甚至有可能会大于经济因素的阻碍作用,而且这些政治障碍很难定量描述。第三章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第一节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稳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推进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克服美元惯性的战略选择。人民币区域化能够降低美元在亚洲的地位,进而打破美元惯性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从这个角度上看,可以说人民币的国际化必然要先区域化。日元国际化的停滞不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脱离了亚洲,面对美元的惯性作用,没有亚洲国家的支持,日本很难在世界范围内提高日元的地位。人民币国际化应该吸取日元国际化的教训,充分的认识美元惯性对本币国际化的阻碍作用,根据中国的国情设计国际化的具体方案。总体上,中国目前仍是个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影响力有限,人民币的国际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是区域内的国际化,成为亚洲地区的关键货币,成为亚洲国家的储备货币和干预货币。而后逐步扩大人民币的接受区域,逐步扩展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实现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化。在中近期,人民币的国际化要以实现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而在亚洲全境的国际化为主要目标,也是本节讨论的重点。事实上,人民币的亚洲化不但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一、人民币亚洲化的可能性(一)从贸易依存度的角度看亚洲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东南亚经济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相互依存,东南亚不可以没有中国市场,中国不可以没有东南亚各国在国际事务上的配合。近年来,中国与亚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强。在亚洲,中国从2001年开始除了对香港保持着贸易顺差外,对亚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东盟10国、日本、韩国、台湾和澳门)均出现了贸易逆差,而且逆差额不断扩大。到2008年,中国对亚洲国家的贸易逆差总额达到了384.7亿美元,仅对东盟10国的贸易逆差额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