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改善西部地区项目投资管理内容摘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投资成为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但是西部地区的投资效率却存在下降的趋势。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如何确立科学发展观下的项目投资与管理的新理念,直接关系着西部地区经济运行的质量。关键词:西部地区 项目投资 科学发展观近年来,国家针对部分地区和行业过度投资、乱征滥占耕地、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适时采取了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本轮宏观调控对各地区项目投资及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来说,树立和落实项目投资管理的科学发展观,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项目投资管理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主要依赖于投资拉动,消费带动与开发式带动的能力较弱。从消费需求看,购买力严重不足,消费能力有限,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足。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特别是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农村市场消费乏力,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与全国相比明显滞后,居民消费水平与全国水平相比差距在不断扩大。2002年,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为3.5倍,东部地区为3.0倍,西部地区为3.8倍。投资拉动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而投资增长则必须以项目为主要载体,通过西部大开发谋求加快发展的实质内容最终要体现在一系列开发项目的落实和取得的实际效果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和“三农”问题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由于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历史欠帐较多,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西部大开发国债项目的支持,使交通、通讯、能源、支柱产业升级改造、生态环境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近几年也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几年。实践证明,项目投资是发展的载体和突破口。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生态环境改善都离不开项目建设。因此,项目建设依然是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拉动力,这是由西部地区历史和现实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也是西部地区结合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选择。西部地区项目投资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十五”规划以来,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加快,但投资效率下降。以新疆地区为例,“十五”规划前三年,新疆地区每百亿投资带来的GDP增量为16亿元,而全国为20亿元,说明新疆地区每单位投资带来的GDP增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新疆地区在投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机器设备,除了水泥、沙石等一些低级产品由本地区提供外,其他几乎都来自内地省区。如庞大的西气东输工程、石油大开发以及大量的水利建设等工程形成巨大的投资市场需求并未造就出新疆的强势产业,而从事投资工程建设的绝大部分人员来自内地,对本地居民收入的增长作用不大。由于西部地区多数拥有资源优势和区位及环境劣势,新疆投资项目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其他西部地区投资现状的共性。西部地区投资效率下降的制约因素:一是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欠帐太多。由于历史的原因,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西部开发以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较大,而基础设施建设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其投资效益体现较慢,影响到短期投资效益。二是投资项目回收期长、回报率低。受特殊地理自然条件限制,与内地省区相比,西部地区在高速公路、铁路、电信电缆的铺设、房屋等建设项目上不仅投资成本高,而且利用频率相对较低,其投资回收期也相应要高于内地省区。三是投资体制不完善。从西部地区目前投资体制现状看,大部分地县为了地方局部利益,而不考虑项目本身的可行性,使各地、各部门以及资产经营者对项目审批过程的关心胜过对投资结果的关心,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不充分。由此导致一些地方及企业盲目投资一时畅销的产品项目,在市场变化后,造成产品的滞销、积压。加之西部地区工业经济长期以来始终是资源主导型结构,各利益主体为了各自的短期利益,不可避免的把发展以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工业作为主打方向,过度聚集发展而形成。这种产业和产品同构的现象在西部范围内比比皆是。企业之间明显缺乏有效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等内在的产业联系,没有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是遏制投资过快增长所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煤、电、油、运供应紧张,而这些问题在西部地区尚不明显,相反西部拥有相对的资源优势,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仍是投资不足。总体上来说,西部尚未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中央提出了宏观调控是“有保有压”,强调要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正常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建设。实际上,西部地区的薄弱环节恰好是农业、交通、城乡基础设施、科教和环保等领域,完全可以借宏观调控的时机,加快这些领域的发展。国家限制的过热行业,恰恰又是西部地区相对优势的产业,减少了无序竞争,可以为这些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科学进行项目投资管理新举措提高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竞争力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而产业集群是通过培育由龙头企业带动、关联企业集聚、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着的区域加工制造中心形成的,比如以福州、厦门为基地的电子、机械制造业和以湄洲湾两岸为基地的石化行业,已经或正在形成一个个前后呼应、上下承接的产业链。在培育产业集群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目前已经初步形成的产业集群,在项目规划和引进上为壮大已有的产业集群服务;另一方面政府不能搞“拉郎配”,要尊重市场规律,最终形成什么样的产业集群应该由市场说了算。在项目管理中统筹兼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不仅抓好经济项目,同时也要抓好社会、生态、改革、民生等各方面的项目,谋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项目投资管理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增加总量,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项目投资管理中,实现经济与社会共同进步;在“三农”项目投资管理中,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在生态项目投资管理中,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民生项目投资管理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现社会稳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项目投资的盲目性和行业投资项目过度重复建设有多方面原因,但政府投资宏观调控部门、行业投资监管部门、金融信贷机构、投资项目业主等与项目利益相关者,缺乏正确的投资信息指导是主要原因。现有的项目监管模式难以应对数量巨大、行业众多、地理分布广泛、建设内容复杂的项目,既无法实施有效监控,又无法对其进行准确评价。研究和统计数据表明,投资建设项目中10至33的成本增加都与项目信息沟通处理有关。因此,立足已有的信息化基础,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作为两大技术支柱,通过项目管理体制和项目管理技术创新,建立起项目管理的投资、稽查、宏观监测服务平台,推进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今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收益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侯伯元.论投资策划与投资决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2)2.李文峰,冯其.论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4(6)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