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佑高产母猪管理,1. 后备期 1.1介绍 1.2后备母猪营养考虑点 1.3后备母猪饲料产品 1.4后备母猪饲养目标及流程,2. 妊娠期 2.1介绍 2.2妊娠母猪营养考虑点 2.3妊娠母猪饲料产品 2.4妊娠母猪饲养目标及流程,3. 哺乳期 3.1介绍 3.2 哺乳母猪营养考虑点 3.3哺乳母猪饲料产品 3.4哺乳母猪饲养目标及流程,4. 总结 安佑PSY30饲养流程,附录 1 母猪体型控制 附录 2 背膘管理 附录 3 体损失 附录 4 饮水量和水质 附录 5 安佑母猪功能包使用说明书,营养是确保母猪实现其繁殖潜力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随着品种改良的发展,高产母猪之繁殖性能远高于以前的母猪。所以,妊娠、哺乳母猪及其仔猪的营养需要已经与以前大不相同。 分析各种因素对猪的营养需要和采食量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制定出最佳的妊娠和哺乳母猪饲喂程序。取得这一类高生产水平母猪的最大生产成绩我们需要做到,调整母猪体况、调整饲喂程序,并且在妊娠和哺乳阶段饲喂营养搭配合理的日粮。,1.2 后备母猪营养考虑点 生长所需及成熟时间点控制; 四肢健壮蹄部有力; 体型所需; 种用所需; 为未来繁殖性能打下基础体质; 骨架健全、发情顺利。 1.3后,1.4 饲喂目标及管理 年轻的后备母猪代表着猪场的将来,必须要给予合适的饲喂和管理以充分发挥它们的育种潜力,饲喂管理从保育阶段开始,配种后结束,包括圈舍、环境、动物运输、疫苗适应、生长发育、选育和营养,如果上述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后备猪的生产力就会降低,从而导致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1.4.1 在后备母猪生长发育阶段,必须按照营养需求进行饲喂,该营养标准的设计必须要满足下列目标: 1)对于纯种猪场,后备母猪应该在255日龄以上(8.59月龄左右),体重不低于140 kg,背脂厚度不低于14 mm不高于20 mm; 对于生产二元母猪的后备母猪,应该在240日龄以上(8月龄左右),体重不低于135 kg,背脂厚度不低于14 mm不高于20 mm; 对于生产三元肉猪的猪场,后备母猪应该在225日龄以上(7.5月龄左右),体重不低于130 kg,背脂厚度不低于14 mm不高于20 mm; 达到以上目标,按照猪场批次管理顺序,只要后备母猪发情即可配种; 2)体型评分:2.53.0 分(具体见附录1); 3)后备母猪日增重:640-680 g/d;,1.4.2.3 后备母猪(75 kg-配种前10 d),采食后备母猪料(927),每日食量在2.4-2.9 kg,后备母猪体重控制比每日食量更重要,不同环境下食量可略增减;而在优良环境下,后备母猪易多吃而生长过快,食量应注意控制;使用表1中提供的饲喂曲线,防止体况过肥; 1.4.2.4 配种前优饲(体重130 kg):预期配种前10天,采食后备母猪料(927),自由采食,每天的饲喂量为 3.0 kg以上,以促进母猪排卵;,1.4.3 饲喂管理 1)按照日龄和体重均匀分群;在同一个单元里日龄差异不得超过3周; 2)每头猪所占空间为1.5 m,大的空间对后备猪体况和肢蹄的发育有好处; 3)地板最好是半漏缝水泥地面,可以使动物腿部和肢蹄更加干净、强壮; 4)确保不同生长阶段温度适宜; 5)避免贼风,这会增加出现肺部疾病的风险; 6)自由饮水,提供新鲜干净的饮水。 7)整个管理期,根据日龄和日采食量来控制其体重发育,更好地做到限饲最好是使用长料槽,保证每头猪占据35cm宽的空间。 8)按照疫苗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新的后备猪到场后至少要适应1周后才能进行第一次免疫,6.57月龄时对后备猪进行最后一次外观体型挑选。留种猪应无外观缺失,体型评分分数应在2.5-3.5左右,也可同时用背膘仪测定背脂厚度;背脂厚度在13-18 mm可留种,背脂过高或者过低者淘汰。 9)悬挂栏卡,栏卡需包括耳刺号、出生日期、父母信息、疫苗记录及疾病治疗等信息,还要记录淘汰日期及第一次发情的日期。,表1 高水平后备母猪推荐饲喂方案 日龄(周) 体重(kg) 采食量(kg/day) 安佑推荐 饲料类型 10 30 自由采食 小猪料 (902) 11 35 自由采食 12 40 自由采食 13 45 自由采食 14 50 自由采食 15 55 自由采食 16 60 2.15(或者自由采食) 小猪料 (903) 17 65 2.20(或者自由采食) 18 70 2.25(或者自由采食) 19 75 2.30(或者自由采食) 20 80 2.35 后备母猪料(927) 21 85 2.40 22 90 2.45 23 95 2.50 24 100 2.55 25 105 2.60 26 109 2.65 27 114 2.70 28 118 2.75 29 122 2.80 30 126 2.85 31 130 3.0-3.2 短期优饲料 (927) 32 135 任食,食量不低于3.0 注:1)后备母猪体重控制比每日食量更重要,第一次配种时理想背膘16 mm以上(最后一根肋骨,参考附录1);体型评分:2.53.0 分(具体见附录1);根据体型评分确定不同场后备母猪的食量,而在优良环境下,后备母猪易多吃而生长过快,食量应注意控制; 2)此表推荐之食量是基于后备母猪处于舒适的体感温度下。过冷或者过热的环境下,后备母猪的食量会出现偏差。,2. 妊娠期 2.1介绍 对妊娠母猪的正确饲喂直接决定了哺乳期母猪的泌乳性能和仔猪的活力。关键是我们应该提供足够的氨基酸和能量,满足母猪维持需要,上胎泌乳期体损失的恢复,胎儿及乳腺的发育(尤其是最后三个月)。在妊娠期间,必须增加足够的体增重应对在哺乳期的体损失。但是,为了防止难产以及哺乳期采食量不足的现象,体增重不可过度,尤其是过肥的母猪。 妊娠母猪需要足够的营养来支持孕体(胎儿和相关组织)的生长。胎盘的大小以及养分输送能力直接决定了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曲线,初生重和出生后的活力。妊娠100天以后对胎盘的生长的刺激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胎儿在此阶段的快速生长,需要提高胎盘的养分运输能力。 基于产仔数的提高,乳腺的发育,母体的维持和生长需要,这本手册给出了高生产水平妊娠母猪营养需要量的建议。 2.2 妊娠母猪营养考虑点 2.2.1 妊娠前期(配种分娩前30天) 维持所需及部分成长 胚胎着床及生长之确保 肠道发育并为哺乳期食量打基础 种畜营养所需及骨骼健壮所需 胎儿肌纤维数 2.2.2妊娠后期(分娩前30天分娩前5天) 胎儿快速成长所需 乳房组织快速发育所需 提升初生重 提升母子免疫 2.3妊娠母猪饲料产品 2.3.1 配种分娩前30天使用:妊娠母猪料(925); 2.3.2分娩前30天分娩前5天:哺乳母猪料(926); 2.4饲喂目标及管理 2.4.1 饲,2.2 妊娠母猪营养考虑点 2.2.1 妊娠前期(配种分娩前30天) 维持所需及部分成长 胚胎着床及生长之确保 肠道发育并为哺乳期食量打基础 种畜营养所需及骨骼健壮所需 胎儿肌纤维数 2.2.2妊娠后期(分娩前30天分娩前5天) 胎儿快速成长所需 乳房组织快速发育所需 提升初生重 提升母子免疫 2.3妊,2.4饲喂目标及管理 2.4.1 饲喂目标 妊娠的前12周内,主要是满足维持需要和恢复体损失。母猪在哺乳期一般会损失34 mm背膘厚度(P2点的背膘厚)。根据母猪在断奶时的体况,配种后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饲喂。在妊娠84天母猪应该达到设定的体况、体重和背膘厚度,这样,其余的饲料才能用于子宫内胎儿的生长需要。每头妊娠母猪的体重和体况必须得到有效管理。 体型评分(见附录 1):妊娠60天在2.53分,产前在33.5分;,2.4.2 饲喂流程 根据母猪在这三个阶段每日营养需求中,能量的不同需求,我们可以设计出合理的饲喂程序。任何饲喂程序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控制好体重和背膘在妊娠期的增加以及在哺乳期的损失。要实现上述目标,最好的方法是每头母猪都使用营养均衡的日粮,根据体重和背膘厚度设定每日的基本饲喂量。 2.4.2.1 配种后0-3 d,采食妊娠母猪料(925),此阶段为母猪胚胎生成关键之72 h,第一胎母猪每头每日采食量应控制在1.5-1.8 kg左右,对于二胎以上母猪应控制在1.8-2.3 kg左右;夏天要在清晨或入夜时给饲可避免流产并增加产仔数; 2.4.2.2 配种后4-30 d,采食妊娠母猪料(925),此阶,2.4.2.3 配种后31-84 d,采食妊娠母猪料(925),每日食量2.1-2.5 kg ,此阶段为母猪体型调整期,母猪的具体食量依其胎次及体型评分调整(见注1); 2.4.2.3 配种后85-110 d,采食哺乳母猪料(926),胎儿发育期,每日食量增加至2.8-3.5 kg,依母猪胎次及体型评分调整(见注1),此阶段食量若未能提升,影响出生体重及泌乳期母猪食欲; 表2 妊娠母猪饲喂程序(kg/天) 天数/胎次 体损失在10%左右 1 2/3 4 0 - 3 1.51.8 1.82.3 1.82.3 4 - 30 2.02.2 2.02.3 2.02.3 31 - 84 2.12.5 2.22.5 2.22.5 85 - 110 2.83.1 3.03.3 3.03.5 注1:肥的猪食量减少0.2-0.4 kg/d,瘦的猪食量增加0.3-0.5 kg/d;附录1-3中有体损失计算和体况评分; 注2:因哺乳期饲料使用高营养浓度哺乳饲料906,若担心饲料品种太多,妊娠期85 d开始一直到断奶后配种也可以直接使用906; 2.4.3,2.4.3 饲喂管理 2.4.3.1妊娠母猪的体感温度舒适区是1622C。一旦体感温度过高(25),则导致母猪食量下降,尤其在妊娠30d内,导致母猪胚胎死亡率增加,配种率下降。因此,在妊娠0-30 d,尤其是夏天,注意严格限饲,在妊娠检测确认后,才开始增加饲喂量并开始进行体型调整。 2.4.3.2饲养技术员以及生产主管一起,每周进行一次体型评分,以体型评分的结果调整妊娠母猪食量,并以不同颜色之挂夹表示增减食量之标识,其中红色表示母猪过肥,食量需减;绿色表示母猪过瘦,食量需增;一个红色夹子代表偏肥,两个红色夹子代表较肥,而一个绿色夹子代表偏瘦,两个绿色夹子代表较瘦;其中,肥的猪食量减少0.2-0.4 kg/d,瘦的猪食量增加0.3-0.5 kg/d;直到分娩前母猪体型评分在3.0-3.5左右;,2.4.3.3 饮水量要足够,怀孕期每日饮水量为12-15 kg;饮水器流速每分钟2000 c.c.以上,定期每个测定;水质要好;水温1520喝最多; 2.4.3.4 便秘:每吨饲料中添加5 kg/吨乐饲A,或者针对便秘猪只每日直接投喂50 g,撒布于饲料上。,3. 哺乳期 3.1介绍 更多的泌乳量是母猪选育的一个方向,生产水平在商品场得到了提高。随着泌乳量的提高,管理水平和营养水平也需要相应调整来满足需要。除了氨基酸之外,合理的能量摄取也是泌乳力最大化的要素之一。而随着窝产仔猪数的提高,也需要为母猪提供营养用于泌乳的乳腺组织的增长需要。因此,当我们考虑窝产仔数较高的母猪营养需要时,还应该考虑增加的泌乳量的需要以及用于泌乳的乳腺组织的生长需要。 因此,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按不同的窝增重的评估进行区分,鉴于窝增重2.5和2.4 kg/d代表了一般商品场的平均水平,而3.0和2.8 kg/d代表了高标准生产控制的猪场在理想环境条件下(例如温度,饲喂管理和健康状况等等)的生产水平,,3.2 哺乳母猪营养考虑点 3.2.1 围产期(产前5天至产后3天) 解决产后低血钙症 避免便秘 炎症对策 生产时体力强化,能够顺产 3.2.2 哺乳期(产后4天至断奶) 营养浓度要高,嗜口性要好 恢复分娩时消耗之体力及修复受伤之子宫、卵巢 足量供应奶水所需成分,避免消耗体内组织 初乳及奶水之成分符合小猪所需 储备下一胎繁殖周期,提升发情率及受胎率 种畜繁殖所需养分 3.3哺,3.4.1 饲喂目标 与窝产仔数较低的母猪相比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