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必须振兴上海批发商业 一、批发商业对于形成贸易中心至关重要 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能否称为贸易中心主要看其是否具有比其他地区更为强大的商品集散周转能力。通常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的能力:集聚力、流通力和辐射力。集聚力是指能否吸引各种主要的商品及贸易商集聚本地;流通力则是看在当地实现商品贸易量的大小;辐射力是指当地的贸易活动所涉及的地域范围(如区域范围、全国范围还是全球范围)。而只有批发商业的发达和集聚,才可能形成这样的能力。上海在历史上占据了中国不可否认的贸易中心地位,就是由于其有全国最发达的批发商业。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日用工业品生产基地之一,从而也是批发商业最为集聚的城市之一。在上海设有百货、文化、纺织、针织、五金交电、石油等中央级的采购供应站,每年都各有十多亿至数十亿的批发交易额。上海所生产的日用工业品80供应到全国各地,上海商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上海也是中国最主要的商品进出口口岸之一,许多国外的工业品主要经过上海的贸易和批发企业进入中国,销往各地。 上海的批发商业在当时能如此兴盛的原因主要是二个:一是由于计划流通体制把上海放在了日用工业品供应基地的特殊地位,在日用工业品经营上是垄断的。因此批发商业在上海的集聚和兴盛也就不言而喻了;二是由于当时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生产高质量的日用工业品,对日用工业品需求的满足主要依靠上海等生产供应基地,从而也使得上海的批发商业具有了极强的市场辐射能力。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计划流通体制被彻底打破,全国各地的工业化水平也普遍提高。上海所提供的日用工业品各地大多能自行生产和供应,上海商业的市场辐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日用工业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批发商业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原有的采购供应站和批发商业企业日益萎缩,甚至解体。一些同市场体制相适应的批发贸易形式(如商品交易市场等)在上海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成功概率不高,从而相对于迅猛发展的零售商业而言,上海的批发商业在总体上有所萎缩(见表1)。虽然上海在强化流通功能,确立贸易中心地位方面也有过不少积极的举措,但由于在批发商业的发展方面缺乏必要的力量集聚和功能提升。从而就使得上海在全国的贸易中心地位受到挑战。因此,上海要重塑贸易中心的形象,进而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就必须十分重视上海批发商业的振兴与发展, 表1 上海批发贸易占商品销售总额比重的变化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二、批发商业的类型界定 从理论上讲,批发就是将商品购进并用于转卖或生产性消费的行为,所以批发商业的内涵是十分广泛的。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我国的计划流通体制对所有的批发业务都实施了国有批发商业企业的垄断性经营。所以我们习惯上对批发商业的认识就局限于国有商业系统批发企业的经销和代理行为。然而,从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计划流通体制的解体,国有商业系统的垄断性经营被打破,各行各业及各种所有制的企业都介入了批发业务,并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批发形态,所以只有对上海目前所具有的各种批发形态及其结构进行全面梳理,才可能对上海批发商业现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也才能知道应当从哪里着手去推进上海批发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多年中,上海批发商业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批发贸易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在发展,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代理型批发。主要是指传统的经销代理商,以转卖或代理销售生产厂商的产品为基本特征。在实际经营中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业批发为特征的。对某一大类的商品,不分厂家和品牌,全都经营;另一种则是品牌代理商,专为某一厂商或品牌代理销售业务。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市场商品十分短缺,对品牌的选择性不强,所以国有批发商业基本上都是从事行业性的批发业务,对该行业生产的所有企业都实行“统购包销”。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状况的变化,品牌代理商则在代理型批发中占了主要地位。由于有些品牌代理商是从原工业系统的销售公司转化而来,所以在目前上海的批发商业统计中,也许未将它们包含在内。 2、展示型批发。泛指在固定的场所由生产厂商或经销代理商进行商品和服务的展示,并同客户进行现场交易的批发形态。主要有交易市场和展览展销两种形式,前者场所稳定,常年经营;后者则表现为短时期的集中交易。展示型批发由于场所集中,品种繁多,可供客户进行充分的比较选择,所以很受采购商的欢迎,近年来发展很快,已成为批发商业中的一种主要形态,对批发商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力。如从90年代开始在上海创办的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华交会”),已连续举办了14届,参展企业已由最初的60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家。成交额也从最初的10亿美元到现在的26亿美元,已成为上海批发贸易中的一项标志性活动。除此之外,上海其他各类会展也在迅速发展,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全国性和国际性的会展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2003年,上海会展的交易额达550亿元人民币,会展直接收入达18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5。同展览展销相比,上海交易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至2004年6月,上海亿元以上交易市场的数量为67家,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在第15位,在四个直辖市中排名第三,2004年上半年的交易额为1042亿元,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四。 3、配送型批发,是指以物流配送中心的形式开展批发贸易的形态。这些物流配送中心并不是某一企业系统内的配送中心,而是面对社会广大客户群体开展批发和配送业务的企业。配送型批发商拥有充沛的货源渠道和完善的储运设施,并拥有一大批稳定的客户群体。可按照客户的需要,将其所采购的商品分时分批地均衡发送到指定的地点,有的还具有对商品的深度加工能力。如上海食品集团的“天天配送中心”就是经营肉类制品批发配送业务的批发商,在接受了各连锁超市公司的订货之后,每天将新鲜加工的肉类制品及时地送到各超市的货架上;上海富尔网络公司的“易购365”连锁网络,也是通过向2000多家“易购365”便利门店配送商品来开展其批发业务的。在生产资料的批发方面,专为各生产企业配送原料、耗材和零部件的社会化配送中心也已出现。配送型的批发不仅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且还能通过客户网络的建设来稳定自己的市场,是现代批发商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在物流业比较发达的日本,已出现许多以物流配送中心为“外壳”的大型批发流通中心,在日本批发商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订单型批发。是指以接受客户的订单,代为其实行采购或派发加工业务的批发形态。这些批发企业并不是首先拥有商品再去寻找客户,而是首先获得客户订单再去寻找货源,实际上是在帮助客户实施采购业务,所以也称其为“采购代理商”。上海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大公司的主要采购地,据调查,70的境外采购商认为上海具备成为跨国采购中心的优势条件,已有三四十家跨国采购机构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据有关方面预计,到2010年跨国公司通过在上海长三角地区的采购可能达到500亿美元。国内各地企业通过上海进行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采购订货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进一步发展“订单型”的批发贸易,以至进一步推动上海成为国内外企业的“订单中心”,也是促使上海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方面。 5、行商型(推销型)批发。随着中小企业的大量出现,一些中小企业因其产品的竞争力不强,也缺乏进入主要批发流通体系的经济实力,所以就采用了组织推销队伍或雇佣推销人员到各零售商店上门推销的批发形式。所推销批发的产品有消费品,也有生产资料。产品的价格都比较低廉,很受一些讲究成本的中小零售商的欢迎。虽然这不属于主流批发形态,但由于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总量也不在少数。当然,其中也不难免有一些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现象的存在。因此,对行商型批发的统计与管理,也将成为上海批发商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6、电子商务批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已进入了上海的批发领域,网上的批发业务有了迅速的增长,2002年的统计,上海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已达254亿,比上年增长了80%。电子商务性的批发业务实际上主要是技术手段的改变,从交易主体上看,仍然不外是生产厂商、经销代理商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批发商。但是由于电子商务批发在运营规则和配套措施上同传统的批发交易活动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也可将其归为一种新型的批发形态,在上海新一轮的商业发展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以行业系统的归属来对批发商业的性质进行区分,从而有了所谓“系统内”和“系统外”商业的说法。而在经济体制已经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这种传统的界定方法,使我们对上海批发商业的发展状况无法有一个全面地认识。而对批发商业根据其形态进行上述分类,则可使我们对上海批发商业的现状的认识更加全面,同时也可使我们在考虑如何推动上海批发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时,找到比较有效的切入点。 三、上海批发商业的发展战略 无论是从上海在全国的特殊经济地位,还是从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目标来看,上海的商业必须体现出其在衔接国内外两大市场和促进全国流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为上海商业肯定不能只是一种“区域型”的商业,而必须是对国内外市场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全国型”商业,甚至是“全球型”商业。加强上海商业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应当是上海新一轮商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从形成“全国型”乃至“全球型”的城市商业功能的角度出发,强化批发贸易功能毫无疑问应当成为上海商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上海批发商业新一轮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应当是:使上海成为衔接国内外两大市场的中心环节,成为全国流通能力最强的交易平台。即上海的批发贸易功能不能仅仅局限于为满足上海市场的需要向外采购商品,或将上海生产的产品批发出去,而应当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企业的大量采购和销售业务集中到上海来进行。这就需要上海批发商业的建设应当在创造流通能力最强的交易平台上下功夫。 从现代商业活动的特征来看,形成强大流通能力的前提是信息的集聚。只有买卖双方都能在某一地点顺利地实现供求信息的交流,流通才能真正实现。所以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往往是强化流通功能的重要前提。上海要成为流通力最强的交易平台,首先应成为集聚度最高的展示中心。如果能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一部分最好、最新、最具吸引力的商品和服务首先在上海进行展示和亮相,那么就有可能使上海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商界的注目焦点,进而使上海成为全球主要的订单中心和采购中心之一。所在上海批发商业的新一轮发展中,必须把形成集聚度最高的展示中心作为强化上海流通功能和形成国内外交易平台的主要抓手。 从产品和行业的角度看,主要以上海为交易平台实施采购和贸易的商品应当同上海的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相一致,上海肯定不会发展成像义乌那样的小商品贸易中心。在推进上海批发、采购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当准确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上海目前的产业特色与资源优势,我们认为上海发展批发贸易的重点可放在:汽车(包括二手车)及零配件、中高档服装(特别是时装)、通讯器材设备、医药及医疗器械、黄金珠宝首饰、名牌钟表眼镜、艺术品、以及各类服务贸易(包括及技术贸易、信息服务、影视传播、建筑设计和管理咨询等),以使上海的批发贸易也能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 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上海批发贸易的增长幅度除少数年份外,基本上都在5%以下,近五年的年均递增幅度也只有7%左右。然而,这里面既有上海流通功能弱化的因素,也可能有在统计上未能概全的原因。所以今后几年,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措施推进上海批发贸易加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改进对全社会批发贸易活动的统计方法,使上海批发贸易的实际状况能够得到更为准确地反映。考虑到目前全国和上海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上升阶段,未来三至五年上海的商品销售总额的增长幅度可能会比较快。若以年均增长11的速度计算,至2010年上海的商品销售总额有可能突破一万亿元大关,预计达到11500亿元。若以当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300亿元计算,那么批发贸易总额应该达到7200亿元,占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将保持在63以上。 四、推进上海批发商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要促使上海批发商业新一轮发展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做出努力: 1、突出会展特色,形成采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