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一、 教师的概念: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 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 教师职业的性质: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二) 教师职业的发展 1、 非职业化阶段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学校教育的萌芽庠,那时以长者为师、能者为师。奴隶时期学在官府、以吏为师。西方僧侣为师。 2、 职业化阶段:独立的教师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二产生。 3、 专门化阶段:一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 4、 专门化阶段:从量的急需到质的转化。“师范教育”扩充为“教师教育”。 (三) 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角色):多样化 1、 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 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3、 示范者角色(榜样) 4、 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5、 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6、 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三、 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1、 复杂性表现在 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 创造性表现在: 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 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二) 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1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 2、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课堂内外、校内外等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1、长期性指培养人才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 2、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间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1、主体性是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2、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四、教师威信 (一)教师威信概述 1、概念: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2、分类: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 3、结构: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 4、形成过程:一般说是由“不自觉威信”向“”自觉威信发展。 (二)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以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五、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依法执教、严谨治教、爱岗敬业、链接从教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4、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教学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四)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健康的人格 六、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以及最终体现就在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 专业理想的建立 2、 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个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 3、 专业能力的提高 4、 专业自我的形成 (三)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 “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论认为教师专业阶段化发展分为“非关注”阶段(当教师前)、“虚拟关注”阶段(培训或实习)、“生存关注”阶段(新任教师)、“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阶段” (四)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 师范教育 2、 入职培训 3、 在职培训 4、 自我教育 (五) 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1、 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 (1)、加强教师教育 (2)、制定法律法规 (3)、提供经济保障 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 、善于学习、恒于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 第二节 学生 一、 学生的特点 (一)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1、 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和被领导者。 2、 从学生自身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二) 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 依据:首先,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其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 2、 表现: 自觉性,也称主动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基本的表现。 独立性,也称自主性,是自觉性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创造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三)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第一、 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第二、 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第三、 学生有发展的需要 二、 现代学生观 (一)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有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 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 学生是独特的人 1、 学生是完整的人 2、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活动才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内因 3、 学生是责权主体:是现代教育区别于古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教育民主的重要标志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 师生关系概述 (一) 师生关系的概念: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二) 两种对立的观点 1、 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凯洛夫,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 2、 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法卢梭、美 杜威 二、 师生关系的内容 (一) 师生在教育内容上结成授受关系 1、 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的意义上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 2、 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 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 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1、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 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油耗帮助关系 (三) 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 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一) 专制型师生关系 (二) 放任型师生关系 (三) 民主型师生关系 四、 师生关系的作用 (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二)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三)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四)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多种需要 五、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 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 2、 学生方面: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3、 环境方面: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二)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为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努力: 1、 了解和研究学生:学生个人、学生的群体关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5、 发扬教育民主 6、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 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学生方面: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老师 六、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一) 尊师爱幼 (二) 民主平等 (三) 教学相长 (四) 心理相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