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淳朴的甜蜜高一作文 提着书袋回到寝室,室友递给我一根棒棒糖,问我要不要。虽然是一个女孩子,但我还是摇了摇头,一直不喜欢这种甜到腻味,加了许多色素、添加剂的糖果。 “你不喜欢吃甜食?”室友有些惊讶地问,又作恍然大悟状,“怪不得那么瘦。” 我哭笑不得,解释道:“不是不喜欢吃甜食,我小时候很喜欢吃糖的。不过是那种乳白色的,吃起来清凉的,黏黏的,要用旧物换的糖。” “哦,是灶糖啊。”室友点点头,“确实挺怀念这个味道的。” 灶糖。光听名字,就有一股乡村特有的淳朴气息扑面而来,我在心中默默念了几遍这个词儿,这是小时候吃的最多的糖,却一直记不清它的名字。 记得五六岁还没上小学,在农村的时候,会有挑着担子的老人路过家门口,摇着拨浪鼓,嘴里念着什么,然后各家各户就会拿出家里不要的旧东西跟他换糖。每次我都流着口水,眼巴巴地看着老人颤巍巍地拿着锤子,还有一块厚铁片,小心翼翼地敲下一块糖,包在长粽叶里递给我。 一开始,灶糖很硬,硬得跟石头一样,咬下一小块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再含在嘴里,慢慢地化了之后,便是满嘴的清甜,到现在我依旧不知道用怎样的配料才能做出这样的味道,只猜想,大概是薄荷味吧。这时,嚼一嚼,牙齿就会被黏住,很久很久都化不掉。 自从到了城里之后,就没有再见过挑着担子摇着拨浪鼓的老人了。也许他们也在城市走动,只是没有出现在我蜗居的城市角落,只是他们的身影消失在了茫茫的车海人海中。 后来做语文阅读题,看到丁立梅的蔷薇几度花,写的也是一位卖灶糖的老人,有几句话这样写道:“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想到这里,我对室友说:“现在都快看不到灶糖了,这门手艺会不会失传?是不是该申请一下文化遗产?” “想太多了吧你!”室友笑笑,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 我继续陷入不怎么遥远的回忆。 初三的时候,在校门口看到了一个卖灶糖的老人。请注意,是“卖”,而不是“换”。我感觉这纯净的原始的东西,也沾染上了一点点商业的气息。校门口的学生来来往往,却没有人会为一个老人,一块糖而驻足,大多都是匆匆看一眼便过去了。 当时我也没有买灶糖,因为用钱去换的灶糖,可能没有记忆里的味道了。 在用键盘敲下这些文字之前,特地去百度搜索了一下:灶糖。出来的结果有很多,看一看图片,灶糖已经摆上路边的小摊了,甚至在商店里,包裹着精美的塑料纸。 东邪西毒里有一句著名的台词:当你不能再拥有,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这种淳朴的甜蜜,就让它随着时光,随着流年,一起埋在那块属于童年的乡村土地上吧。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