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 录一、液氯11、健康危害12、 预防措施13、泄漏应急处置2二、噪声21、健康危害22、噪声源33、预防措施34、噪声危害防护具体实施方案4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一、液氯1、健康危害 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的表现;中毒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2、 预防措施(1)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2)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3)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4) 身体防护: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5) 其它防护: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毕沐浴更衣,注意个人卫生。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3、泄漏应急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溶液。也可将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应急处理措施。二、噪声1、健康危害 健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当噪音强度超过100分贝时,即能造成听觉损伤。轻度听觉损伤主要表现为轻度耳鸣,若进一步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听力,致使工作、学习、生活中感到听觉困难。有时一次强烈的噪音可致暂时性的两耳全聋,同时感到剧烈耳鸣并有眩晕。此外,噪音对人体其他系统也有影响,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血压不稳定或肢端供血不足,发生营养障碍性疾病,心律不齐等。噪音对婴幼儿、青少年和孕妇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对非听觉系统的损害主要是对神经、心血管、生殖、消化等系统引起的特异或非特异的有害作用。2、噪声源常见的噪声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1、机械性噪声:由机械的撞击、摩擦、敲打、转动等而发生的噪声。即:主排水泵、电动机、主通风机、空气压缩机运转时发生的噪声。2、空气动力性噪声,即:主通风机、空气压缩机等发出的噪声。3、电磁性噪声,即:发电机、变压器等发出的噪声。3、预防措施1、控制噪声源: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或消除噪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声的设备,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办法。2、控制噪声的传播: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如墙壁或房顶,或在工作场所内悬挂吸声体,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使噪声强度降低。具有较好的吸声效果的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棉絮等。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噪声,必须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与地面、墙壁联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装置。3、个体防护:对于因各种原因,生产场所的噪声强度暂时不能得到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一项有效措施。最常用的是耳塞,一般由橡胶或软塑料等材料制成,根据外耳道形状设计大小不等的各种型号,隔声效果可达2530分贝。此外还有耳罩、帽盔等,其隔声效果优于耳塞,耳罩隔声效果可达3040分贝。4、健康监护: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噪声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取得听力的基础材料,凡是有听觉器官疾患、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患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者,不宜参加强噪声作业。5、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噪声作业工人应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应离开噪声环境,以消除听觉疲劳。应经常检测车间噪声,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4、噪声危害防护具体实施方案1、安装消音装置,增大消音材料面积。主通风机房、引风机房采用吸声材料玻璃棉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使噪声强度降低。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与地面、墙壁联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装置,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噪声。2、厂房设计时合理配置,修建厚隔音墙专用值班室,安装隔音玻璃,不锈钢隔音门。3、安排车间人员分批到县级医院单位体检。4、加强日常检修力度,缩短检修周期,对引风机活塞、十字头、连杆、进气装置、注油器进行定期检修,定期化验油样,缩短电机清尘周期,由每月清理一次缩短为每周清理一次。 5、加大职工职业病防治力度,详细讲解噪声源、噪声危害及安全防范防护措施。5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