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知识梳理与复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呢喃( ) 风骚( ) 折腰( ) 喉咙( )分外( ) 嘶哑( ) 汹涌( ) 腐烂( )深沉( ) 娉婷( ) 轻灵( ) 丰润( )忧戚( ) 飘逸( ) 沉醉( ) 枉然( )2根据注音写汉字。顿失to to( )( ) 妖ro( ) 红zhung( )素裹天jio( ) 悲fn( ) l( )明鲜yn( ) 冠min( ) 摇y( )3下列几组词语中字形和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沁(qn)园春 原弛蜡象 赞颂B江山如此多骄 稍逊(x)风骚 惟余莽莽C千里冰封 略输文彩 还看今朝(zho)D成吉思汗(hn) 数(sh)风流人物 竞折腰4下面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B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C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暮。D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5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1)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3)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4)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哦,_的多少欢乐和_,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哦,多少年来你_的生命永在_的谐奏里勃发。A逝去 忧戚 丰润 沉寂B逝去 忧伤 丰润 沉寂C逝去 忧戚 丰润 寂静D失去 忧戚 丰润 寂静7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惟余莽莽( )A景色迷茫 B草木茂盛 C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2)顿失滔滔( )。A立刻 B停顿 C安顿(3)须晴日( )A必须 B须要 C等到(4)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A弯腰 B折服 C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5)稍逊风骚( )A差 B谦虚,谦恭 C让出位子8默写。(1)北国风光,_,_。望长城内外,_;大河上下,_。(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3)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_,你是爱,是暖,是希望,_!(4)小时候_我在这头_9下列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0下列各句没有运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 )A大河上下,顿失滔滔。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C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D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11理解句子,完成练习。(1)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做铺垫。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D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做铺垫。(2)品析下列诗句包含的意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_12(1)沁园春雪的体裁是_,其中“沁园春”是_。本词是_于1936年在陕北清涧创作的。词的上阕描写_,展现_;下阕纵论_,抒发_。(2)艾青,原名_,浙江金华人,诗人。代表作有_等。(3)乡愁选自_,作者是著名诗人_,他是台湾诗人、散文家。(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作者是_,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文学家,被誉为_。(5)我看作者_,原名_,曾用笔名梁真,现代主义_、_。他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三部诗集_,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_”的代表性诗人。13关于诗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创作的新体诗歌,也称新诗。B按表达方式分,现代诗歌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哲理诗。C新诗采用现代口语,不受格律的限制,所以不需要押韵,形式不要求整齐。D诗歌的功能在于表现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它的语言以凝练隽永见长。14阅读沁园春雪,回答问题。(1)词中能够表明作者写作主旨和豪迈之情的句子是:_,_,_。(2)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 )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诫他们要文武并重。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3)作者在评价几位帝王时,用词有什么不同?_15.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1)诗中鸟儿歌唱的内容分别具有什么象征意义?_(2) 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啁啾”“婉转”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_16阅读乡愁,回答问题。(1)全诗是采用什么顺序,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2)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感情,但在本诗中,它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怎样实现这一转化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这首诗的结构形式体现出既统一又变化的美,你是怎样理解这一点的?请简要说明。17阅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回答问题。(1)这首诗是作者写给谁的?(2)作者是如何赞颂“爱”的?参考答案1. nn so zh lng fn s xing f chn png lng rn q y zu wng2滔滔 娆 装 骄 愤 黎 妍 冕 曳3D 4C5(1)声音沙哑 (2)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3)漂浮,飘散 (4)深厚执着,形容程度深 6C 7.(1)C (2)A (3)C (4)C (5)A8(1)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惟余莽莽 顿失滔滔(2)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是燕 在梁间呢喃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4)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母亲在那头9D 10A11(1)D(2)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越深,心中的痛苦就越强烈。12(1)词 词牌名 毛泽东 北国雪景 祖国壮丽山河 历代英雄 诗人壮志豪情(2)蒋正涵 大堰河我的保姆 光的赞歌 向太阳(3)余光中选集 余光中(4)林徽因 中国一代才女(5)穆旦 查良铮 诗人 翻译家 探险者 穆旦诗集 旗九叶诗派13C14(1)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2)D(3)评价这些帝王,作者用词都有分寸感,且有区别。评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时用“略输”“稍逊”,表示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其历史功绩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评价成吉思汗时,用“只识”,不但有“可惜”的意思,而且有近乎嘲讽的意味,批评就更强烈一些。15(1)暴风雨:祖国遭受的苦难。 大地: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 河流、风: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2)诗人把自己比作“鸟”,却和古典诗词中鸣翠柳的黄鹂、啼血的杜鹃等大异其趣。他没用“珠圆玉润”“啁啾”“婉转”等词,而是用“嘶哑”来形容鸟的歌喉,是颇具匠心的。诗人将自己与鸟为一体,试想,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里怎能听到或听出“珠圆玉润”的叫声?嘶哑的歌喉里融入了诗人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执着的爱。16(1)采用时间顺序,以情感为线索。(2)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感情进行了物化,把它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具体可感的对象上,形成诗的意象,从而增加诗的艺术感染力。(3)统一,即结构的相对匀称。全诗四小节,节与节之间比较整齐,每节之间的句子相对和谐对称;变化,即长短句,诗句字数进行变化调节,所以在整体的匀称中又有参差错落之感。17(1)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诫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出生的喜悦、对孩子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2)她捕捉意象巧妙,表达情感细腻,她写“爱”,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来形容,可谓匠心独运。爱如四月天光艳轻灵,爱如四月天新鲜柔嫩,爱如四月天融暖缠绵。因此,全诗从不同角度写“人间的四月天”,正是为了全面表现爱之深,情之切,意之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