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二)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三)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第四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三、(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概念: 客观辩证法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三、(一) 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表现形式不同: 客观辩证法: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辩证法: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5,三(一)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范畴:指基本概念,是人们的思维 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辩证法,三(一) 2(1)原因和结果:概念,原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结果: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风吹草动,熟能生巧,三(一) 2(1)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关系: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这两个概念,只有应用于个别场合时才适用;可是,只要我们把这种个别的场合放到它同宇宙的总联系中来考察,这两个概念就联结起来,消失在关于普遍相互作用的观念中,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 恩格斯,1995:反杜林论(之一),选集第3卷361页,三(一) 2(1)原因和结果:方法论意义,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三(一) 2(2)偶然性与必然性:概念,必然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 它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所决定的,体现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前途 偶然性: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它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秧几瓜、一荚几豆-非本质联系,-本质联系,三(一) 2(2)偶然性与必然性:关系,辩证关系: 两者相联结而存在 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每一时代的历史任务,总要通过一定的代表人物来实现,这是必然的;至于这些人物是谁,又带有偶然性,11,科学史上,牛顿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独立地创立了微积分;迈尔、焦耳、赫尔姆霍茨等人几乎同时发现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达尔文和华莱士几乎同时独立地提出了生物进化论。,莱布尼茨,牛顿,华莱士,达尔文,赫尔姆霍茨,焦耳,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三(一) 2(2)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1)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不能“守株待兔”,把希望寄托在侥幸的偶然事件上) (2)重视偶然性的作用,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的发展机遇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伦琴发现X射线,都与善于利用偶然因素紧密相关,弗莱明,伦琴发现X射线,三(一) 2(3)现实性与可能性,现实性:己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两者的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三(一) 2(3)现实性与可能性:方法论意义,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三(一) 2(4)现象与本质:,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 两者关系:对立统一,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闪电的本质是云层中的正电与负电相遇而发生猛烈放电的过程。,三(一) 2(4) 现象与本质:方法论意义,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苹果落地是现象,引力相互作用是本质。,三(一) 2(5)内容和形式:,内容: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 两者的对立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 方法论意义: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文化创作要有理念,三、(二)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p54(典型论述),“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毛泽东,三、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历史,三、 (三)1、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归纳:从个别的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一种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 演绎: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 两者关系:不可分割一方面,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另一方面,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三、 (三)1、辩证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分析: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 两者实质: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联系和过程在思维中的再现。 两者关系:辩证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三、 (三)1、辩证思维方法:抽象和具体,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过程总是包括三个阶段: 感性具体 抽象理性具体 感性具体: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是认识的起点 抽象:对感性具体的否定,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的方面,从中抽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 思维具体:事物自身各方面的矛盾组成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三、 (三)1、辩证思维方法:抽象和具体,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一个辩证过程,感性具体,抽象,理性具体,否定,否定之否定,认识的起点。,事物整体在思维上的再现,综合,三、 (三)1、辩证思维方法:逻辑和历史,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识的历史 辩证思维中的逻辑范畴:客观历史过程在概念与理性等思维形式中的概括反映,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 两者关系:辩证统一 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即抛弃历史细节、抓住主流,抛弃偶然性、抓住必然性,抛弃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三、 (三)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两者关系: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这些方法都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在确认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关系(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中西方思维模式(拓展),思维模式,也称思维方式,是一切文化的基础。思维模式的不同,也是不同文化体系的差异的重要根源。 东西方民族的思维模式的最根本的不同是,东方主综合,西方主分析。具体体现如下:,其一,整体性思维与个体性思维,在西方,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持有这样一种观念:要了解宇宙的构造,就追问最后的元素是什么。大的物质是由小的元素构造的,小的元素是由更小的粒子构造的,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现代。可以说,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个体的、分析的。 中国文化略有不同,重视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我国的先哲从一开始就认为,微观的元素与宏观的天体是分不开的。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其二,简约性、模糊性思维与具体性、精确性思维,西方文化倾向于对事物的具体性、精确性的分析,表现为严密的逻辑思维。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多表现为用一种简约的、模糊的大而笼统的寥寥数语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揽子地概括进去。,其三,求同性思维与求异性思维,西方文化有着良好的“求异”传统,强调求异思维,鼓励个人提出的“标新立异”的观点。 在思考问题和处理实际事务时,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思维特征就是强调求同思维,对于意见分歧讲究要“求同存异”、要“求大同,存小异”。中国人的求同思维与传统文化的“中和论”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中和论体现在中庸之道的文化心理上,认为任何事物只有在“适度”的前提下才有其合理性。,如何看待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作出谁优谁劣的判断。 中国人擅长的综合性、简约性、求同性思维,是我们思维的优点,同时也是我们思维的弱点;而西方人擅长的分析性、具体性、求异性思维,是他们思维的优点,同时也他们思维的缺点。,西方人的分析方法,在对客观事物内部进行细微的考察和研究时,西方人建立的分析方法有其显著的优势,因为对事物做“剥离性分析”的思维方法在物质结构问题的研究上是卓有成效的,现代物质结构理论从方法论上来说就是分析的方法。 然而西方人的分析性思维,却往往忽视了事物的整体联系。,西方人的逻辑思维,西方人追求具体性、精确性的逻辑思维要比中国文化中擅长于简约的、模糊的辩证思维,更利于对事物作出科学上的发现。 然而,现代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显示出西方人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玻尔提出的互补原理,表明了东方人的思维尤其是中国人的智慧在现代科学发展中价值。,西方人的求异求新传统,西方整个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质是刻意求异求新。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到爱因斯坦的“牛顿啊,请原谅我”,都体现了西方文化中的批判精神和超越意识。 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过于强调立异又会导致国家之间、文明之间的对抗与冲突。 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国人的整体性思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它照顾了事物的整体,有整体概念,讲究普遍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是当代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思想资源。 但中国传统的整体宇宙观又是笼统的、模糊的,缺少对事物进行的深入分析,这又使得我们的“天人合一”思想只可能停留在理念或理想上,很难成为一种行动策略。,中国的“和”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事物的和谐统一,强调“和而不同”,这种文化观念在处理当今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但“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首先注重的是“和”,在“和”的前提下承认差别和对立。“和为贵”,“和”是第一位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思想的“守一”和“齐一”,这种大一统的思想控制,严重地抑制了我们民族的创造性。与此相关的“中庸之道”也是严重妨碍人们提出新异观点和彻底的学术主张的重要因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