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茂名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日期2013年7月2日目 录1. 总则21.1 编制目的21.2 编写依据21.3 适用范围21.4 应急预案体系21.5 应急原则32. 危险源分析42.1 单位概况42.2 危险源分析43组织机构职责53.1 应急组织体系53.2 组织机构63.3 职责63.4附件84. 预防与预警84.1 危险源监控措施84.2 预警行动95. 应急响应105.1响应分级105.2 发生事故应急响应程序105.3应急结束116. 信息发布127后期处置138. 保障措施139.培训与演练149.2预案演练1410. 奖惩1410.1表彰奖励1410.2 责任追究1411. 附则1511.1 术语和定义1511.2 本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1511.3 维护和更新1511.4 制定与解释1511.5 应急预案实施15附件一: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6附件二:车辆自燃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1附件三:车辆自燃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7附件四:站场消防管理专项应急预案29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建立积极有效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指挥机制,对发生的道路运输事故以及车辆消防、站场及停车场发生火灾事故作出迅速反应,避免事故的蔓延和扩大,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乘客及公司员工生命损害和财产损失,结合我司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写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应于本公司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和消防安全事故。根据公司营运性质,侧重道路交通事故。1.4 应急预案体系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由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三部分组成。综合应急预案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指南,包括事故处理的方针、政策、基本应急行动和应急措施等。主要阐述公司应急组织的结构及职责,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行动等。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具体事故类别,制定的具体应急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具体包括车辆交通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车辆自燃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站场消防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是在各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场所及需应用的设备等制定和实施的现场应急措施。附:应急预案结构组成图生产安全综合应急预案停车场消防安全专项应急预案修理厂消防安全专项应急预案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站场消防安全专项应急预案车辆自燃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车辆自燃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5 应急原则“加强预防、快速反应”的原则。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和应急相结合,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迅速果断处置各类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以人为本、损益合理”的原则。以保障乘客和员工的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事故发生后,首先开展抢救人员行动。在多种处置措施中,应选择对公众利益损害较少的救援措施。2. 危险源分析2.1 单位概况集团公司目前有车辆1600多辆,员工约3000人。车辆主要分布在茂名地区,主要行驶线路范围为广东、广西省各县市,年行驶里程约400多百万公里。公司办公场地面积约平方米,停车场地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存在一定的消防火灾风险。2.2 危险源分析2.2.1 道理交通危险性分析人、车、路构成运营生产的必须要素,由于驾驶员驾驶车辆行驶在道路上,道路上车马行人的动态位移变化需要驾驶员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稍有不慎或处置不当便会发生行车事故,其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道路运输的高危、高风险,其危险性由客观和主观因素构成。2.2.1.1客观因素:1)营运线路上的危险路段(点),如傍山险路,滑坡路段,连续弯道,急转弯,涵洞隧道,漫水路,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村镇、交叉路口,汽车摆渡,含蜡质高的道路。2)特殊天气:大风、(台风)、雾、雨、雪、冰(夜班班车) 3)不规范的市场管理造成个别车辆经营者争抢客流,胁迫驾驶员违法行车。2.2.1.2 主观因素:1)驾驶员患有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或服用镇静等违忌药物。2)驾驶员的违法行为。3)违规操作处置不当。4)客观影响造成情绪不稳定及思想负担。5)疲劳驾驶、超速行驶。6)思想麻痹,经验主义。7)私自更换驾驶员或使用没有经集团公司审核同意招聘的驾驶员。8)私自拆改车辆设备,改变车辆安全工作性能,驾驶不合格车辆。2.2.2 站场消防安全危险性分析1)电线线路铺设不合理,引发电线发热、短路。2)旅客或工作人员吸烟随手丢烟头,未熄灭,引燃办公易燃物品。3)环境因素的影响:雷雨天气造成电线起火,夏季炎热天气引发易燃易爆物品起火。4)场地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消防安全。2.2.3 车辆自燃事故危险分析漏电、短路、漏油等容易造成车辆自燃起火。夏季时,如停车位置不当,将车辆停放在太阳下曝晒,遇到电火花,也会引发自燃烧车事故。如驾驶员将一次性打火机放置在仪表台等位置,爆炸风险较高。3组织机构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集团公司设置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下设各应急工作小组。应急指挥部附:应急指挥体系图副总指挥总指挥善后处理组现场抢救组后勤保障组综合协调组车队人员安全主管值班调度财务部办公室现场司乘安全主管经理副总经理3.2 组织机构成立公司应急指挥部,指挥部设总指挥和副总指挥,以各部门及分公司安全生产负责人、主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为指挥部成员。总 指 挥: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副总指挥: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成 员: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主管安全管理人员、主管车辆技术人员指挥部下设四个小组,各小组组成如下:综合协调组:由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组成。现场抢救组:由各安全主管人员及现场司乘人员组成。后勤保障组:由公司行政后勤人员以及公司调度人员组成。善后处理组:由事故处理部门以及办公室成员组成。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安全技术部,电话:3.3 职责3.3.1应急指挥部职责:研究和制定公司应急预案,推动和组织全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学习;在公司事故突发时,现场指挥事故的应急救援,调动公司应急保障队伍实施应急行动,配合地方公安交通部门处理事故,做好稳定社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3.3.2 总指挥职责:监督和指导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遇突发事故时,调动指挥部各成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救援,履行应急救援的职责和事故应急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各应急保障小组开展各项应急救援工作。3.3.3 副总指挥职责:按照指挥部工作要求组织各成员落实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遇突发事故时,上报公司应急总指挥,并带领各应急保障小组赶赴事故现场给予事故应急处理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稳定社会和伤亡人员的现场应急处理和事故善后安抚工作。3.3.4 指挥部成员职责:按照指挥部工作分工,各司其职,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工作。3.3.5综合协调组职责负责收集事故现场、处置进展情况,及时报告领导小组,与当地消防和主管部门机构联络及处置、善后工作协调,负责现场指挥和传达反馈信息,负责协调公司所有资源的应用和调配。3.3.6现场抢救组负责现场的伤员抢救、人员的疏散、现场保护、现场记录和摄像、协助主管部门做好现场的保护和处理。3.3.7 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应急车辆、物资、消防设备设施、应急使用工具、财力的保障等物资设备的保障工作。3.3.8善后处理组职责负责转移、安置受损失的群众,接待安置遇难者家属,落实死者丧葬费用和伤者医疗费用,妥善处理遇难者尸体,作好伤亡者家属的安抚调解和理赔等工作;负责联系医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护送重伤人员到医院进一步治疗;负责对外媒体的回应工作。3.4附件附件:指挥部各成员通讯表指挥部各成员通讯表职务姓名单位职务办公室电话手机号码总指挥公司总经理副总指挥公司副总经理组员安全技术部经理组员生产经营部经理组员综合办主任组员信息部经理组员物资采购部经理组员财务部经理组员安全主管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措施4.1.1 加强对车辆的管理控制,落实车辆回场必检,合格放行的制度,对车辆的随车消防设施设备定期检查,确保设备齐全有效,加强对车辆的维护保养监督工作,确保车辆性能安全有效,安全上路,平安返回。4.1.2 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控制,对驾驶员从业资质的审核,每班次、每车次配足司机;强化调度管理,对驾驶员早上出车状态进行监控;节日及月度定期或不定期上路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剔除驾驶员不良的驾驶习惯;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对事故多发驾驶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驾驶安全防范意识。4.1.3 加强公司监控中心的监控管理,通过GPS和抓拍视频监控对驾驶员驾驶途中做到实时监控,及时纠正驾驶员的不良习惯。4.1.4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加强员工的安全操作培训,对重点操作的制度制作宣传栏,并且装裱到工作车间,严格要求员工按照操作流程落实。4.2 预警行动4.2.1 预警任何员工发生及发现交通事故、火灾时,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警,指挥部办公室立即报领导小组,事故情势严重或者火灾火势较大时,马上向消防机构报警及主管部门上报。消防报警电话:119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指挥部办公室电话:4.2.2 信息报告与处置发生事故当事人或者发现人向指挥部办公室上报事故发生情况,指挥部办公室人员根据事故发生等级,向指挥部负责人上报,指挥部负责人根据事故发生等级(三级以下事故由生产主管部门解决;二级事故报总指挥布署各相关责任小组展开救援,事故发生2小时天内指挥部需上报安全监管主管部门;发生一级事故,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发展的情势,立即向主管部门上报),向主管部门上报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报告内容:A. 基本情况。事故及险情发生的单位或车辆牌号(设施名称)、所有人及经营人、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B. 简要经过。事故及险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车辆毁坏情况;C. 经济估计。事故及险情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D. 原因判断。事故及险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D. 控制情况。事故及险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处置以及事故控制情况;E. 相关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如车型、车况、核定人数、实载人数、经营线路等;F. 报告联系。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及联系方式。5. 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按照重、特大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主要分为四个级别。5.1.1 一级、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