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第9页 / 共48页
第1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的发展对亚洲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2003年,中国从亚洲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商品总数达到了2729亿美元,同比增长42.4%,从东盟、日本、韩国、印度的进口增长均在35%以上。,A developing China generates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for Asia. In 2003, China imported from the rest of Asia a total of 272.9 billion dollars worth of merchandise, up by 42.4 percent, with imports from ASEAN, Japan, ROK, and India increasing by over 35 percent.,Two-way trade has risen sharply in a few short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is now Chinas third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Our bilateral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show great promise for the future. 美中双边贸易在短短的几年中大幅度增长。美国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们的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前景广阔。,口译演说技巧,A Good Interpreter is an actor. - Gile,你做过演讲吗? 我们为何要学会演讲?,什么是演讲,Discussion?,公众演讲(Public Speaking)的概念,A. 向公众发布演说的过程或行为。 B. 与听众进行有效口头交流的艺术。 公众演讲教育 西方:2000多年,大学的核心课程之一 中国:尚未重视和普及。,一、演讲概述及对口译的启示,在人类历史上,演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表现形态略有不同。 演讲的过程中,“演”和“讲”同步进行,且受众面较大,因而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和互动性。 对演讲的分类具有各种不同的标准,比较常见的有根据功能、形式和内容来分类。,根据演讲话语的功能,演讲有说服性、劝说性、激发性和礼仪性等几种类型。 说明性的演讲 说明性演讲旨在“使人知”,如政府机关的新闻发布会、学校的形势报告、导游介绍、单位的员工培训等。说明性演讲属于叙述性语体,其思维模式通常是沿着事物或事件的发生顺序描述。, 劝说性的演讲 劝说性演讲旨在“使人信”,向受众说明阐述某个道理、理论,让人信服、接受某项政策、某种做法,如领导工作安排、产品促销等。 劝说性演讲属于论证语体,其思维模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沿人类认知世界的一般规律论述,即先易后难,由表及里等; 遵循论证文体的一般结构,采用演绎或归纳的思维线路,从论点到论据或反之; 有时,尤其是无稿的即时发言走的由一个小事物而联想到大问题的发散式思维模式。, 激发性的演讲 激发性演讲旨在“使人激(奋) ”,让人听后,慷慨激昂,意气风发,如各种动员等。 激发性的演讲是一种鼓动语体,通常采用的是联想式和综合式的思维线路,有时显得逻辑性不强,情绪性的成分较多,结构较为松散。, 礼仪性的演讲 礼仪性的演讲旨在“使人凝(近) ”,制造亲和力,在受众的心理上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通过回顾或前瞻相关的活动,增强双方之间的凝聚力,如各种仪式上的开、闭幕词、祝酒词等。,根据形式和演讲者事先对演讲内容的知晓程度,演讲可分为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论辩等。 对于命题演讲,演讲者事先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但同时自由度也比较小。 即兴演讲时,演讲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准备,有时是有感而发,有时是被动发言。 论辩是一种双方多人之间的演讲,属于一种对话语体,双方就某一问题相互矛盾或冲突的观点展开争辩,如法庭上的控辩双方或外交场合的争辩。,从内容或题材上看,演讲有政治、经济、学术、竞选、宗教等方面的演讲,各种题材都有自己较为常用甚至固定的词汇和结构。 所以译员如能尽早、准确地判断出演讲的类型,就能在关键词和非语言因素的帮助下对演讲者的逻辑思维进行归纳、总结、追踪,排列其叙述顺序,捕捉其联想线索,确定其话语套路,并根据一般的思维模式预测未说的内容,从而赢得提前准备的宝贵时间,打有准备的仗,增加译员主动参与的成分,减少紧张等不良心理的干扰,从根本上提高口译的质量。,二、演讲对口译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从演讲的角度提高口译技能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理由: 首先,口译员的源语有很大比例是演讲,至少是广义上的演讲,所以,口译员有必要了解演讲的特征、要素等; 其次,口译和演讲在许多方面有着相通之处,二者可以相互促进。,法国巴黎大学高等翻译学校校长莫里斯格拉维尔在曾任戴高乐将军的英语翻译,国际口译工作者协会创始人之一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女士所著的口译技巧一书序言中写道:“一个好的翻译,必须同时是一个雄辩的演讲家,他应能感染听众,在条件许可时应能说服听众。” 著名口译实践家让艾赫贝尔在其所著的口译须知一书中也指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人员,首先必须是一位好的演说家。”,口译和演讲相同点?,1、口译与演讲的相通之处 口译和演讲都是口头交际行为,以口头的形式向受众传递交际信息,言语发布具有一次性的特点,言语载体存在的时间短暂。 在表达的过程当中都必须借助大量的副语言手段。 由于交际双方都在场,口译员和演说家都要注意受众的即时反应,作相应的调整,因而都要求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灵敏的临场反应能力。,2、从外语演讲到口译的过渡 我国基本国情和汉语普及程度不高的现实条件,使得绝大多数的英汉或汉英译员的双语水平不是平行发展的,双语的熟练度和熟悉度都不均衡,属于合成双语者或者叫做不平衡双语者。 显然,合成双语者不平衡的双语中,母语水平是比较高的,理解和表达都不怎么成问题,这样,语言水平进修的主要任务便落在了外语的进修上。 因为,口译培训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双语思维和转换技能,其途径是尽可能让学生尽可能地从合成双语者向并列双语者发展,减少双语的落差。,3、通过演讲训练促进口译技能提高 口译的主题演讲训练法主要是训练口译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准确的语言表达和灵活的现场应变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经过长期的锻炼所形成的。通过演讲训练心理素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强烈自信。演讲者和口译员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树立强烈的自信心,充分的自信可以坚定意志,可以促使智力呈现开放状态,更有效地发挥演讲者的创造性。 身心投入。, 克服怯场 怯场是绝大多数演讲者和口译员碰到的一个拦路虎,以下几种做法有助于逐步克服、直至最终消除怯场: 相信绝大多数受众是愿意听的,不会吹毛求疵。 事前做充分、认真的准备,积极预测,以便尽量减少突发情况。 全神贯注。 受众范围分级训练,从小范围熟悉人群逐步扩大到大范围陌生人群,让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除了书面语言和课本知识的积淀,演讲者和口译员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敏锐的观察力。 对口译员来说,敏锐的观察力体现在三个方面: a. 准备口译时,可以从一切可能收集的资料中找到翻译时最可能使用到的一些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使得现场的口译更加从容; b. 在临场口译时,可以解读听众的表情、心理及场上的气氛变化,及时调整口译的声调、节奏等; c. 在口译后,可以从周围的反应中综合分析自己的口译表现,以便改进。 丰富的想象力。 对口译员来说,想象力指事先对演讲题目及演讲内容进行发散性预测,对以往译过的类似内容进行回顾及联想,激活储备的知识点以辅助现场口译。, 出众的记忆力。 对演讲者来说,拥有较好的记忆力就可以了。而对于口译员来说,需要出众的记忆力。这一点是由口译工作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不可能有机会查阅工具书,或是请教他人,因此,口译员必须记住大量的词汇、成语、典故和缩略语。 其次,口译员要把讲话人所讲的内容准确、全面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必须有相当好的记忆力。口译笔记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由于受到时间限制,口译员记录的内容只能是重点内容,至于怎样把整个讲话连贯地表达出来,则要靠口译员出众的记忆力。 良好的表达力。 和演讲者不同的是,演讲者可以由别人代劳准备演讲稿,而口译员不管是译前、译中还是译后都只能完全依靠自己。 一名优秀的口译员应具备良好的母语修养和扎实的外语基本功;掌握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特点和互译规律;拥有快速、准确的遣词造句能力;具有良好的语感,灵活的表达能力以及广博的背景知识。 口才并非天生的,它是可以经过后天培养、训练而成的。,口译中的演说技巧,成功的演讲不仅要注意有声语言艺术,还要注意态势语言的表达: A:资料表明公共演讲的效果决定于: 15%的言词, 34%的音量传动波, 47%的面部表情效果,4%的动作。,演 讲 技 巧,1、音质 音质的训练是语音训练中的核心环节。“你改变了你的声音,就改变了你的个性;你改变了你的个性,就改变了你的命运。”正如莱格斯顿所说:“90%的人不能出类拔萃,是因为它们忽视了对嗓音的训练。”声音是每个人所独有的,它向他人传达着说话人的个性。例如,洪亮有力的声音被认为是“具有权威”。 许多人在小时候养成了不良的发音习惯,因此首先要训练的是发音方式。发音方式有三种: 一是用丹田发音,这样的声音会给人故弄玄虚的感觉。 第二种发音方式是用嘴唇发音,这样的发音急促且不清楚。 第三种发音是最好的,即用“心”发音。训练的时候可以摸着胸口,调整发声位置,如果能感觉到共振,那么声音也就练到位了。,接下来要调整的就是音质。 好的声音应该洪亮、和谐、充满磁性,这样的声音给人一种可信可靠的感觉。口译员也应该有一副好嗓子,应该经常向声乐专家请教,学习达到目的又能保护发声器官。口译时,说话的声音要浑厚圆润、低沉有底气。想做口译的人,平时可有意识地模仿自己喜欢的某个播音员的声音。因为,口译员的声音除了要传达意思之外,还要传达一种自信和亲和力。 练习一:希拉里演讲,2、语调 所谓语调,就是说话时声音的高低、轻重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表情达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高兴、悲伤、喜悦、愁苦、迟疑、坚决等感情,都能通过语调的变化表现出来。 语调的力量不容低估。婉转变化的演讲语调,能够更真切地诠释你所要表达的意思,令演讲更生动、更逼真,赋予演讲美感,从而使听众一直保持勃勃的聆听兴致。 同样,口译员的语调对于口译工作的成败有着很大的关系。有两种比较极端的表现: 一种是口译员语调平淡,毫无生气。用这种语调翻译,听众很快会感到厌倦,甚至会对演讲人演讲的内容感到怀疑、不满。 另一种是口译员语调丰富且手舞足蹈。这样的口译员也许会使对会议内容没有兴趣的一些听众发笑,但这种做法有喧宾夺主之嫌,一方面有损于自己的尊严,另一方面没有正确传达出演讲人的本意。,这里,对于口译员语调的要求和对演讲者的要求并不相同。演讲者像演员一样,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来改变自己的语调,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口译员则不同,他应该尽量避免这种做法。 一般来说,建议口译员讲话时要比演讲者的语调稍微平淡一些。偶尔也可以模仿演讲者某些重要段落的语调,但又不要过于模仿甚至夸大,其中的分寸要掌握好,还得在不断练习中积累经验。 练习二:听下面的演讲,注意演讲者的语调,可适当模仿。 British Prime Minister Speech,3、语速 口译中切勿速度太快。 观众人数越多,场合越正式,应该相应地更慢一些。 注意适当的语速变换,学会使用停顿,强调等演说技巧。在重要信息点,如数字、专门用语、人名、头衔等和讲话人 口译员要随时注意听众的动向,若发现有人听不清或听不懂,应立即放慢语速。如果发现有代表作记录,也应放慢速度,以便听众记录。 练习三:听下面的演讲,体会演讲者语速变化带来的效果。 Barack Obama Victory Speech (Excerpt) (420),4、停顿 演讲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