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7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际资本流动 与国际金融危机,2,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一、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它主要反映在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与金融账户中。 (一)长期资本流动 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动是长期资本流动。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国际贷款,直接投资有三种类型: 创办新企业 收购国外企业的股权达 到一定比例以上(10) 利润再投资,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的区别在于,证券投资者对于投资对象企业并无实际控制和管理权。 证券投资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作用有加强的趋势,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融资手段证券化的趋势。,主要有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国际银行业贷款等。,3,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一、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二)短期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指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各种金融资产。 套利性资本流动 保值性资本流动 投机性资本流动 贸易资金融通,4,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原因 国际资本流动是一种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转移,与国际贸易类似,国际间的要素报酬差异将造成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 如果一国的资本相对丰裕,则该国作为资本报酬的利率就会较国外利率低,由此资本就会由该国流向他国。,5,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 (二)证券投资国际分散化的动因 要素报酬差异只能说明资本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的单向流动,而现实中,资本在多数国家之间是相互或双项流动的。 投资者除了关心投资收益外,也注重投资收益的稳定性。证券投资国际分散化将更利于改善风险管理和提高收益。,6,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国际金融体系越来越频繁地发生着危机: 金本位制崩溃(1920s) 华尔街危机和经济大萧条(1929-39) 美元违约(1971)和全球通胀(1970s) 拉美债务危机(1980s) 全球股市危机(1987) 日本金融危机(19912003) 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293) 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95),7,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国际金融体系越来越频繁地发生着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199799?) 俄罗斯金融危机和LTCM危机(1998) 巴西货币危机(1999) 美国Dot.com倒闭和财务丑闻(2000 2003) 阿根廷危机(2001) 新的第三世界债务危机(中东、东欧、非洲),8,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For historians every event is unique. Economics, however, maintains that forces in society and nature behave in repetitive ways. History is particular, economics is general.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每一事件都是独一无二的。但经济学在社会与自然中却反复重复。历史具有独特性,经济学则具有一般性。,9,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一、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 (一)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 货币主义理论家中享有极度悲观的声誉,他十分悲哀地强调货币体系的脆弱性及其导致灾难的可能性,强调信用体系的不稳定是危机发生的一般原因。危机是在外部冲击使boombust时产生的。 为什么危机发生得如此频繁呢?,10,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一、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 (一)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 正常情况下,快速的经济增长需要相应的快速的银行信贷增长的支持。但是,当对资产价格投机需求增加并迅速取代生产性投资需求、人们“买只是为了卖”时,就会出现过度交易,投资者大量购买的结果是银行信贷增加,而抵押(质押)品的价格是越来越通胀的,于是实现了泡沫的加速成长。,11,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一、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 (一)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 任何事件都可能引致泡沫的破裂,此时,市场突然只有恐慌性抛售,资产价格急速下跌,投资者或者抛售资产遭受巨大损失,或者变现不成功,最后出现违约或破产。而银行发现贷款人不能偿还债务,而原来的贷款抵押(质押)品大幅贬值,于是出现了信用枯竭(Credit dry up)。好公司也得不到贷款,或优良贷款也被要求提前偿还,以确保银行的资本充足率。,12,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一、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 (二)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凯恩斯将资本分为善意资本(virtuous capital,投资于生产、基建和服务的资本)和恶意资本(vicious capital,纯粹为投机目的)。正是恶意资本和错误的政府政策导致1930年代的大萧条。 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提出了需求经济学,认为政府部门有义务进行需求管理来弥补危机时期私人部门需求的不足。,13,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一、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 (三)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 金德尔伯格特别关注为什么金融危机往往比最初的错误本身更严重、更持久?他指出一国国内和国际范围内具有超然地位或“盟主”地位的最后贷款人的重要性。不仅最后贷款人在恐慌发生前的救助是重要的,而且最后贷款人存在本身就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金融恐慌。 大萧条持续时间长的原因就是缺乏国际最后贷款人,导致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以邻为壑政策。,14,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一、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 (四)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 熊彼特关注繁荣崩溃周期背后的根本原因。 他认为是企业家而不是企业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石,是创新和企业家愿意引入创新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样,创新成为了体系进步和不稳定的原因。“创造性地破坏”的体系发展迫使旧的技术、产品、经济金融体系快速适应或被淘汰。当创新步伐突然加快,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危机。 这是否意味着危机是好的、必要的?,15,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二、国际金融危机的案例分析 (一)The Great Depression 大萧条导致了:工业产出减半、失业率最高达25、世界贸易下降了三分之二、出口国家贫穷。 1、根本性原因: 农产品过剩 1920年代资本品的过度投资 凡尔赛合约 美国经济脆弱(收入分配不均、银行业问题),16,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一)The Great Depression 2、诱发性原因: NYSE1929年11月崩盘 美国银行失败(资产价格下降导致贷款违约和银行破产、1920年代在信贷支撑基础上的过度投机、过度借贷),17,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一)The Great Depression 3、危机持续、严重的原因: 政府错误的财政政策(平衡预算政策、紧缩货币政策、加税、减少福利支出) 对德、奥的赔款要求 “以邻为壑”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竞争性贬值等) 缺少最后贷款人或领导地位的强势角色(美国的消极退出导致了1933年World Economic Conference寻求采取统一行动恢复世界经济的努力失败),18,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一)The Great Depression 4、大萧条对美国的影响 大萧条中,美国经济受影响最严重(工业产出、老工业的衰落、东北工业中心的衰落)。但是,美国也孕育着积极的变化: 人口西移 西部崛起新产业(主要有石油化工、新的消费产品、耐用消费品、新品牌、国内经济的商业化、飞机、好莱坞等) 西海岸成为新的增长区(加州人口1940年代末成为人口最多的州、洛杉矶成为美国人心中理想的城市),19,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一)The Great Depression 4、大萧条对美国的影响 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美国占有一半的世界工业产出,一半的世界贸易,近三分之二的黄金储备。,20,Growth of Sun Belt Cities, 1920-1980,POPULATION (in thousands),21,INDEX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1929 = 100 World /Japan/USA/UK/Germany/Canada/France 1925 84 87 89 81 77 70 1926 85 91 77 90 78 1927 91 83 89 96 97 79 83 1928 95 89 93 95 99 91 92 1929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930 86 95 80 92 86 99 85 1931 75 92 68 84 68 86 71 1932 64 98 54 83 53 72 58 1933 72 113 64 88 61 81 60 1934 78 129 66 99 80 75 74 1935 86 142 76 106 94 72 82 1936 96 151 88 116 106 78 90 1937 104 171 92 124 117 82 100 1938 93 173 72 116 126 76 95,22,THE CONTRACTING SPIRAL OF WORLD TRADE: 1929-1933 (US $ Gold Millions)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Average Monthly 2858 2327 1668 1112 997 Volume Index (1929 = 100) 100 81 58 39 35,23,DECLINE IN EXPORT INCOME OF PACIFIC PRIMARY EXPORTING COUNTRIES 1929-1933 (%) Chile 80 China 75-80 Malaya 70-75 Netherlands-Indies 65-70 Canada 65-70 Mexico 65-70 New Zealand 55-60 Australia 55-60 Colombia 50-55 Philippines 30-45,24,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二)International Debt Crisis 1、原因 在1980年代以前,欧洲、日本的重建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均不需IMF和世界银行的资金支持。 早期,双边政府的援助取代世界银行的角色:马歇尔计划为欧洲战后重建融资,也为日本、韩国、台湾提供资金,甚至援助更广泛的“友好的”第三世界国家。194852,马歇尔计划共提供120亿美元海外援助,大大超过了IMF和世界银行的全部资本金。 但是,到了1960年代,随着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私人银行业越来越多地向各国政府提供贷款,成为主要的政府债权人。其结果是:,25,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二)International Debt Crisis 1、原因和结果 到1980年代早期,发生了全球债务危机。第三世界国家已没有偿还能力的西方商业银行贷款达到5000亿美元。 究其原因,除了国际银行竞争加剧原因外, 拉美、非洲和东欧国家政府由于石油危机,对贷款有永不满足的需求; 国家主导型发展模式的诱惑(日韩成功); 1970年代一系列冲击(越战引发的通胀危机;1973和1979年的石油危机;197476年全球经济衰退减少西方国家的进口需求,而石油危机增加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进口,因此产生经常账户赤字需要融资;全球利率的上升),26,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二)International Debt Crisis 1、原因和结果 结果,第三世界和东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