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祥旭官网 http:/www.xxxedu.net/卫生综合考试大纲.考试范围流行病学基础、社会医学、预防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以上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80 分钟。3.试题分值:300 分。4.题型及分数比例:(1)名词解释,共 9 个,每题 5 分,共 45 分。(2)A1 型选择题,共 15 个,每题 5 分,共 75 分。(3)简答题,共 9 个,每题 10 分,共 90 分。(4)论述/计算题,共 3 个,每题 30 分,共 90 分。第一部分 流行病学基础一、绪论(一)掌握: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2.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3.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4.流行病学的任务:研究疾病或健康的的人群分布、探讨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疾病的自然史研究、疾病的监察、疾病的控制对策制定、疾病控制效果的评价(二)了解:流行病学与其它医学学科的关系:与基础医学的关系、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与卫生统计学的关系、与非医学学科的关系二、疾病的分布(一)掌握:1.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1)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2)患病频率测量指标:患病率、感染率.考试范围流行病学基础、社会医学、预防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以上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80 分钟。3.试题分值:300 分。4.题型及分数比例:(1)名词解释,共 9 个,每题 5 分,共 45 分。(2)A1 型选择题,共 15 个,每题 5 分,共 75 分。(3)简答题,共 9 个,每题 10 分,共 90 分。(4)论述/计算题,共 3 个,每题 30 分,共 90 分。第一部分 流行病学基础一、绪论(一)掌握: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新祥旭官网 http:/www.xxxedu.net/2.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3.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4.流行病学的任务:研究疾病或健康的的人群分布、探讨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疾病的自然史研究、疾病的监察、疾病的控制对策制定、疾病控制效果的评价(二)了解:流行病学与其它医学学科的关系:与基础医学的关系、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与卫生统计学的关系、与非医学学科的关系二、疾病的分布(一)掌握:1.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1)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2)患病频率测量指标:患病率、感染率五、队列研究(一)掌握:1.基本原理:(1)定义、基本原理、特点(2)研究目的(3)研究类型:前瞻性、历史性、双向性2.设计与实施:(1)基本实施步骤(2)研究人群的选择:暴露人群、对照人群(3)样本量大小的确定3.队列研究的资料分析:(1)人时(2)率:累积发病率、发病密度、标化比(3)效应测量指标: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人群归因危险度、剂量反应关系的分析4.常见偏倚及其控制:选择偏倚、失访偏倚、混杂5.队列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六、病例对照研究(一)掌握:1.基本原理:定义、研究类型、用途2.匹配:个体匹配、频数匹配3.设计与实施:(1)基本实施步骤(2)病例、对照的选择(3)样本量大小的确定4.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资料整理(2)资料分析:描述性统计、统计性推断(效应测量指标:比值比)(3)配对资料的分析、分层分析5.常见偏倚及其控制:(1)选择偏倚: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时间效应偏倚(2)信息偏倚:回忆偏倚、调查偏倚(3)混杂偏倚6.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1)优点与局限性(2)与队列研究的比较(3)实施应注意的问题(二)了解:新祥旭官网 http:/www.xxxedu.net/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七、实验流行病学(一)掌握:1.概念:定义、特点、分类、用途2.设计与实施:(1)基本实施步骤(2)样本量大小的确定(3)随机化分组的原理、方法和应用(4)设立对照的目的、原理和应用(5)盲法的原理和应用(6)类实验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资料整理:不合格、不易从、失访(2)预防效果的评价指标:保护率、效果指数、抗体阳转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3)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有效率、治愈率、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存率、相对危险度降低、绝对危险度降低、需治疗人数(4)意向性分析、遵循研究方案分析、接受干预措施分析4.需注意的问题:(1)伦理问题(2)预实验(3)偏倚及其控制八、偏倚及其控制(一)掌握:1.选择偏倚:定义、常见类型、控制方法2.信息偏倚:定义、常见类型、控制方法3.混杂偏倚:定义、控制方法九、病因与因果推断(一)掌握:1.病因的概念:定义、病因模型、作用方式2.病因研究的方法与步骤3.因果推断:步骤、标准十、传染病流行病学(一)掌握:1.传染病发生于传播的基本条件:病原体、宿主、传染过程及感染谱2.传染病的流行过程:(1)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的分类及意义;潜伏期(2)传播途径:各种传播途径的概念、特点、意义(3)人群易感性:定义、影响因素、与传染病流行的关系3.疫源地和流行过程:(1)疫源地的定义、形成条件、消灭条件(2)流行过程4.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5.传染病的控制措施:(1)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策略(2)我国疫情管理措施:报告病种类别、责任报告人、报告实现(3)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措施6.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二)了解:新发传染病的定义、流行特征、控制策略与措施第二部分 社会医学一、绪论新祥旭官网 http:/www.xxxedu.net/(一)掌握:(1)健康的概念(2)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3)社会医学的作用(二)了解:(1)社会医学的任务(2)社会医学的发展阶段(3)社会医学历史上的主要代表人物、著作和成就二、医学模式与健康观(一)掌握:(1)医学模式的概念及理论基础(2)医学模式转变的各个阶段(3)生物医学模式(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和基本内容(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动因(二)了解:(1)不同医学模式的代表观点(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三、社会因素与健康(一)掌握:(1)社会因素的概念(2)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和机制(3)宏观经济与健康的关系(4)社会制度、文化、社会心理因素的概念(5)社会制度影响健康的途径(6)社会文化对健康的影响(7)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二)了解:(1)生活事件的测量方法(2)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四、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一)掌握:(1)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类型(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3)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4)概率抽样的方法(5)非概率抽样的方法(6)社会调查研究资料收集的方法(7)问卷的基本结构(8)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9)信度与效度的定义、内容及信度与效度的关系(10)观察法的分类及特点、实施步骤、优缺点(11)个别深入访谈的作用、实施步骤、优缺点(12)专题小组讨论的基本概念和优缺点(二)了解:(1)定性研究的主要应用(2)问卷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3)观察法的应用(4)专题小组讨论的应用、基本步骤五、健康状况评价(一)掌握:新祥旭官网 http:/www.xxxedu.net/(1)个体健康状况评价的方法(2)健康状况评价的概念(3)健康状况评价的意义(4)健康状况指标(5)健康状况评价指标的获得途径(6)常用的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二)了解:(1)健康相关指标(2)健康状况评价的方法六、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一)掌握:(1)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和范畴(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3)健康危险因素的资料来源(4)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分析资料方法(5)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意义(二)了解:(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个体评价的四种类型(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群体评价七、生活质量评价(一)掌握:(1)生活质量和生命数量的概念(2)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概念(3)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评价内容(4)常用的生活质量量表(二)了解: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价的应用八、社区卫生服务(一)掌握:(1)社区的概念(2)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3)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4)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5)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6)社区诊断的概念(二)了解:(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工作内容(2)社区卫生服务方式(3)社区诊断收集的基本信息九、社会卫生策略(一)掌握:(1)个体预防策略与群体预防策略的基本概念(2)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3)21 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4)中国卫生策略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5)中国卫生发展战略(二)了解:(1)全球卫生面临的新挑战(2)中国卫生问题(3)新医改的重点任务十、特殊人群社会医学新祥旭官网 http:/www.xxxedu.net/(一)掌握:(1)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因素(2)妇女健康的影响因素(3)人口老龄化的定义(4)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5)老年人口的健康影响因素(6)残疾人口健康的影响因素十一、城市与农村社会医学(一)掌握:(1)城市的主要社会卫生问题(2)农村的主要社会卫生问题第三部分 预防医学一、总论(一)掌握:1.预防医学的概念及其特点2.健康的定义及组成3.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健康生态学模型4.三级预防及各级预防的内容和要点5.高危人群策略与全人群策略(二)了解:预防医学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二、流行病学参考第一部分内容三、统计学(一)掌握:1.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1)数值变量(2)分类变量(3)变量转换2.统计学基本概念:(1)同质与变异(2)总体与样本(3)参数与统计量(4)误差(5)概率与频率3.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频数表及频数分布图(2)描述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的指标4.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1)频数表(2)相对数(3)标准化法5.医学中常见分布及其应用:(1)正态分布(2)正态分布在医学中的应用6.统计图与统计表7.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1)总体均数的估计:抽样误差、标准误、t 分布(2)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步骤(3)两样本的比较:单个样本均数的 t 检验、两个独立样本均数的 t 检验、两个独立样本新祥旭官网 http:/www.xxxedu.net/均数的秩和检验、配对资料的 t 检验、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4)多个样本资料的比较:方差分析8.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1)总体率的估计:率的抽样误差、标准误(2)总体率的置信区间(3)无序分类变量资料的比较:z 检验,2 检验,行列表资料的 2 检验,配对四格表资料的 2 检验(4)有序分类变量资料的比较:秩和检验9.回归与相关:(1)直线回归;概念、方程求法、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回归方程置信区间与预测(2)线性相关:概念、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相关系数的置信区间(3)等级相关:Spearman 等级相关10.生存分析:(1)基本概念(2)生存曲线(3)未分组资料的生存分析:生存率估计、生存曲线的绘制、生存率的比较(4)分组资料的生存分析:生存率计算、生存率曲线11.多元统计:(1)多元线性回归:概念、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标准偏回归系数12.logistic 回归分析:(1)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2)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3)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4)logistic 回归分析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二)了解:1.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2.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问题3.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两类错误、变量变换、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结果的解释4.线性相关分析的注意事项5.回归分析的注意事项6.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概念、参数估计与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