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三单元 世界当代史 (1945年至今),-2-,时空坐标,阶段特征,-3-,时空坐标,阶段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1945年至今)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也是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推动着世界的整体发展。 1.政治方面: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美苏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2.经济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4-,时空坐标,阶段特征,3.科技文艺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课时39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6-,知识点一,知识点二,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背景 1.基础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确立,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2.实力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1)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苏联实力增强,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和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强国。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7-,知识点一,知识点二,(二)表现,微点拨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8-,知识点一,知识点二,(三)影响 1.“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朝鲜战争:1945年,美、苏两国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后来分别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进行抗美援朝。 (3)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 (4)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发现并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 2.美苏两国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9-,知识点一,知识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西欧国家在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 (2)进程: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随后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作用: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增;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微点拨欧洲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法国和德国逐渐实现和解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前提。欧洲联合的特点是从经济领域开始,逐渐走向政治联合,合作规模不断扩大。,-10-,知识点一,知识点二,2.日本的崛起 (1)原因: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奠定了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朝鲜战争促使西方各国掀起了一股采购物资热,这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2)结果: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1-,知识点一,知识点二,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3)政策和目标: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4)作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1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二)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的瓦解 (1)东欧剧变: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使苏联改革进入误区;1991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标志着苏联解体。 2.“冷战”后的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2)表现: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2001年发生“911”事件。,-13-,知识点一,知识点二,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特点: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表现,-14-,主题一,主题二,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解读 材料一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冷战”是“现代历史上的荒谬插曲”,是“漫长的、代价高昂的、黑暗阴郁的、危险的事件,威胁到地球上所有人的生命”,是“人类最接近于集体自杀的一次经历”。 白建才再论冷战的后果与影响 材料二 正是在东西方“冷战”而形成的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它孕育了两极解体的力量,也孕育了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等方面的相互宽容的态度,同时,它孕育了一个多极化的发展方向。 徐蓝回看冷战,-15-,主题一,主题二,材料三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战略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16-,主题一,主题二,解读 (1)材料一认为“冷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使人们长期生活在“冷战”的阴影之下。 (2)材料二强调了在“冷战”背景下,世界格局发生的变动,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3)由材料三中“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可以看出美苏争霸是一个紧张与缓和交替的过程,与当时的世界形势存在很大关系。,-17-,主题一,主题二,材料运用 (1)材料一、材料二对“冷战”影响的评价有何不同?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历史事件?,(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提示:不同:材料一主要从负面影响方面进行评价,材料二主要从客观积极影响方面进行评价。方法:用全面、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提示:特点:缓和与紧张并存。因素:美苏力量均势(核威胁的影响);世界多极化及新力量的发展。,-18-,主题一,主题二,史论归纳 1.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19-,主题一,主题二,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0-,主题一,主题二,(2)消极影响 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美苏两国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的紧张动荡。 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1-,主题一,主题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解读 材料一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导,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摘编自基辛格在匈牙利访问时的一段谈话(1993年),-22-,主题一,主题二,材料二 单极世界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摘编自美威廉沃尔弗斯 稳定的单极世界(1999年) 材料三 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能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23-,主题一,主题二,解读 (1)材料一中“世界新秩序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表明新的国际秩序不同于旧的国际秩序,具有多个权力中心,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2)材料二中“单极世界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表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力图独霸世界。 (3)材料三中“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表明当今世界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24-,主题一,主题二,材料运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基辛格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依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这一特点的理由。,提示:基辛格的观点是正确的。 理由: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基辛格认为现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一观点是合理的,因为从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看,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是确定无疑的;但如果从经济上看,美国难以独大。,提示: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多极化趋势遭遇美国“一极”图谋的挑战。,-25-,主题一,主题二,史论归纳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特点及其影响 (1)特点 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意志,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实现的。 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避免。 在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26-,主题一,主题二,(2)影响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潮流。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