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上海高考作文立意【篇一:名师点评2014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 名师点评2014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 下水作文、微作文赏析 2014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不是自由的。 【名师点评】 华师大语文教研中心常务副主任、中文自修杂志主编王意如教授: 秉持一贯的思辨性 思考空间很大 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均是万众瞩目,在应试教育的围追堵截下,命题组面临着很大压力。尽管如此,每年的高考作文依旧充满惊喜,实属不易。 今年高考作文题难度整体比去年大,但是考生可发挥的空间也很大,学生可由作文题联想到生活中的很多具体事例。 从命题上来看,今年高考作文题秉持了上海高考命题一贯的思辨性,从2012年“心灵中的微光”、2013年的“更重要的事”到今年的“自由与不自由”,都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对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很有帮助。 其次,这次高考作文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抓手,不是抽象地说“自由与不自由”,而是通过“穿越沙漠”的例子引入,让学生更容易地领会“自由”的意思。 再次,这则题目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比较好的发挥,“自由和不自由”的问题,可以从非常小的事情入手,也可以考虑到高层次的东西,思考的空间很大。 但是,此次高考作文题依旧存在一个问题,通过题干的提示可知,必须穿越沙漠,所以最终是“不自由”的,而选择穿越沙漠的方式,所以过程是“自由”的。题干揭示的是在“不自由”条件下的“自由”选择,但对人类来说,我们恰恰渴望追求的是终极的“自由”。 华东师大中文系归青教授: 很辩证 很有思维张力 今年材料作文题在历年中属于“上品”,很辩证,很有思维张力。人总是争取自由的,但又无法任意,一定是在受约束、有条件的环境下。材料提供了具体图景,但同时不乏想象空间,因为沙漠可以是一种隐喻,考生可以将其转化为生活实际与感受,比如解决什么问题、克服什么困难,才能突破自我、获得自由。这对于任何作文水平的考生都有话可讲,从不同层次展开行文。 上海中学语文教师俞超: 这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好题 作文命题类型没有改变,延续了自08年以来材料作文的形式。 我首先认为这是一个难题,从材料类型看,它是11年和12年题目的合体。 11年是“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一种“对立概念”类的考题,要求学生两方面综合考虑。12年的关键词是“微光”,这是一种寓意类考题,考生应当揣摩这个词语的内涵,联系生活,赋予这个词语以独特的寓意。 今年这个题目中“自由”与“不自由”,又构成对立概念,需要考生辩证立意。而且,这里的“自由”也受到了材料的限定。一个现实问题穿越沙漠是无法选择的,所以人生面临不自由状态,而征服这个现实问题的方式则有选择空间,因而,人又是自由的。而题目里“沙漠”一词,自然类似于“微光”,需要学生自定义其寓意。 所以,这个材料中有三个词语必须在文中重点阐发:“沙漠”、“选择”、“自由”。只涉及其中一个方面,都会显得与材料提供的信息有距离。因而,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题目。 不过,我认为这是一个好题。只要考生临场做到冷静仔细地审读材料,整体把握这个材料所涉及的内容,则也是可以顺利立意的。比如可以这样思考:不必在意沙漠般的困境,直面命运指定的坎坷道路,也许这的确并不自由,然而我们完全可以自由地选择征服“沙漠”的方式。如何面对,选择怎样的路径,这一切都掌握在人的手中。 如此一解剖,这个看似困难的题目已经变得毫不陌生,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畅谈“自由地走出沙漠”的故事和观念。让每位同学都能够有所发挥,这是上海近几年作文出题的出发点。今年这个题目合乎这个要求,这是好处之一。 其次,这个题目能够考查出学生个体之间的语文素养的差异。除了审题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之外,针对这个题目的创作将会使得那些平时重视思考生活,注重材料积累,关注文章思想深度的学生有发挥的空间。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很多时候,身处枷锁是一个人被命定的困局,我们需要用我们各自独特的方式去打破它。 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是诗仙选择骑白鹿,访名山。苏轼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东坡选择在坚持中豁达自适。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一种面对黑暗进行绝望抗争的方式,一种我最为敬仰的方式。 难道这不正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好题吗? 光明中学语文组李新: 自由与不自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沿袭了前两年的材料作文的模式,给考生创设了一个写作情境。从审题的难度上讲,与前年上海高考作文微光相比,难度有所下降,与去年的高考作文差不多。 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核心是“沙漠”,相对而言的是“自由”和“不自由”。这个“沙漠”可以指代的内容很多,比如面临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生活困难、一个希望实现的梦想、理想等。“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从中体现的是“我的人生我做主”的思想。而“必须穿越的这片沙漠又是不自由的”,指我们必须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生活过程等。 自由是人生的一个悖论。自由与不自由本来就是一对矛盾的话题,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考生要写好这篇作文,关键是要在审题的基础上,阐述清楚自由与不自由的关系,相信能拿到比较满意的成绩。 【下水作文赏析】 (下水作文,原指出题老师去写给学生布置的作文,如果把写作比作游泳,要教会别人游泳,教者自己必须会游泳。现在主要指实践性很强的写作练习。) 第一篇: 在自由和不自由之间游弋 作者:光明中学语文组 李新 人生总归是这样。这就好比要穿越一片沙漠,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但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当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但你必须相信;有些东西并不牢固,但你必须依靠。我们不要怨天尤人,我们没有选择出生的自由,但可以选择改变命运的自由。有许多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就是对这种“自由”的注释。 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不得不”,比如说我们不想这样,但生活让我们必须这样,因而我们不得不这样。像项链的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最后不得不同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自由吗?她不自由,她无法改变自己的出生,在当时法国那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她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可她为什么痛苦呢?她的痛苦就在于她的不自由啊!一番丢项链的经历恰又使她自由起来,比如说夫妇两个齐心协力,花十年的功夫把所有的债务还清,她变成了一个粗壮耐劳的妇女,由爱慕虚荣的女人,还原成真实的自己。于是当她再遇见当年的女友的时候,倒说“不过这一切都结束了”,她自由了! 这是什么?这就叫生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悖论当中,有的人痛苦万分,有的人生性洒脱,这是心灵的境界不同。 冯友兰把人生归为四种境界:一、自然境界;二、功利境界;三、道德境界;四、天地境界。一个人整天陷入功利境界当中,其心灵是不自由的;若进入天地境界,那真是人生的大自由。像星云大师所言“我是佛”,我都是佛了,还有什么不自由的? 在所有的古人中,我最崇拜的是苏东坡,他是一尾鱼,是在自由和不自由之间游刃有余的鱼。他有选择不被贬谪的自由吗?没有。儋州尽管不是沙漠,但也是荒蛮的瘴疠之地呀,苏东坡能活着回来都是奇迹。但他很自由,“短篱寻尺间,寄我无穷境。” 在所有的现代人中,我最佩服的是周有光,经历过无数次运动,如今活到了让上帝忘记的年龄,没有心灵的自由,谁可臻此境? 亲们,您要做这样自由游弋的鱼吗?【篇二:2014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简析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生活、哲理) 材料内容(关键词): 选择,穿越沙漠,道路,方式,自由;必须穿越,不自由。 材料特点:今年上海题的作文材料仍然延续了它的一贯作风,比较简洁,内容具体,主题鲜明,具有一定的思辨性。 审题立意: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是自由的,但你必须要穿越这片沙漠,这是你的不自由之处。人生的很多事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这是一种不自由;但做事的路径和方式,我们却可以自由地选择。作文主题在“自由与不自由”这个大的话题下,但具体选择哪个方面作为立意的方向,这还是有一些难度的。但无论选取哪一个角度,自由与不自由的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一定要阐发明了的。纵观现实,我们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放纵自己,肆意挥霍青春,但总还觉得不够自由,向往西方的所谓自由民主,以为到了西方,似乎可以任意而为。而对自己的人生作为,总想不劳而获或者一劳永逸。这一作文命题可以让我们好好地审视一下我们的人生作为。 作文开头示例 搭配的人生 人生或命运有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那就是它的“搭配规律”。它在赐予你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从你这拿走一些东西。它赐予你能力,也许会拿走你的美貌;它赐予你智慧,也许会拿走你的健康;它赐予德行,也许会拿走你的金钱。同样,当它赐予你某些方面自由的时候,也一定会哪拿走你某些方面的不自由。纵使你自由了眼前,一定自由不了将来;纵使你自由了行为,也一定自由不了心灵。看透这样的规律,我们就该知道,有所得必有所弃,有所挥霍必有所失去,有所自由必有所约束。【篇三:2014届上海各区县高三一模作文汇编及审题立意分析】 2014届上海各区县高三一模作文汇编及审题立意分析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的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阅读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立意分析】 松江区的作文看上去并不困难,因为立意选取没有难度,做人嘛,总是要选择做一个智者,充分的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享受生命。 所以这个作文难就难在,要怎么从“智者”的角度出发,完成这篇作文。 下面给出几个可以的角度。供大家参考。 1、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智者。享受生命,而不是被生活所累,庸庸碌碌地度日,被偶尔空闲出的闲暇支配的不知如何是好。 2、智者处于世,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如何享受生命。 3、从反面入手,以愚者的无知,衬托智者的睿智。低级趣味的游戏只是短暂的欢愉,欢愉过后难免更为寂寥,而智者的生活,却是长乐长安的。 ? 行文时,可加入个人的亲身经历,或是历代人物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2013.12.24普陀区一模语文作文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见解。 要求:(1)自拟题目;(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立意解析】 本文旨在探讨“对未来的态度”。 对于未来,你可能憧憬,可能茫然,可能畏惧?还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心态。 而材料中给出的英国哲学家对于未来的看法,则带有一种“命定”的含义。无论你在做什么,也无论你的身份是什么,未来总在那里,你总能到达。 理解了题干,我们可以沿着题干来拓宽自己的思路。 首先,你得明确自己对于“未来”这个词在心中的定位。 1、你对未来憧憬你憧憬的是什么?未来有哪些东西值得你憧憬? 2、你对未来感到茫然没什么不可以。你的现实决定未来的大部分走向,凝聚出你感到茫然的“点”,你可以一一阐述。 3、你感到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