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3月为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专门为统计人员配备计算机,实行报账、学籍、学校国有固定资产联网,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为统计人员配备U盘,对原始数据进行保存,减少和杜绝虚报、瞒报、漏报、错报等现象的发生。目 录一、水污染治理仍大有可为41、水污染资金投入偏低42、中外水质标准差异显著53、法规标准体系尚待丰富完善7(1)工业废水标准需要完善,更具有针对性8(2)生活污水标准:需要根据水体功能区别对待,不会一刀切9二、政策带来投资机会,四大短板将是关注重点10三、产业链结构决定投资机会在运营与膜处理111、产业链规模呈金字塔形112、中上游不利于公司成长,自下向上整合有利出现大公司123、投资机会在运营和膜处理14四、工业废水处理外包运营151、发展前景:潜在市场巨大,有待国家政策扶持162、门槛高于市政污水运营,国内企业参与度有待提高173、新加坡联合环境的范本:工程运营全产业链布局18五、生活污水设施运营规模扩张201、生活污水处理市场格局非常分散,为扩张提供可能202、新增设施规模逐渐减小,利于强者做大213、政府投入减少,为规模扩张提供条件224、资金雄厚的大型国企,将是扩张的龙头23六、膜产业迎来发展机遇241、需求来自多个领域,历史增速较高242、膜应用比例尚低,前景取决于渗透率提升26(1)污水处理领域26(2)工业水处理领域27(3)饮用水处理领域283、渗透率更快提升,将带来增速进一步提高28七、相关行业与重点公司简况30一、水污染治理仍大有可为1、水污染资金投入偏低我国水污染治理的投入在 GDP 中的占比,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中国的水污染治理投入数据,存在官方统计口径的为环境统计年鉴中的工业污染源治理和“三同时”投资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2011 年工业废水处理运行费用。其余城市生活污水设施投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费用,分别根据处理设施能力、每年处理量进行估算。按照这种估算方式,我国的水污染治理投资占GDP 的比重,保持在0.5-0.6%左右。根据欧洲统计局公布的各国环保投资数据,德国、法国、英国的水污染治理投入(固定资产+运营费用)占GDP 的比重在0.8-1.2%左右。中国的治理投入同欧洲先进国家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假设中国的水污染治理支出增加到欧洲国家占 GDP 1%左右的水平,整个水污染治理行业的支出规模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00%左右。数据来源:环境统计年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数据来源:环保部全国投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清单,环境统计年鉴,欧洲统计局2、中外水质标准差异显著按照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我国的地表水质量分为5 类,其中III 类水质适合游泳,IV 类和V 类水质已经不适合人体接触。根据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的结果,我国40%的河流为III类以下水质。数据来源:水利部历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相比之下,美国1972 年颁布的清洁水法,即以实现所有地表水“可渔猎、可游泳”为目标。美国环保局每两年向国会提交“Water Quality Report”,说明地表水的达标情况和受到污染的原因。我们比较中国和美国2004 年水体的达标情况,发现除了满足“水产养殖”功能的达标率差别不大以外,其他功能的达标率,中国显著低于美国。3、法规标准体系尚待丰富完善尽管我国已经发布了多种水环境质量和排放标准体系,其中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水排放综合标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以及47 个行业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但是同国外,比如美国的水环境质量体系相比较,我国的水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尚待丰富和完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标准体系需要更加丰富和具有针对性;2、标准需要有针对性的升级。美国的水相关标准体系远比我国的复杂,试图穷尽排查每一个污染点源,对未来我国水污染相关标准体系的改善能够起到借鉴作用。以市政污水处理厂为例,美国会根据特定污水厂排放进入的水体质量、环境承受容量、周边居民、生物的安全健康等因素,综合制定某一污水厂的排放标准,并详细写入特定污水厂的排污许可证之中。某些许可证全文甚至接近百页。我们认为,国内的标准体系做到如此详尽的程度存在一定困难,但是可以向这个方向改善。(1)工业废水标准需要完善,更具有针对性同美国相比,我国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需要更加完善和具有针对性。2013 年,美国在执行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达到58 项,另有5 项处于制定中。中国在2005 年之前执行的工业废水标准仅有6 项,之后的几年中持续推出了一些工业废水标准,2013 年达到了47 项,主要涉及化工、纺织、建材、食品等行业。没有排放标准依据的行业,遵守的是1996年版本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已经与水体污染严重的现状脱节,需要进一步完善。(2)生活污水标准:需要根据水体功能区别对待,不会一刀切目前市场针对水污染治理行业存在一种认识,即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需要升级到一级A 甚至更严格的标准,才能够解决水污染治理的问题。我们认为污水厂排放标准升级是大概率事件,但是不存在排放标准一刀切的可能。未来较为可行的方式,是延续2002 年版本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做法,升级污水厂排放标准的同时,针对排入水体的环境承受能力、用途等因素,区别制定不同级别的排放标准。这一方面,美国针对不同水体功能区别对待的做法,更为极端。美国联邦环保局仅仅推荐污水厂生化需氧量(BOD)、总悬浮物(TSS)两项指标,分别为30mg/L,其余的氨氮、总磷、总氮、余氯等指标的制定,会参照排入水体的纳污能力,适用的功能等,在每一个污水厂的排污许可证中进行个别规定,甚至不做要求。因此,美国不同污水厂之间的排放标准差异极大。我们认为,未来国内的市政污水排放标准仍将根据水体功能区别对待。尚不确定是否会细致如美国的标准体系,但是出现一刀切的概率极小。二、政策带来投资机会,四大短板将是关注重点经过 2013 年初的严重雾霾天气,以及随后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市场普遍认同“政策出台治理需求增加投资机会”这一推导关系,并且对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已由怀疑、观望转向确认、坚信。按照环保部表述的污染治理政策制订顺序,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将会制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9 月份,全国工商联主席曾表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紧张制订中,预计投资规模达到2 万亿,预计年底出台。因此,我们认为,市场对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政策规格、投资强度等均不存在分歧。10 月16 日国务院发布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更是强化了这种预期。但是对于规划治理的重点方向,尚未出现明确、一致的预期。我们认为,从目前水污染治理的短板入手,能够较为清晰的预测未来政策的侧重点。我们预计,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提高污水回用比例、加强污泥处置等四个方面,将是未来政策的侧重点。三、产业链结构决定投资机会在运营与膜处理1、产业链规模呈金字塔形中国环保产业连续数年挑选水处理行业的样本企业,对分业务领域的收入和营业利润进行统计。我们分析发现,水处理行业的收入和利润分布,自上游的设备,到中游的工程施工、再到下游的运营服务,呈现金字塔形,并且竞争激烈程度逐渐缓和。过去三年,在样本企业中,收入方面,水处理设备、工程施工、运营服务三方面所占比重分别为53%、37%、10%,销售利润所占比重分别为41%、45%、14%。2、中上游不利于公司成长,自下向上整合有利出现大公司水处理行业的上游、中游,以设备制造、销售、工程施工等业务为主。主要表现出两个特点:1、产品种类繁多,造成市场分割;2、竞争较激烈,利润率相对较低。水处理设备市场涉及种类繁多的设备类型,包括管道、阀门、污泥处理、消毒、膜、仪表等几大门类,以及上千种具体设备。根据中国环保产业的统计,样本企业产品数量总计在2500 种左右,水处理药剂、材料、监测仪器的种类都在100 余种,每种产品对应的收入不过两百万元,利润更是不到一百万元。种类庞杂的设备、药剂种类,造成上游市场高度分割,成为企业快速增长的障碍。我们判断,国内水务产业链的发展和投资机会在于下游而非上游。首先,下游的市政污水处理运营或者工业水处理,对资金、技术、政府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门槛更高。再加上运营类业务区域垄断的性质,带来了较高的毛利率水平。而在上游,国内企业的水处理设备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进入门槛较低,大量的企业参与竞争导致利润率水平低于相对下游的运营业务。以水处理行业各项业务销售利润率作为指标,下游的毛利率水平明显好于上游。3、投资机会在运营和膜处理我们认为,水污染治理的产业链结构,不利于设备制造类公司发展壮大,或者从上游向下游整合。原因是2500 种左右的设备,每个公司都只在其中一小部分领域占有优势,实际所处的市场较为狭小。运营类业务对于资金实力、专业经验、管理水平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加上区域自然垄断的性质,参与者较少,毛利率水平较高。目前工业废水运营市场尚未真正打开,还处于起步阶段,市政运营市场虽已发展十余年,但结构非常分散,存在整合机会。膜处理业务虽然也属于设备领域,但是同传统处理工艺属于替代关系,未来存在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拓展空间,而且膜处理公司能够在发展壮大后向下游的工程和运营类业务拓展。因此我们认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拉动的投资机会在运营和膜处理领域。四、工业废水处理外包运营我们认为,工业废水处理外包运营的趋势将在未来得到加强。2009-2012年接受抽样调查的运营服务类企业中,工业废水运营类业务在收入和利润总额中的占比较低,收入和利润总额维持在运营业务的30%左右。但是我们认为,一系列有利因素,将推动工业废水运营在整个运营业务中的占比提升: 随着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提高,工业废水处理的难度将增加。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专业企业运营废水处理,成本将低于工业企业; 若国家采用划定排放单元区,新上项目必须进行排放总量等量替换,甚至倍量替换的政策,将会倒逼地方政府对工业废水排放进行规范; 国家对于工业废水超标排放的处罚愈加严厉。从转移责任的角度,工业企业将废水处理业务外包,也在情理之中; 国内大量的工业园区,有着规模可观的废水排放量,具有规模效应。未来随着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进步,第三方公司的参与比例会进一步提高;1、发展前景:潜在市场巨大,有待国家政策扶持除去分散的小型工业企业由于规模过小,不适合第三方参与水处理业务以外,国内工业园区企业集中,废水排放量大,并且数量巨大。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的数量在1500 左右。算上其他类型的工业园区,总数估计在7000 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存在管理不规范,甚至废水偷排的情况。2011 年,环保部下属的“中华环保联合会”曾经调查过全国18 个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工业园区,其中13 个存在废水直排江河的问题。各地也意识到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的问题。多省政府已经以文件形式要求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2、门槛高于市政污水运营,国内企业参与度有待提高总体来看,在处理技术、运行波动、资金支持等几大问题上,我国工业废水第三方运营的市场门槛要高于市政生活污水。这也造成了目前国内成规模的运营工业废水处理的企业非常少,主要参与者为国外具有技术和资金实力的公司。如威立雅、联合环境、中法水务等。目前国内企业,如创业环保、中电远达、桑德国际等,仅参与个别项目。未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