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任务二 审计抽样方法的应用,审计测试项目的选取方法 审计抽样的种类 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审计抽样的程序,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一、审计测试项目的选取方法 1、选取全部项目 2、选取特定项目 3、审计抽样,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一、审计测试项目的选取方法 1、选取全部项目 (1)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2)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一、审计测试项目的选取方法 2、选取特定项目 大额或关键项目; 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 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 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一、审计测试项目的选取方法 3、审计抽样 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1、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2、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1、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样本及样本量,进而随机选择样本,并根据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 非统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运用专业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样本规模和选取样本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 究竟应选用哪种抽样技术,主要取决于审计人员对成本效果方面的考虑。非统计抽样可能比统计抽样花费的成本要小,但是统计抽样的效果则可能比非统计抽样要好得多。,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2、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 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确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变量抽样是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根据实质性程序中细节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变量抽样。,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三、审计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1、抽样风险 2、非抽样风险,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三、审计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1、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的可能性。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 (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信赖过度风险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与审计效果有关。 信赖不足风险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与审计效率有关。,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三、审计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1、抽样风险 (1)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误受风险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与审计效果有关。 误拒风险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与审计效率有关。,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三、审计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2、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并非抽样所致,而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其原因主要有: 人为错误,如未能找出文件中的错误等; 运用了不符合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 错误解释样本结果。,四、审计抽样的程序,样本 设计,选取 样本,样本 结果 评价,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四、审计抽样的程序 1、样本设计 (1)确定测试目标 (2)定义总体和抽样单元 (3)分层 分层是指将一个总体划分为多个子总体的过程,每个子总体由一组具有相同特征(通常为货币金额)的抽样单元组成。 对总体进行分层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总体中的每一个抽样单位都必须属于某一个层次,并且只属于这一层次。 2)必须有事先确定的、有形的、具体的差别或标准来明确区分不同的层次。 3)必须能够事先确定每一层次中抽样单位的准确数字。,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四、审计抽样的程序 1、样本设计 (3)分层 【例】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时,将涉及的往来明细账户按余额的大小分为若干层次,再对每个层次采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往来明细账余额表,四、审计抽样的程序 2、选取样本 (1)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样本规模过小 不能反映总体特征 无法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 样本规模过大 增加审计工作量 浪费时间和人力 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与样本规模成反比 可容忍误差 审计人员认为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的所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总体的最大误差。可容忍误差越小,所需选取的样本量越大。 预计总体误差 预计总体误差越大,所需的样本量就越多;反之,所需的样本量就越少。 总体变异性 总体规模,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四、审计抽样的程序 2、选取样本 (2)选取样本的方法 随机选样 系统选样 随意选样,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四、审计抽样的程序 2、选取样本 (2)选取样本的方法 随机选样 随机选样是指对审计对象总体或次级总体的所有项目,按随机 规则选取样本。随机选样通常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 来进行。 随机选样不仅使总体中每个抽样单元被选取的概率相等,而且 使相同数量的抽样单元组成的每种组合被选取的概率相等。这种 方法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中均适用。,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四、审计抽样的程序 2、选取样本 (2)选取样本的方法 随机选样 【例】假定审计人员对某公司连续编号为5005 000的现金支票进行 随机选样,拟选取一组样本量为20的样本。首先,审计人员确定只用随 机数表所列数字的前四位数来与现金支票号码一一对应。从上到下,从 右到左,选出的20个号码为:3099、785、612、2775、1887、1745、 4962、4823、1665、4275、797、1028、3327、817、2559、2252、624、 1100、546、1501。选出这20个号码后,找出与其对应的20张支票作为 选定样本进行审查。,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四、审计抽样的程序 2、选取样本 (2)选取样本的方法 系统选样 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首先计算选样间隔,确 定随机起点,然后按照间隔,顺序选取样本的方法。,选样间隔总体规模样本规模,【例】审计人员拟采用系统抽样从2 000张销货发票中选取200 张作为样本,则选样间隔为10。假定审计人员把第101号发票作为 随机起点,每隔10张凭证选取一个样本,则所选取的样本号码依 此为:101、121、131、141、151,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四、审计抽样的程序 2、选取样本 (2)选取样本的方法 系统选样 系统选样方法使用方便,并可用于无限总体。但使用系统选样方法要求总体必须是随机排列的,如果测试的特征在总体内分布具有某种规律性,则选取的样本的代表性就可能较差。例如,应收账款明细表每页的记录均以账龄的长短按先后次序排列,则选中的200个样本可能多数是账龄相同的记录。 克服系统选样方法的这一缺点,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增加随机起点的个数,二是在确定选样方法之前对总体特征的分布进行观察,如发现总体特征的分布呈随机分布,则采用系统选样方法,否则,考虑使用其他选样方法。,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四、审计抽样的程序 2、选取样本 (2)选取样本的方法 任意选样 任意选样是指审计人员不带任何偏见地选取样本,即不考虑样本 项目的性质、金额大小、位置、外观或其他特征而选取总体项目。 缺点在于很难完全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即这种方法难以彻底排除审计人员的个人偏好对样本的影响,因而其结果有时缺乏合理性与可靠性。 在运用随意选样方法时,审计人员要避免由于项目的性质、金额大小、位置、外观等的不同所引起的偏见,尽量使所选用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 分析样本误差, 推断总体误差, 重估抽样风险, 形成审计结论,四、审计抽样的程序 3、样本结果评价,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一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一、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控制测试中的审计抽样,通常被称作属性抽样。属性抽样用于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情况。它是通过对样本检查的结果,推断总体中某些特征或属性发生的频率或次数,借以评价客户的内部控制是否值得信赖并为实质性程序提供依据。,所谓属性,是指审计对象总体的质量特征,即被审业务或内部控制是否遵循了既定的标准以及存在差错水平。,属性抽样主要有发现抽样、属性估计抽样两种方法。,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二 审计抽样方法的应用,一、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1、样本设计 (1)确定测试目标 (2)定义总体和抽样单元 (3)定义误差,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二 审计抽样方法的应用,一、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1、样本设计 【例】某公司某年度购货发票共5 000张,为了审查购货发票是否遵守或符 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即只有在将验收报告与进货发票核对相符后,才核准支 付采购货款。审计人员按以下步骤进行抽查: 确定审计目标。由于购货发票内部控制的要求是只有将验收报告与进 货发票核对相符后,才核准支付货款,则审计人员只会对该程序操作的准确 性以及进货发票与验收报告相核对的控制程序是否正常运行感兴趣。 确定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元。假定公司对每笔采购业务均采用连续 编号的凭单,在每张凭单的后面应附有验收报告与发票。因此,抽样单元是 个别的凭单。如果测试是年终进行的,则审计对象总体为本年度12个月内的 所有购货凭单。 界定“误差”。在控制测试时,误差是指审计人员认为使控制程序失去 效能的所有控制无效事件。在本例中,审计人员可根据具体审计目标,将误 差界定为:未附验收单据的任何发票;所附单据与发票记载的数量不符 ;发票虽附有单据,但该单据却属于其他发票。,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二 审计抽样方法的应用,一、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2、样本选取 (1)确定样本规模 确定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确定可容忍偏差率 确定预计总体偏差率 确定样本规模 (2)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学习情境四 如何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任务二 审计抽样方法的应用,一、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2、样本选取 【承前例】 确定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和可容忍偏差率。审计人员通过初步 了解程序,准备信赖内部控制。考虑该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审计人 员依据专业判断,将信赖过度风险定为10,可容忍误差定为4。 确定预期总体误差。假设从前3年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得知上述 所描述的内部控制误差率为0.5、0.9及0.95,误差不呈逐年减少 的趋势,因此基于稳健原则,可将预期总体误差率定为1。 确定样本量。根据控制测试样本量表(P64),查出可容忍误差为 4,预期总体误差率为1时,应选取的样本量为96张凭单。样本中 的预期误差数为1。若在样本中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误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