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师德的现代意义解添明摘要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教育领域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的师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师德规范的建立不应排斥传统师德中的合理部分,而是应把后者归并到当代师德体系之中。批判的继承传统师德对现代师德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师德传统师德 现代意义不知古就不知今,今是从古演化而来的。 何兆武:文化漫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及传承性,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无不受到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师德观念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至今仍然顽强的发挥着作用,如何正确理解传统师德文化的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真正转化为现代师德,对新时期的师德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一、师德概述(一)师德的概念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 张红专:加强师德建设的系统思考,载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第165页。一般来说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荣誉、职业技能、职业作风等方面,但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以及教师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内涵教一般行业的职业道德而言显得更为广泛,其表现出来的对教师在品行方面的要求标准更高,范围更广。一般认为,在教师职业道德的层面之外,师德内涵还包括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立场和态度、法纪观念和行为等,师德不限于教育活动的需要,也是社会的公民和先进分子所应具备的素质。这一内涵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广义的师德内涵。 王奉贤:师德建设的理论思考,载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4期,第812页。师德既教师集体和教师行业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的反映,同时也表现为个体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体自我完善的手段,也是对个体的自我约束;既有内在的精神实质,也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师德的内在的精神实质是教师人格和教师信仰。外在的表现即师德规范,是对一定社会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中伦理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又是评判教师行为的道德准则,体现出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约束作用。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互为表里,两者统一于教师职业道德发展过程中。(二)师德的特征师德既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既体现教师工作的特性,同时也具有普通道德的一般特征。具体而言,师德的具有专业性、人文性和传承性等特征。1.专业性师德是一种特殊的专业道德。专业道德是指一套被一致认可的伦理标准,具体是指一种职业群体为更好的履行职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维护职业声誉而制定的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 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近年来,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不断进步,教师专业技能发展与师德发展相结合已成为现代师德发展的重要内涵,对师德的认识也正在由“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而逐渐转移。师德的专业性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独特道德品质,它体现为教师个人道德品性及以自律为核心的专业精神,它更强调从专业特点出发讨论职业伦理规范的建立,强调专业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师德的专业性彰显了教师专业的价值,它表明师德不仅仅是笼统的道德要求,还是建立在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具有专业水准的道德实践。2.示范性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的示范性。在学校里,教师的职责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实际上,学生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教师所遵守道德规范以及在其所遵守的道德规范的指引下所作出的行为对学生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对学生而言,后者的影响甚至要比前者更为深远。所以礼记中才会有这样的记载:“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在教师职业道德中,育人被视为一切的根本,现代师德要求教师不能仅仅以教会学生什么知识为满足,更要注重把社会的道德准则传授给学生。而师德作为社会道德准则的一部分,尤其是和教师、学生关系最密切的一部分,当然对学生的道德规范的培养和发展具有示范意义。一名教师,如果只能教给学生知识而不能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做人的道理,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的那样:对一名教师来说,重要的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去怎样做人。3.传承性师德的传承性是指其在内容上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种传承性是由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以及文化的稳定性决定的。人类在自身的发展中创造了道德,并且在长期的历史进步过程中发展了道德,使之不断丰富、繁荣。作为道德的子系统,师德也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它不是一代人所创造的财富,而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道德不断积累的过程。师德不可能在与过去相割裂的状态下得到发展,必须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所积累起来的有价值的师德遗产的基础上发展适合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师德规范。二、传统师德的价值内涵 前已述及,师德具有专业性、示范性、传承性的特征,这是由于这些特征决定了师德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传统师德作为师德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如何对其批判的继承对现代师德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要批判的继承传统师德,必须对传统师德中所体现出的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内涵有清楚的认识。传统师德的价值内涵非常丰富,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指教师自身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同时在教育学生时要勤奋教导、永不疲倦,即“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大教育家孔子在礼记学记中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也就是说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知道不足,知道不足才能努力学习。西汉著名教育家董仲舒也特别强调“学而不厌”的重要性,他说:“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前汉书董仲舒列传对策一也就是说,教师学习上勤奋努力,就会学识广博、智慧明达;道义上刻苦努力,品德就会与日俱增,日有长进的。此外,在学而不厌的基础上教育者更要要诲人不倦。柳宗元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切身感受,曾强调到“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的重要内容。他说:“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嗔目闭口耶?”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也就是说,若说讲道理和古代文辞,我是从来不对向我请教的人缄默不言的。(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突出强调教师的行动教育,指教师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要时时、事事、处处都要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做学生的楷模和表率。孔子曾经说过:“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如果教师道德高尚、作风正派、行为端正,不需要相应的命令,学生也会按照教师的行为模式而行为,如果教师本身道德有问题,那么教师的命令学生是不会服从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指出“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其身正天下归之”,主张“教者必以正”。西汉学者扬雄更是明确指出:“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法言学行可谓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可以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这种巨大教育力量,是来源于教育者的自我对象化的严格律己性和通过平等交往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真实感受,因此,它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敬仰、信任、共鸣、向往和模仿,从而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三)学习之道,有教无类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出“学习之道,有教无类”的卓越思想 徐志刚: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主张不论其贵贱、贫富、长幼、华夷、智愚,均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那之前,“学在官府”,也就是说只有贵族才有权接受教育,也就意味着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孔子创办了私学,他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报复。他的弟子不分贵族,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在他创办的学校接受教育。可以说“有教无类”思想的提出是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革新,并由此形成了平等、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基本师德伦理思想。三、传统师德的现代意义(一)知识素养专业化,提升教学能力研究表明,一个科技人员应用知识的总量,大约只有20%是在传统的学校学习中获得的,其余80%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为适应需要而获得的。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该让学习支撑我们的生命,必须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知识充实自己,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学习的楷模。作为国家教育功能的具体实行者,教师的不断学习不仅是为了民族的复兴与进步,更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具体到警校老师而言,我们面对的是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如何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到常用常新,使学生能够听得懂、学得明、用得到我们所教的专业知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以笔者所教的法律为例,众所周知,法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尽管目前的老师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但是从毕业到走上工作岗位再到逐渐适应教师的工作,法律肯定是发生相应的变化。笔者从毕业离开学校至今,国家制定和修改了很多法律,如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解释三等相关文件,也就是说,在短短的纪念时间内,一些国家的基本法律规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果不加强学习,就没办法实现自己知识的专业化,自己都不懂东西如何能够教学生呢。为了全面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学习相关的教学技巧、教学方法等。要学会如何把自己拥有的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学生,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为了达到上述要求,作为警校教师的我们应当努力抓住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利用各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如考研、读博等。尽可能的参加各种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技能的培训,如参加培训班、研讨班等。还要努力的向身边的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素质。(二)行为规范道德化,树立良好标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首先强调的就是教师行为的示范作用。在教师职业的两种功能选择也即教书和育人的功能选择中,实际上育人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言,教师的一言一行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既是社会对教师自身条件的要求,同样也是教师高尚师德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洛克指出:“父亲应当以身作则,教导儿童尊敬导师,导师也应以身作则,使儿童去做他所希望他做的事情。导师的行动千万不可违反自己的教训,除非是存心要儿童做错。”可见,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年轻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由于目前我校学生大多处于16到21岁左右,正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加之我校实施封闭管理制度,使得一些本可以在社会上学到的行为规范、在社会上接触到的社会现象对警校学生而言都是遥不可及的,只有老师和他们的学习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只有老师和他们的接触最多。所以,警校老师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