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粤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一、建立我家收支统计表教案第一课时计划课 题一、建立我家收支统计表教案时间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新建一个工作簿,并熟悉其窗口组成,能给工件表重命名,保存工作簿并退出软件。过程与方法: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学生养成热爱生活和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软件的启动和工作簿的创建、保存和退出。教学难点工作表和工作簿的关系。教 具(学 具)多媒体网络教室教 法(学 法)讲解教学内容方法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各种消费。这些钱都是来自哪里呢?对,是来自父母的劳动和亲人的付出。作为当代少年儿童,我们应该深刻体会到亲人无私的奉献,感悟到家庭生活的种种艰辛。现在我们就从做一项调查开始,看看我们能否帮助父母“运筹帷幄”,合理规划消费,调配维系家庭动作的各项支出。课件出示图1,这是某个城市的学生用Excel做的“我家收支统计表”,你们想做吗?直观演示法比较学习法自学法教学内容、方法、过程 在Office家族成员中我们已和谁成为好朋友了?它们一般用于做何事?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下Word的弟弟-Excel,它也是Office家族中的一员,它在处理数据时有着独特的魅力,它能使数据的计算、分析变得更容易、更便捷;而且还能使枯燥的表格数据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图表。同学们想知道它是怎么处理为些数据表格的呢?从今天开始我将和大家一同来学习。 二、学习新课 1、学习启动方法 Word这个软件是如何启动的? 根据Word的启动方法来说一说Excel如何启动?动手实践看看和你想象的一不一样。 2、认识工作簿与工作表 让学生们分小组来学习此部分内容。合作讨论研究工作表和工作簿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师巡视指导,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的学习讨论中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师对不足的地方给予指导。 师总结区别与联系: Excel的文件称为工作簿。工作簿是由若干张工作表组成的,一个工作簿文件最多可以有255张工作表,默认工作簿有三个工作表:Sheet1、Sheet2、Sheet3。 工作表是以表格的形式出现的,由65536行和256列组成。行号用数字1-65536表示,列标用语文字母及其组合表示(A-IV)。 3、认识窗口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先让学生分小组自学,然后师出示课件引导他们观察对比。从而知道了Exce也有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工作表区和状态栏这几部分和它所特有的一些界面元素。如名称框、编辑栏、单元格、填充柄和工作表标签等。 3、工作表标签命名 学生自己看书学习给工作表标签命名。师巡视指导。 4、保存工作簿 在我们学习Word时是如何保存的?自己动手试试用它来保存工作簿。师对学困生给予指导。接受快同学也可以帮助周围的同学来掌握这个知识点。 5、退出Excel 在Word中我们是如何退出的?自己学习退出的方法。 6、知识延伸 想一想它除了能为我们做统计表之外,还可以做什么? 7、作业 做一个自己家一周内的收支统计表 三、总结 先让学生说本课他学到了哪些知识,然后师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Excel这个数据处理软件,希望大家也能和它结为好朋友,让我们用它来做一个勤记帐、勤统计、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小管家吧!教学反思:备注(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环境教育、特色作业)二、输入工作表中的数据第一课时计划课 题二、输入工作表中的数据时间教学目的1、掌握在单元格中输入文本、数字等数据。2、快速输入相同的数据或有规律的数据。3、学习合并单元格。教学重点掌握在单元格中输入文本、数字等数据。教学难点快速输入相同的数据或有规律的数据。教 具(学 具)多媒体网络教室教 法(学 法)讲解、演示教学内容方法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在建立表格之前,应该先把表格的大概样式考虑清楚,比如表头样式、所输入数据格式等,因此在用Excel建立一个表格的时候开始是把表头输入进去,然后输入表的行和列标题,最后再输入原始数据。二、新授(一)输入数据输入文本时,文本出现在活动单元格和编辑栏中,且此时的活动单元格为输入状态。教学内容、方法、过程首先,我们应该输入标题“我家的收支统计表”,然后输入行标题和列标题。方法:单击需要输入文本的单元格,利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文字“我家的收支统计表”。(二)合并单元格标题我们输入完成,但是标题只在一个单元格中,我们需要利用以前学习过的合并单元格功能,把标题放在表格中间。方法:选定需要合并的单元格,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合并及居中”按钮,这样就被合并成一个单元格了。(三)输入表中的相关文本数据项目、月份、费用名称、小计、合计等。(四)自动填充在上面我们输入月份需要一个月一个月输入,其实Excel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人性化的功能,使我们可以很轻松、很容易地输入有一定规律的数据。相邻单元格中的数据如果有一定的规律,比如递增、递减,输入时我们可以利用Excel的自动填充功能。先输入一个数据,然后所鼠标放到单元格右下角的方块上,当鼠标变成一个黑色的十字时就按下左键拖动,如果数据是按升序排列,就从上向下或从左到右进行拖动;如果数据是按降序排列,就从下向上或从右到左进行拖动。例如,在B2单元格中输入“一月”,然后向右拖动填充柄,二月、三月六月就被填充在相应的单元格中。三、练习完成P8页的我家收支统计表。四、介绍我的作品,互相评价。五、总结你做出来了吗?教学反思:备注(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环境教育、特色作业)二、输入工作表中的数据第二课时计划课 题二、输入工作表中的数据时间教学目的1、学习设置单元格格式。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设置单元格格式。教学难点单元格格式对话框。教 具(学 具)多媒体网络教室教 法(学 法)讲解教学内容、方法、过程一、谈话引入我们制作的工作表看起来好像不如Word文档修饰得那么美观,其实我们可以利用设置单元格格式来对单元格中的字体、边框、图案等进行多种设置。这部分的内容与我们学习过的Word文档修饰很相似。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数据格式方法:用鼠标拖动的方式选定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再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命令,系统将弹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教学内容、方法、过程默认的格式是“常规”,由于我们要输入货币或日期、时间等数据,因此在“分类”列表框中选择相应的类型,然后在右侧设置具体选项。2、自动换行和最适合的列宽当我们输入文本数据和数值数据过长,单元格列宽容不下所输入的字符时,Excel就默认占用相邻的单元格,如果相邻单元格已有数据,就截断显示。方法1:利用“格式”菜单中的“列”命令重新设置“列宽”或选“最适合的列宽”。方法2:选中单元格,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命令,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选“对齐”项,将文本控制栏中的“自动换行”项选中即可。3、设置对齐、字体、边框、图案。学生自主尝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三、练习完成P12表格。四、总结你学会了吗?教学反思:备注(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环境教育、特色作业)三、数据计算课时计划课 题三、数据计算时间教学目的1、学习并掌握利用Excel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2、加强与数学学科的学科整合。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利用Excel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教学难点利用Excel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的方法。教 具(学 具)多媒体广播教室教 法(学 法)实践操作教学内容、方法、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我们输入的“我家收支统计表”中还缺少“支出合计”、“当月结余”、“小计”栏目中的数据,这些数据我们如果通过口算或笔算,很麻烦。Excel为我们提供了用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的方法。 二、新授 1、利用编辑公式计算表格中的数据 公式可以在单元格中直接输入,也可以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中可以包括函数、引用、运算符和常量。 Excel的所有公式都以等号“=”开头,若无等号,则Excel会将其理解为正文,所以利我的设想教学内容、方法、过程用编辑公式计算表格中的数据时,“=”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运算符。 在单元格中输入算式,按回车键后,该单元格中会自动出现计算结果,同时在编辑栏中会显示出输入的编辑公式。 用Excel做算术运算时,数学中的乘号要用键盘的“*”字符表示,除号用“/”字符表示。 2、自动填充功能 那是不是每一个月的收入合计都要逐一输入,其实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自动填充功能完成相关操作。 Excel的自动填充功能不但可以填充文字序列、数字,还可以自动填充公式。 3、利用函数计算数据 虽然我们可以用编辑公式进行数据的计算,但是如果要计算的单元格非常多,那么公式就会非常长,输入很麻烦,这时我们可以借助Excel的函数功能。 函数是预先定义的内置公式,Excel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内置函数。在实际计算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设置函数参数来完成数据的计算。 我们可以直接在单元格中输入函数,也可以使用工具栏的“粘贴函数”按钮,还可以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函数”命令。 求和函数:SUM 格式:SUM(a1:Z10) 三、练习 完成P18表格。 四、展示作品,评价 五、总结 你学会了吗?还有什么有明白的地方?教学反思:备注(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环境教育、特色作业)四、数据排序课时计划课 题四、数据排序时间教学目的1、掌握数据的排序方法。2、加强与数学学科的学科整合,了解学科之间的互相关联。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数据排序。教学难点排序对话框中的设置。教 具(学 具)多媒体网络教室教 法(学 法)实践操作教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