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4月补考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考查课试题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蓝色标注的选项是正确答案。1. 有关心理方位基本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A. 按照心理方位确定方式划分,可分为法定权威型和精神权威型B. 在一个群体中法定权威型的心理方位关系,一定同时具有精神权威的心理方位关系C. 精神权威型的心理方位,不一定同时具有法定权威D. 按心理方位的表现形式划分,可分为外显型心理方位和内隐型心理方位E. 按照心理方位确定的时间划分,可分为始定位型心理方位关系和渐定位型心理方位关系2. 在一定的组织机构中通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属于哪种类型的沟通:A. 直接沟通B. 间接沟通C. 语言沟通D. 非正式沟通E. 正式沟通3.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不包括:A. 多种渠道B. 多种功能C. 文化的差异性D. 有意识的行为E. 具有多种涵义4. 护理人员与患者相互作用的最佳时间是:A. 患者刚入院的时候B. 患者即将要手术的时候C. 患者即将要出院的时候D. 患者病情好转的时候E. 患者表示出对沟通感兴趣的时候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非语言沟通的类型:A. 仪表和身体的外观B. 面部表情C. 目光的接触D. 触摸E. 文字和符号6. 在做学术报告、组织课堂学生讨论、专题讲座等情况下所采用的沟通属于沟通行为中的哪个层次:A. 公共沟通B. 小组沟通C. 跨个体沟通D. 人际沟通E. 个体内部的沟通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际关系的人性原则:A. 交互原则B. 理解原则C. 文明原则D. 择善原则E. 互利原则8. 有关人际关系心理距离的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 在现实人际关系中,双方的心理可能不会绝对相等B. 心理距离不等值往往是引发人际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C. 认知距离和实际距离不等值D. 认知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偏差越大,越可能引发认知一方的心理失衡,进而则容易造成人际冲突E. 基础距离和即时距离是等值的9. 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的情感发展过程B. 任何阶段都可能会出现停滞C.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能达到稳定的交往阶段D. 许多人际关系一般都停滞在第三阶段上往复循环E. 在定向选择阶段,时间跨度不一10. 下列哪一项不是患者角色的义务?A. 有尽可能、及时就医的义务B. 按时按数支付医疗费用的义务C. 病愈后及时出院的义务D. 遵从医嘱的义务E. 享有平等医疗的义务11. 下列哪一项是非技术性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A. 道德关系B. 利益关系C. 法律关系D. 价值关系E. 文化关系12. 下列哪一项患者的陈述需要护理人员进一步地去澄清:A. “我每天抽2包烟,已经5年了”B. “我每天都喝少量的酒”C. “我每天只吃二两米饭”D. “这次住院的费用比我的预算多出500元”E. “我痰中有血丝已经1个星期了。”13. 有关人际吸引的说法错误的是:A. 人际吸引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B. 虽然现代化的交通及通讯大大缩短了人们的交往空间,但空间距离仍然是人际吸引的重要条件C. 才能与吸引力总是成正比D. 通常个性品质的吸引持久而稳定E. 仪表在人际吸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第一次交往过程中14. 有关PAC分析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A. PAC理论基于弗洛伊德的心理自我意识状态理论B. PAC理论认为每个人在心理及性格上有三种自我状态C. 这三种状态是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成为其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D. PAC理论从人格结构的角度揭示了不同类型交往中的一般规律E. 如果交往双方的人格意识状态处于对对方的期望,则属于互补型的人际关系15. 下列哪种心理差位关系体现为下位者尊重上位的意见,且能照办,若持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以委婉的方式提出。A. 微弱差位B. 中强差位C. 显著差位D. 超强差位E. 极强差位16. 谈话、演讲、上课等属于哪种类型的沟通:A. 直接沟通B. 间接沟通C. 正式沟通D. 非正式沟通E. 单向沟通17. 护患间沟通最合适的距离是:A. 亲密距离B. 个人距离C. 社会距离D. 公众距离E. 安全距离18. 下列有关社会认知的说法错误的是:A. 对他人的认知主要包括对他人外在行为特征的认知和他人人格特征的认知B. 自我认知的过程是对自身的感知、理解及评价过程C. 人们对自我的认知一定比对别人的认知更准确D. 只有正确的认识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E. 在对他人进行归因时,可以采用一贯性标准、差异性标准和普遍性标准。19. 护理人员对患者说:“今天的天气真好!”请问:这属于哪一个层次的沟通:A. 一般性沟通B. 事务性沟通C. 分享性沟通D. 情感性沟通E. 共鸣性沟通20. 一位护理人员在走进患者的房间时想,“他看上去不太舒服,我要向他表示出我对他的关心。”以上例子中的沟通层次属于:A. 公共沟通B. 小组沟通C. 跨个体沟通D. 人际沟通E. 个体内部的沟通二、简答题(共 6 道试题,共 35 分。)1. 简述促进良好医护关系的方法与策略。相互尊重互相学习、相互信赖真诚合作、主动宣传较深了解、坚持原则适当解释2. 根据下面的对话,用沟通双方的PAC应对模式来判断其沟通的类型。 经理:“小张,这是我们公司今年的营销计划,您看看怎么样?” 下属:“我不用看了,您计划上怎么说我怎么做就行了。” 请问:经理与下属之间的沟通方式属于哪一种类型? 护士:“刘先生,医生要给您做一个尿常规检查,请您明天早上留尿在这个小尿杯里,然后交给我。” 病人:“好吧,您放心,我会按照您的吩咐去做的。” 请问:护士与病人间的沟通方式属于哪一种类型沟通交错型、沟通互补型3. 试述倾听的五个层次忽视地听、假装地听、有选择地听、全神贯注地听、用心聆听4. 试述护患沟通的目的?护患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收集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健康资料,以了解患者或其他人群的疾病、健康状况,为治疗、护理患者提供有效的依据,帮助患者或其他人群促进健康、维护健康。5. 在进行治疗性会谈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对患者有同情心责任心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对患者称呼得当语言措辞得体、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善于体谅患者、会谈时注意紧扣主题、尽量少用专业词汇、应用人际沟通技巧、注意患者的非语言表现、注意会谈内容的保密、仔细做好会谈记录6. 简述如何运用关注患者的技巧与患者进行沟通?记住患者的名字、谈论患者感兴趣的话题、真诚地赞美患者、时刻让患者感觉到他(她)是最重要的 三、名词解释(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1. 印象装饰 认知者在获得对方的知觉信息时,被认知者不是被动地等待被感知,而是通过对自己的修饰、言谈、举止的选择,来改变认知者对自己的印象,这种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称为印象装饰2. 人际沟通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和情感相互传递的过程。这种沟通通常是在非正式的、不规则的环境中,发生在两个人之间,或者包括两个以上的人。人际沟通是一切沟通的基础。 3. 人际吸引人际吸引也称为人际魅力,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彼此注意、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接近,已建立感情的过程。4. 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社会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5.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人在特定时间对自己的情绪、思想、优点及缺点等的全面的看法四、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蓝色标注的是正确答案1. 护患关系建立的基本过程中,合作信任期是护患关系最重要的阶段。A. 错误B. 正确 2.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既时距离会随基础距离而变化,基础距离越近,即时距离的调节越迅速。A. 错误B. 正确3. 人们在获得刺激后引起反应,这种反应是对外界环境刺激的机械性或物理性反应。A. 错误B. 正确4. 沟通中所传递的信息包括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A. 错误B. 正确 5. 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时,为了使患者掌握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应尽可能使用医学专业词汇。A. 错误B. 正确6. 在周哈里窗中,“开放我”的大小即表示自我暴露的程度A. 错误B. 正确 7. 护患间的沟通应该把重点放在护理人员为患者所进行的护理行动上。A. 错误B. 正确8. 主动-被动型模式适应于护理急危重症患者、重病初愈恢复期的患者。A. 错误B. 正确 9. 人际沟通过程是交往双方言语的交谈,因此,双方关系的建立在沟通过程中并不重要。A. 错误B. 正确10. 在初次交往中最重要的吸引因素是个性品质。A. 错误B. 正确 1. 社会判断的特征包括:性和趋势。预见性、超标准化趋势 2. 人际沟通的最基本内涵包括和。内容、关系 3. 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包括、和。分歧阶段、冷漠阶段、疏远阶段、终止阶段 4. 人际关系的特征包括:性、性、性、性、性、性及性。互动性、心理性、明确性、渐进性、多面性、动态性、复杂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