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模仿说: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到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美术以如此。1.2游戏说: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她是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人们也因此把游戏说成为“席勒-斯宾塞理论”。1.3表现说: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持这一理论的主要有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等,还有欧美的一些当代美学家。1.4巫术说: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中最有影响、有势力的一种观点。这种理论是在直接研究院是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技术上提出来的,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这种观点用实用性来解释一书的起源,认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实用功利价值。1.4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1.5绘画是造型艺术中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1.6雕塑使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1.7工艺美术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处理以后,是指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1.8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建筑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形象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星河时代感。1.9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属于普通教育范畴,它是指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培养学前儿童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4.1低控原则指在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尽量少以成人的权威或规范束缚学前儿童的艺术活动,让他们自由、充分的体验和表达。4.2发展性原则指在进行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时,要处理好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造成儿童身心的一种可持续发展。4.3因材施教原则指的是要根据学前儿童具体基础和接受能力,区别对待,使每个学前儿童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4.4创造性原则指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美术这种艺术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力。4.5实践性原则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儿童积极参与美术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培养他们的美术能力和兴趣。4.6游戏练习法:在一个游戏主题下,把这种形式的美术活动结合起来,画画、做做、玩玩。儿童愉快的活动,随心所欲的将自己看到、听到、体验到或想到的事件充分的充分的表现出来,从中体会到美的愉悦。4.7联想迁移法:联想的灵活性和联想概念的远距性是创造性天赋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由教师提出美术活动的方向,有意识地为儿童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机,开阔他们的思路,向他们提出一个个能引起联想的问题,使他们爆发出想象的火花。5.1涂鸦期:大约在一岁半至四岁之间,儿童开始画一些紊乱儿不规则的线条,包括:直线、波形的线、圆弧线、折线等。这些线条杂乱的混合在一起,他们并不代表什么意义,纯粹是儿童一种本能的、无意识的活动,也可以说是个体最初的绘画活动。5.2命题画:教师提出绘画的主题和要求,幼儿按指定课题完成作品。命题画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能力,帮助幼儿学习新的技巧,使幼儿学会从特定条件的相互联系中去描绘物体、表现情节。5.3自由画是在绘画题材、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对幼儿不加任何限制,完全按照幼儿自己的意愿去作画。在自由化过程中,教师不作示范和暗示,给幼儿以充分的心理自由、精神自由、想想自由和表现自由。鼓励幼儿的独创心理。6.1表象的变形是指在保证表象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征的情况下所构想的种种新表象。6.2表象的分解是指某一表象中突出出来,割断它与其它表象因素的暂时联系,使它获得独立的表象意义。6.3粘贴是指用现成的点状、线状、面状材料粘出或贴出具有浮雕感的或平面的画面的活动。6.4剪贴是指运用剪刀,将面状材料剪成所需要形象后,贴出平面画面的手工活动。6.5目测剪:即用没有任何痕迹的纸直接用目测检出形象的方法。6.6沿轮廓剪:指按照已画好的轮廓线来剪出所需要的物体形象的方法。6.7折叠剪指纸经折叠后剪出图案的方法。6.8撕贴把手指作为工具,利用双手的配合来四处所需形象,再贴成平面的画面。用手撕出来的形象,其轮廓线蓬松、柔软、毛茸茸的,具有自然、浑厚、雅致的独特美感。6.9染纸是指用吸水的纸和水性颜料通过渍染和点染的方法染出色彩美丽的图案的活动。6.10泥塑是指通过双手的活动将泥塑造成立体形态的物体形象的活动,它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立体手工造型活动。6.11折纸是利用双手的活动将纸折叠成立体的形象的活动,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活动之一。其特点是利用几何造型。学前儿童通过折纸不仅可以锻炼手的动作的灵活性,也培养了他们的目测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和对图形变换的思维能力。6.12厚纸制作是指运用铅画纸、卡纸一类略硬的纸,通过翦、折、贴,组装成技法制作出三维形体的活动。它可以帮助学前儿童通过制作认识从平面形态的纸到立体几何形体的变化规律,同时,发展其空间知觉能力、联想能力、造型能力。6.13废旧材料(和果蔬)制作是指利用废旧用品或水果、蔬菜等自然物通过联想,“因材施教”的进行建构,制作出立体形象的活动。它对于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利用废旧材料来制作,也可以培养他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工作的能力。7.1美术欣赏是美术教育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是对美术作品的一种和谐的、令人愉快的、无拘无束的探索。其目的在于加深对美术作品中美的理解,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儿童的审美敏感性,从而在生活中更加有信心,能主动的、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7.2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艺术欣赏中的对话是欣赏者在审美心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多通道的相互交流,欣赏者调动了自己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灵感、无意识等多种审美心理功能,把艺术家的情思意念、审美创造,弥散、渗透和融入自己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一种潜在的心灵沟通和内在的自我交流。7.3描述是指陈述美术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称的视觉对象,从而不涉及作品的含义及其价值认定。7.4形式分析是指分析视觉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所表现的美的形式,如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和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应用。7.4评价是指判断一件美术作品的价值。对艺术品下判断需要综合艺术创作、艺术背景知识、艺术欣赏和美学的各方面知识。指导学前儿童评价重点以放在对作品的审美判断以及揭示作品的寓意性方面。1.1学前儿童美术的特点答:(一)学前儿童的美术是他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二)学前儿童美术的发展反映了他们整体智慧的发展(三)学前儿童的美术史他们表达情感与进行交流的工具。1.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有哪些?答:(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情感教育(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培养学前儿童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1.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答:(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儿童大脑潜能的开发。(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儿童一般智慧和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2.1当前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答:1.在培养目标方面,早期美术教育中出现两个误区。其一,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做出一件有趣的玩具就完成了任务,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其二,把美术作为实施德育、智育的手段,作为完成某一中心人物的从属部分,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和体系。2.在教育内容方面,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或图片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儿童作品中的成人化、模式化倾向非常突出,无论在一个班级里、一个幼儿园里,甚至是在全市、全省、全国的儿童作品展览会上,从花花绿绿的、各式各样的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带有模式化的人物、动物形象。3.在教学方法方面,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3.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1.培养学前儿童完满和谐的人格2.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素质3.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具体目标:1.利用线条、形体、色彩等视觉造型要素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与体验。2.通过积极的美术创作活动,启发学前儿童用视觉造型要素表达自我的观念和情感,培养学前儿童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3.3 34岁小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1) 欣赏教育目标1. 、引导儿童参加美术欣赏活动,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集中注意力欣赏的习惯。2、引导儿童欣赏具有鲜明色彩和简单造型的物品和美术作品,使他们能对这类形象感兴趣。3、引导儿童欣赏同伴的美术作品。(2) 绘画教育目标1、 引导儿童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并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2、引导儿童认识油画棒、蜡笔、水彩笔、水粉画笔和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养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3、引导儿童学绘画线条和简单形状,并用于表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物体的轮廓特征。4、引导儿童学会认识红、黄、蓝、橙、绿、棕、黑、白等颜色并选用多种颜色作画。5、学习区分并尝试画出主体色和背景色,培养他们对使用颜色的兴趣。6、引导儿童学会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安排主要形象,并把它画大些。(3) 手工教育目标1、 引导儿童参加手工活动,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并愿意尝试各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培养儿童安全、卫生、整洁的手工活动的习惯。2、引导儿童学习用浆糊、胶水等粘贴沙子、种子等点状材料。3、引导儿童体验泥的可塑性,学习用搓、团圆、压扁、粘合的方法塑造简单的立体物象。3.4 4岁5岁中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1)美术欣赏教育目标1、引导儿童欣赏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的、能理解的成人美术作品、同伴美术作品、日常生活的玩具、生活物品、节日装饰、环境布置等,产生与作品等相一致的感觉和情感。培养他们关注具有美感的事物。2、引导儿童欣赏并初步理解作品形象和作品主题的意义,使其知道美术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3、引导儿童初步欣赏并感受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变化与统一没、构图的对称与均衡美。(2)绘画教育目标1、引导儿童在小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多种绘画方法,体验绘画的快乐。2、引导儿童学习用各种线条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3、引导儿童学习认识12种颜色并学会辨别同种色的深、浅,学习用较丰富的颜色作画。4、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在画面上安排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3)手工教育目标1、引导儿童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使他们喜爱各种手工活动。2、引导儿童用比小班丰富、复杂的点状材料粘贴出简单的物象。3、引导儿童在小班的基础上学习用纸折出剪贴出简单的物象。4、引导儿童在小班的基础上学习用捏的方法塑造简单的立体物象,并学习用泥塑造平面的物象。5、引导儿童初步学习用其他点状、线状、面状和块状的自然物和废旧材料制作玩具。3.5 5岁6岁大班儿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