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诧城矿“”重大冒顶事故案例时间:2006-11-9 0:00:00 编辑:煤炭网 2004年3月19日中班21时28分,城矿采煤一区3904工作面刷面初放第一次回双档料时,发生一起推垮型抽顶垮面事故,死亡4人。一、自然情况3904下分层工作面位于-260水平北三采区上部,顶部为3904、3906、3908工作面上分层采空区,下部为煤柱,上方为3902下分层采空区,东部为9煤辅助上山,西为老北三轨道上山;该面煤层为小湖系9煤,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爆破落煤;工作面走向长600米,里面300米已回采完,并于3月16日收作完,跳面切眼向外走向300米,可采230米,煤层厚度0.33.0米,平均1.0米,煤层倾角平均29度,工作面长79米(分四段,下头第一段5米为下分层,第二段20米为煤柱,第三段25米为下分层,该区段正好位于上分层工作面止采线附近已回采的三角形区域中,第四段29米为煤柱),全面共160棚,冒顶范围为第71棚88棚,共18棚(长10米、宽5米、高2.02.5米),冒顶地段正好处于第三段下分层地段。二、事故经过月日早班,矿有关领导召集矿安监部部长、矿技术部分管副部长等初放小组成员到该面进行了会审,认为工作面还存在木垛、拉勾等项特殊支护措施未落实到位,要求工区待上述项措施落实后,再进行初放。约时分左右,工作面在上述项措施未进行落实的情况下开始回料。当回到工作面第棚时,下方有棚原切眼梯型棚未回,此时,工区跟班书记蔡某要迎头回料人员休息,自己亲自操作,分当使用回柱机回第二架棚腿时,顶板来压冒落,造成其上部棚被抽空倒棚,工作面从煤帮到老塘全部冒死,当场有人被埋在冒顶区,分别为工区跟班书记、班长、铁管员和迎头信号工。后经集团公司和矿的共同抢救,两人分别于日、分被扒出,其余两人分别于日分、分被扒出,扒出时人均已死亡。 三、事故原因 、工作面顶板破碎,在现场不具备初放条件的情况下,干部违章指挥,并参于违章作业,强行放顶,造成顶板大面积抽冒埋人,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工作面倾角大(),切眼在掘进期间曾发生漏顶和冒顶,顶板不实,矿有关领导及部门、工区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工作面工程质量低劣,木垛及拉勾等特殊支护未架设到位,工作面支柱初撑力合格率仅,工作阻力全部不合格,不同规格的支柱(、米)混用现象严重,是造成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 、回料方法和顺序不当,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回料时先回的是切眼内单体支柱,定型料滞后棚,应先扒出定型料,再回单体支柱。 、该下分层工作面回采前未采取注浆、注水及铺设人工假顶措施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又一原因。 、工作面向煤帮只刷齐两档,第三档上头还有棚未刷,另外,工作面切眼内浮煤较多,回料地点附近支柱混乱,退路不畅。 四、事故教训 、跟班干部及现场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对下分层破碎顶板及空顶的危害认识不足,未采取有效措施。 、现场管理差,工作面工程质量低劣,规程措施在现场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有关矿领导及部门人员责任心不强,现场把关不严,检查不细,规程措施在现场未得到落实,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消除。 、职工遵章意识不强。现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得不到有效遏止。 五、防范措施 、破碎顶板初放及正常回采时必须增设木垛进行加强支护。 、初放期间必须对工作面支柱进行棵棵测压和二次补液,确保支柱合格率达,同时保证工作阻力满足要求。 、初放工作面管理必须作到“三不放”,即“初放领导小组成员不到现场不放、工程质量不是优良品不放、规程措施不落实兑现不放”。 、工作面初放期间应按规定控制采高,严禁不同规格的支柱混用。 、开采下分层工作面时,应预先采用注浆、注水和铺设人工假顶的措施,并报集团公司批准后方可开采,否则严禁开采。 事故点评: 这是一起典型的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安全监督不力而造成的责任事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工作面根本不具备初放条件的情况下强行初放,充分反映出部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重产量、轻安全的思想严重。 、经验主义、习惯意识没有得到有效克服。城矿回采类似条件的下分层工作面已有好几年的历史,总认为下分层顶板压力不大,没有对该面存在的特殊条件进行分析,致使工作面在切眼的布置上就存在不安全隐患,冒顶范围正处于上分层工作面止采线附近已回采的三角形区域中,上分层顶板冒落并未完全充填采空区,下分层回采引起煤柱区压力及顶板变化,从而导致冒顶事故的发生。 、图省事、怕麻烦的思想依然存在,工作面特殊支护不全,木垛该打的未打,拉勾该上的未上,工作面支柱混用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初撑力及工作阻力严重不足也未采取措施。 、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对现场存在问题认识不足,忽视质量标准化及初放要求,对违章行为不制止,对存在的问题审查不透,留下事故隐患。 、干部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差,安全第一、不安全不生产的安全理念在现场未得到有效落实。 夹河矿“”顶板事故案例时间:2006-11-9 0:00:00 编辑:煤炭网 年月日中班时分,夹河矿运搬工区在水平轨道暗斜井距绞车米处维修耙绳轮及轨道时,因巷道拱顶部喷体突然脱落,发生一起死亡事故。 一、自然情况 水平轨道暗斜井为全岩巷道,巷道坡度为,长度米,巷道采取锚、网、梁、喷联合支护,净宽米,净高米,净断面。 该巷道由掘进一区队负责施工,事故段巷道于年月份开始施工,月份施工完毕。由于该段为深部巷道,地压大,且受采动影响,掘进成巷后即出现喷体开裂等失修现象,由施工单位边掘进边修护。年月至月间,共进行了三次修护,修护时为了保持巷道外表成型一致、美观,对事故段巷道进行了复补喷,造成了事故段巷道拱顶部金属网外喷体厚度累计达米。 年月,巷道竣工,经验收后,于月日交付运搬工区使用管理。 二、事故经过 月日中班,运搬工区安排电绞司机高某、挂钩工刘某、朱某三人到轨道暗斜井上滑板运料。接班后,高某检查发现耙绳轮有一个缺囗,花道处尖轨不密贴,即叫刘某向工区汇报,要求下人处理。尔后,在未对耙绳轮和花道进行处理情况下,高某只对电绞进行了检查后,就由刘某等挂了料车运行,当车拉到花道处,靠主钩的第一个重车掉漏道,便将料车松到下车场拿道。后经检查发现耙绳轮底托板与轨道脱离,轨道被拉偏,不能走勾。即又向运搬值班室汇报,要求下人处理。工区即安排钉道工王某下井处理,时王某到现场,电绞司机高某负责协助维修,王某安排高某去找道板,自已用尖锤在耙绳轮上方刨道板窝。约时分,高某刚离开现场到达下方安全门处,王某所在位置的拱顶部喷体突然脱落长米,宽米,厚米,砸在其背部,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事故原因 、钉道工王某未执行先检查后工作,不安全不工作的有关规定要求,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 巷道失修且修护方式不当是形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 运搬工区负责该区段的管理,对严重失修可能造成后果重视不够,盲目安排工人作业,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矿安监部、生技部对该段失修巷道的严重失修程度不清楚,亦未安排检查处理,疏于管理,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四、防范措施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安能力。真正做到先检查后工作、不安全不冒险作业、隐患不排除不工作。 、严格执行锚喷工艺标准,落实巷修技术质量要求,对巷修工程要严格按标准施工和验收,复补喷喷层厚度不得超过规定要求。 、进一步落实职能科室和基层区队区域安全责任包干制度。将安全责任切实落实到个人,做到人人有章可循、有责可究。确保在安全管理上不扯皮,不留死角。 事故点评: 这是一起责任事故,从掘进期间的修护质量,运搬工区区域包干的管理,职能科室对隐患的排查处理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管理责任不到位。如果有一个单位领导或职工能履行安全责任或有一个环节能兑现管理制度,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掘进期间的修护未能按照修护标准要求施工,使金属网外喷层严重超厚,在隐蔽工程中留下了隐患,在受动压等影响时,导致较大面积的喷体开裂、突然脱落。 区域包干运搬工区的干部,在作业地点巷道失修隐患未排除的情况下,安排工人作业,同时,施工人员自我保安能力差,造成事故的发生。 职能科室对非采掘区域和边远地点存在安全隐患疏于管理,未能及时进行排查和安排处理,管理不到位。 该矿近年来狠抓安全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事故的出现,暴露了在非采掘区域和边远地点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着“死角、漏洞”、部门之间管理上的衔接协调等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希望各矿井以本次事故为鉴,结合本单位实际,对在用巷道进行一次普查,对失修巷道,要落实队伍,限期修复,严格工程质量、严格验收标准。同时,要做好对矿井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地点的严细化管理,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