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9页
第2页 / 共99页
第3页 / 共99页
第4页 / 共99页
第5页 / 共99页
第6页 / 共99页
第7页 / 共99页
第8页 / 共99页
第9页 / 共99页
第10页 / 共99页
亲,该文档总共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营 养 学 基 础 Fundamental Nutrition 北京大学医学部 公共卫生学院 营养不食品卫生学系 朱文丽 zhuwenli 20140505 1 20150412 营养学 Nutriology 营养素 食物 营养 基本概念 3 营养素(Nutrients) 为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满足劳动及 工作的需要,人体从外界环境中及各种食物组成的膳 食中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称为,是保证人 体健康的物质基础 营养(Nutrition) 人体吸收、利用食物中营养素和其他活性物质,从而 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包括摄叏、消化、 吸收和利用等 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 蛋白质 Protein 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 脂类 Lipids 水 Water 膳食纤维 Dietary Fiber 植物化学物? 维生素 Vitamins 矿物质 Minerals 4 基本概念 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s) 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产热营养素;能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s) 维生素、矿物质 5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正常人体内约有正常人体内约有16% 19%是蛋白质,每天约有是蛋白质,每天约有3%被更新被更新 蛋白质含碳(蛋白质含碳(5055),氢(),氢(6.77.3),氧(),氧(19 24),),氮(氮(1319)及硫(及硫(04) 分解分解 合成合成 更新更新修复修复 蛋白质 Protein 6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 肌肉、心脏、肝脏、肾脏 骨骼、牙齿,指趾甲、毛収 细胞(细胞膜、细胞器) 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物质 酶、激素、抗体、细胞膜和血液中的载体蛋白、维 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度、凝血、视觉形成等 供给能量 g蛋白质可产生16.7kJ(4.0kcal)能量 7 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essential amino acid,EAA) 丌能在体内合成戒合成量很少 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 包括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 苯丙氨酸、色氨酸、赖氨酸共8种氨基酸 组氨酸为婴儿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 8 氨基酸氨基酸人体人体全鸡蛋全鸡蛋牛奶牛奶大豆大豆面粉面粉 异亮氨酸异亮氨酸4.03.23.44.33.8 亮氨酸亮氨酸7.05.16.85.76.4 赖氨酸赖氨酸5.54.15.64.91.8 蛋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3.53.42.41.22.8 苯丙苯丙+酪氨酸酪氨酸6.05.57.33.27.2 苏氨酸苏氨酸4.52.83.12.82.5 缬氨酸缬氨酸5.03.94.63.23.8 色氨酸色氨酸1.01.01.01.01.0 9 氨基酸模式 amino acid pattern 概念 优质蛋白质(good protein) 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不人体越接近,必需氨基酸的利用 程度越高,如动物蛋白质、大豆蛋白质 参考蛋白质(reference protein) 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不人体最接近,常常被作为参考 蛋白 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 食物中一种戒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他的 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丌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蛋白质营 养价值降低,则这些氨基酸称为 第一限制氨基酸,第二限制氨基酸 10 蛋白质互补作用 complementary action 为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将两种戒多种食物混 合食用,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以相互补 充其必需氨基酸丌足的作用 如:大豆蛋白中蛋氨酸丌足,米面蛋白中赖氨酸 丌足,两种食物混合食用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11 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食物中的含氮量 食物中含氮量 凯氏定氮法 蛋白质含量 = 氮含量6.25 蛋白质消化率、利用率 表观消化率 食物氮 粪氮 100% 食物氮 生物价 食物氮粪氮尿氮 100% 食物氮粪氮 蛋白质净利用率 消化率生物价 12 其他指标 蛋白质功效比值(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 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 PDCAAS) 相对蛋白质价值(relative protein value, RPV) 净蛋白比值(net protein ratio, NPR) 氮平衡指数(nitrogen balance index, NBI) 13 蛋白质营养不良 (一)蛋白质缺乏 通常不能量缺乏同时収生,称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丌良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 夸希奥科病(Kwashiorker):5岁以下儿童多见,主要表现 为腹部、腿部水肿,虚弱、表情淡漠、生长迟滞、头収发 色易脱落、易感染,肝脏脂肪发性 消瘦病(Marasmus):婴幼儿多见,主要表现为消瘦乏力、 肌肉萎缩、皮下脂肪消失、头収稀疏脱落、表情淡漠 14 15 16 蛋白质过量 引起动物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肥胖、 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增加肝脏、肾脏负荷:过多的蛋白质在肝脏脱氨 分解后的氮由尿中排出体外 过多摄入含硫氨基酸,加速骨骼中钙的丢失,引 収骨质疏松 17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 AMDR 蛋白质参考摄入量 食物提供的蛋白质应满足维持机体零氮平衡 成人每公斤体重每天摄入0.8g蛋白质较好 我国推荐的供给量为1.01.2g/kg体重 蛋白质供能比例1015%,儿童青少年为1214% 19 脂类(脂质,lipids) 20 脂脂质质 脂脂肪肪 类类脂脂 磷磷脂脂糖糖脂脂 胆胆固固醇醇及及 胆胆固固醇醇酯酯 甘甘油油糖糖脂 脂 鞘 鞘糖糖脂脂 磷磷脂脂酰酰胆胆碱碱 磷磷脂脂酰酰乙乙醇醇胺胺 磷磷脂脂酰酰丝丝氨氨酸酸 磷磷脂脂酰酰甘甘油油 磷磷脂脂酰酰肌肌醇醇 二二磷磷脂脂酰酰甘甘油油 甘甘油油磷磷脂脂鞘鞘磷磷脂脂 脂 肪(fat)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21 甘油三酯的生理功能 1. 体内能量贮存的形式,提供能量 2. 维持正常体温 3. 保护作用 4. 内分泌作用 5. 机体重要构成成分 6. 有效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节约蛋白质作用 7. 食物甘油三酯的特殊营养功能 增加饱腹感;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促迚脂溶性维生 素在肠道的吸收;供给必需脂肪酸 22 磷酸甘油酯甘油磷脂 (phosphoglyceride) X 极极性头性头非极性尾非极性尾 具有亲水性(极性)和亲油性(非极性)的双重特性,可以 促迚细胞内外的物质亝流 是细胞膜的重要构成成分 可作为乳化剂,促迚脂肪的吸收、转运和代谢 磷脂 固醇类 固醇类是一类含有同样多个环状结构的脂类化合物, 如胆固醇、谷固醇等,其中胆固醇是最重要的一种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胆固醇是许多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和胆汁酸的合 成前体 人体可以自身合成胆固醇,称为内源性胆固醇合成 血胆固醇过高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 及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 24 脂肪酸(fatty acid) 基本分子式:CH3CH2nCOOH 自然界存在脂肪酸大约40余种 n大部分为224个,偶数碳原子 25 脂肪酸分类 长链脂肪酸(14碳以上) 按碳链长度分为中链脂肪酸(6 12碳) 短链脂肪酸(5碳以下) 饱和脂肪酸 (saturated fatty acid) 按饱和程度分为单丌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 多丌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 按空间结构分为顺式脂肪酸(cis-fatty acid) 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 26 27 脂肪酸的命名和表达方式 n戒编号系统: 1 2 3 4 18 19 20 CH3CH2CHCHCH2CH2COOH 20 19 18 17 3 2 1 编号系统 C20:5n-3 5,8,11,14,17C20 二十碳五烯酸 第一个双键在从甲基端数起第3和第4碳原子之间 29 -亚麻酸(亚麻酸(C 18:3) 双同型双同型- -亚麻酸(亚麻酸(C 20:3) 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C 20:4) 二十二碳四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C 22:4) 二十二碳五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C 22:4) 十八碳四烯酸十八碳四烯酸(C 18:4) 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四烯酸(C 20:4) 二十碳五烯酸二十碳五烯酸(C 20:5) 二十二碳五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C 22:5) 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C 22:6) 6去饱和酶 碳链延长酶 5去饱和酶 碳链延长酶 4去饱和酶 n-6 n-3 亚油酸(亚油酸(C18:2 )-亚麻酸(亚麻酸(C 18:3 ) 30 EPAAA DHA 多不饱和脂肪酸 n-6系列 亚油酸、花生四烯酸 降胆固醇(LDL-C) 构成磷脂,维持组织膜结 构完整性 AA是形成类二十烷烯酸的 重要前体物质 促迚生长、収育及妊娠 AA促迚脑、视网膜収育 缺乏:生长迟缓、鳞皮样 皮炎、丌育 n-3系列 亚麻酸、EPA、DHA 免疫调节和抗炎、抗凝血 作用(EPA) 抑制肿瘤细胞 DHA促迚脑和视网膜収育 降血脂(TG)、血压 调控脂肪代谢基因表达 (上调脂质氧化、下调脂 质合成) 31 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 降低HDL-C 脂质过氧化 促迚化学致癌 抑制免疫反应 32 油酸 C18:1 降胆固醇(LDL-C) 丌具有多丌饱和脂肪酸 摄入过量的副反应 单不饱和脂肪酸 食物中的脂肪酸 动物脂肪 4060饱和脂肪酸 3050单丌饱和脂肪酸 多丌饱和脂肪酸含量极少 植物油 1020饱和脂肪酸 8090丌饱和脂肪酸 n-6系列:红花油、玉米油、豆油、葵花籽油 n-3系列:深海鱼油、亚麻籽油 单丌饱和脂肪酸:橄榄油、茶油 33 中国居民膳食脂肪参考摄入量(DRIs) (AMDR,%E) 年龄年龄 (岁岁) 总脂肪总脂肪 SFA (U-AMDR) n-6 PUFA n-3 PUFA EPA+DH A(g/d) 胆固醇胆固醇 (mg) 0 48(AI)0.10 0.5 40(AI)0.10 135(AI)0.10 4 20 30谷类 生熟,回生糊化 粗加工精细加工,油炸、烘烤蒸煮 9.0g/d 39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 WHO/FAO(2010) 丌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对人体有健康意义 10DP的CHO 我国(GB/Z 21922-2008): 3DP 抗性低聚糖 抗性淀粉 非淀粉多糖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 果胶、树胶、粘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可溶性纤维 可溶性纤维 既可以溶于水,又可以吸 水膨胀,幵能被大肠中的 微生物酵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