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西师版)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知识要点1、整十整百数的乘法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末尾的0放在一边,再用0前面的数字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记住:必须方便口算。最后所添0的个数 = 放在一边的0的总个数。)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最后一把两次乘得积相加。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积的变化的规律:(1)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A倍。(2)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扩大AB倍。(3)积不变的规律: 一个因数扩大A倍,加一个因数缩小1/A倍,积不变。4、 数字的排列规律: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大,可能是由乘法或加法算出的。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小,可能是由除法或减法算出的。5、 解决问题:(1)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可先算出每一份的数量,再乘以总份数;也可以先算出总份数,再乘每份的数量。(2)“归一”问题:解题时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物品的价格、单位时间的路程等,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6、0乘任何数都得0。2、 典型例题1、 口算:5012积的末尾有( )个0;2640积的末尾有( )个0;3080积的末尾有( )个0;5080积的末尾有( )个0。2、 口算4310时,可以这样算:43个( )是( );也可以这样算:在43的后面添( )个0。3、 4 6 3 5 2 3 0 ( )( )的积 1 3 8 ( )( )的积 1 6 1 0 ( ) ( )的和4、21个14连续相加的和是( );35个20的和是( );24的32倍是( )。27个50相加的和与50的( )相等。5、小明在计算完3762后,想验算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 )( ),或者是用( )( )=( )来进行检验。6、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它们的积是( ),它们的差是( )。7、小花今年10岁,奶奶的年龄比她的7倍多3岁,奶奶今年( )岁。8、2 42,当 里填( )时,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要使积是四位数, 里可以填( )。9、 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要白白流掉65克水,1时要浪费水( )克。10、 根据规律填数。(1)2,3,5,8,12,17,( ),( )。(2)1,20,3,15,5,10,( ),( ),( ),( )。(3)1,4,9,16,25,( ),( ),( )。(4)1,1,2,3,5,8,13,21,( ),( ),89。1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 )位数和( )位数。12、 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0, 所得积的末尾( )。13、 同学们乘船参加夏令营活动,这艘船四等舱有15个房间,每间有12个床位。同学们住满了11个四等舱房间后,还剩9人。共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活动?注意:这道题中“四等舱有15个房间”是无用的条件。(1) 同学们住满11个四等舱房间有多少人? 1211=132(人)(2) 共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活动? 1329=141(人)答:共有141人参加夏令营活动。14、 有22所学校参加体育训练,每所学校的同学都站了4列,每列18人,参加训练的同学共有多少人?方法一:(1)1所学校参加训练的同学有多少人? 184=72(人)(2)参加训练的同学共有多少人? 7222=1584(人)答:参加训练的同学共有1584人。方法二:(1)22所学校共站了多少列? 422=88(列) (2)参加训练的同学共有多少人? 1888=1584(人)答:参加训练的同学共有1584人。15、3箱矿泉水共有36瓶,24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方法一:(1)每箱有多少瓶矿泉水? 363=12(瓶) (2)24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1224=288(瓶) 答:24箱共有288瓶矿泉水。“归一”法先用除法求出单一量,再用乘法求出总量。方法二:(1)24箱是3箱的多少倍? 243=8 (2)24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368=288(瓶) 答:24箱共有288瓶矿泉水。16、全团有23人到西山景区旅游,索道观光车限坐4人,零售票价15元/人,团体票价12元/人。(10人及以上可购团体票。)(1)全团上山至少要坐几辆观光车?(2)全团人购票至少要多少元?(1) 全团上山至少要坐几辆观光车? 234=5(辆)3(人) 51=6(辆) 答:全团上山至少要坐6辆观光车。(2) 全团人购票至少要多少元? 2310=2(倍)3(人) 102=20(人) 2012=240(元) 240153=285(元)答:全团人购票至少要285元。第二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知识要点1、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比较项目周长面积不同点1、意义围成长方形四条边的总长。长方形表面的大小。2、使用单位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计算公式周长(长宽)2长宽周长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相同点已知条件必须要知道长、宽, 才能求出长方形的周长、面积。2、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比较项目周长面积不同点1、意义围成正方形四条边的总长。正方形表面的大小。2、使用单位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计算公式周长边长4边长周长4面积边长边长边长面积边长相同点已知条件必须要知道边长,才能求出正方形的周长、面积。3、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4、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是常用的面积单位;厘米、分米、米、千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表面、地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表示物体高矮长短或线段的长短,要用长度单位。5、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可以写成1厘米,还可以写成1cm。(如橡皮、邮票、硬币等。)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可以写成1分米,还可以写成1dm。(如课本面、书桌面等。)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可以写成1米,还可以写成1m。(如黑板面、教室地面、操场等。)6、1m=100dm 1dm=100cm1m=10000cm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 厘米 1厘米=10毫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四个长度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高级单位前面的数进率7、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低级单位前面的数进率8、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最短。3、 典型例题1、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它的边长是( ),它的面积是( )。2、 把两个长是10分米,宽是5分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的周长是( ),面积为( )。3、 正方形的面积256平方分米,它的边长一定是( )。4、 至少要( )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才能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5、 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周长(不一定相等 )。6、 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 无法比较)。7、 从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7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中,裁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剩下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8、 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0厘米。要配上一张和桌面同样大小的玻璃,玻璃1平方分米需要6角钱。这块玻璃要多少钱? 8080=6400(cm) 6400cm=64dm 646=384(角) 384角=38.4元 答: 这块玻璃要38.4元。9、张大爷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6米,宽8米。如果每平方米收白菜4千克,每千克可卖3元。这块菜地的白菜一共可卖多少钱? 168=128(m) 1284=512(kg) 168=128(m)128=512(kg) 5123=1536(元) 答:这块菜地的白菜一共可卖1536元。10、一辆洒水车每分行驶75千米,洒水的宽度是10米,洒水车行驶8分钟后,被洒水的地面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方法一:(1)洒水车每分钟洒水多少平方米? 7510=750(m)(2)洒水车行驶8分钟后,被洒水的地面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 7508=6000(m) 答:被洒水的地面面积约是6000平方米。方法二:(1)洒水车8分钟行驶多少米? 758=600(m) (2)洒水车行驶8分钟后,被洒水的地面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 60010=6000(m) 答:被洒水的地面面积约是6000平方米。11、有一根绳子可以围成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用这根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大? (6+4)2=20(m) 204=5(m) 55=25(m) 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米。 第三单元 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一、知识要点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和分母。2、商的变化规律:(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就缩小相同的倍数。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几倍,商就扩大相同的倍数。(2)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几倍。(3)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3、积的变化的规律:(1)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A倍。(2)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扩大AB倍。(3)积不变的规律: 一个因数扩大A倍,一个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