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逢入京使 唐岑参,请同学们说说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有关思乡的诗,是否能背诵几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岑参(cn sh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创作背景,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对故国和家园的思念,流下了思乡之泪,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凭君传语报平安。 马上相逢无纸笔, 双袖龙钟泪不干。 故园东望路漫漫, 唐岑参 逢入京使,注解,(1)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3)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4)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5)凭:托,烦,请。 (6)传语:捎口信。,注解与译文:,注解:(1)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2)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3)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4)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5)凭:托,烦,请。 (6)传语:捎口信。,译文:回头东望自己的家乡,路程遥远迷漫; 满面热泪沾湿了双袖,涕泪依然擦不干。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赏析: “故园东望路漫漫”, 这一句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写诗人在旅途中眷恋故乡的心情。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形容路途遥远,说明诗人已经离开“故园”长安多日。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向目的地安西走去,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在旅途中因为想念家人,走走停停,不时转身回望,可是人越往前走就越是看不见家园了,只见观山阻隔,道路是那么的遥远漫长。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自觉漫漫长路,平沙莽莽,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双袖龙钟泪不干”, “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钟”是什么意思? “龙钟”形容眼泪淋漓的样子,感情悲伤的样子,这一句描写诗人无比思念自己亲人的悲哀的情状。由于怀想心切,诗人越往前走越看不到故乡,情思不断,心里就一阵阵难过起来以至流泪,而这悲伤的眼泪如泉水般的涌出来,用两只衣袖交替着去擦拭,衣袖湿透了,但泪还是止不住的流。 “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借以表达自己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的波澜起伏,可见一般。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爱怜亲人的思想感情。,“龙钟”“泪不干”都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思乡之泪,龙钟交横,将诗人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描写虽然有夸张,但却是很真切的极写诗人在旅途中的苦状和思乡之情,显得情真意切。同时也与下句形成对比,前两句写深深的思乡情感,后两句便托人带信。,接着诗的后两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 明确:不正确。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2、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 明确: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 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这样的理解不符“逢”的 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 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 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 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想象一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 君传语报平安”会是一种怎样的场 面?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 的情怀? 明确:诗人和使者在路上匆匆相逢,这是一 个多好的给家人捎书信的机会呀!可惜却没有预 先准备好纸笔,于是,诗人急中生智,那就 干脆为我带一个平安的口信吧。可以感受到 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写诗人在旅途中的苦中 之乐,“逢”字点出了题目,诗人在路上想念故 乡,而家人也在想念他,不知他在路上是饥 是渴,情况怎么样,边走边想,突然在路上 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 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这是一个 非常难得的好机会,正好请他带封信回家去 ,可是糟糕,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没有带 在身边,连写信也不可能,怎么办,只能 捎个了口信回去,告诉家人就说我一路平 无恙,不必挂念。 “凭君传语报平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一般说行人远离家乡后,时间长了不通信息,互相牵挂,总是十分记念,一旦有人回去报个平安,那会是莫大的安慰,杜甫诗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特殊的情况下一封家信真的成了无价之宝,所以在这里“传语报平安”几个字包涵了无比喜悦的感情。后两句从口气上看,给人以匆匆的感觉,处理的简单,收束的干净利落。 综合前面的赏析请以“我仿佛看到”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六、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他一方面有对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与思念亲人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的胸襟。,七、全诗理解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如同随口而出,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特别是后两句写马上相逢的情景,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镜头集中清晰,如影视特写一般,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道,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一首好诗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而且要承接的好,转折得当,才能使诗写的有起伏有波澜。这首诗写行人在路上遇到了诏命从边境返回进京的官员,有感而发写下的这首诗。思乡感情复杂而有变化,有悲有喜,由悲到喜,喜中又有层次。,“双袖龙钟泪不干”二句承接开头“故园东望路漫漫”,使悲苦的心情得到深化,马上相逢句由悲苦转入喜悦,读后使人感到心情开朗,精神一振,但无纸笔又来了一个转折,由喜悦变成遗憾,而传语报平安则深深的承接着它,信口代替书信,遗憾的感觉顿时消除,心情更加变得喜悦,由于承转运用的好,则使这首诗层次分明,感情起伏,读来很欣慰。这一场景虽小,却很有意义,诗人从中挖掘出了丰富的生活内容。,从长安到安西路途遥远,诗人在行进途中那时交通很不方便,从京城长安到安西相约大约有一万两千里路程,道路崎岖,难以行走,到那里去供职的人与内地消息阻隔,与家人见面都有很大的困难,岑参的这首边塞诗就真实的反映了这个状况,他不写边塞风光,不写征战场面,而是写旅途中托人捎口信回家的一个生活小景,表达行人的怀乡之情,文意创作,选材要言,开掘要深,而岑参的这首诗做到了这一点,诗在旅途上的见闻是很多的,但他并不是见到什么就写什么,而是从中挑选出托人捎信这一情景进行描写。,八、课堂小结 这首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九、课堂练习 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故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2、 在上面逐步分析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首诗通过对诗人逢入京使时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以及开阔乐观的心情。,3、作者逢入京使为什么要托他报平安? 因为岑参是第一次到西域,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踏上漫漫征途。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 4、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老师寄语:,迎着朝阳自我激励,一天努力。 沐着晚霞自我反馈,一天无悔。,谢谢大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