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复习 专题讲座(七)阅读,首先要关注文章的内容 这里所说的阅读,是指现代文阅读。本专题侧重于第II卷的现代文阅读。一、为什么首先要关注作品的内容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1从考试说明规定的要求来看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提出了九项能力要求。这九项要求,几乎全与文章的内容密切相关。“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所谓“重要词语”是指表现重要内容的词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所谓“重要句子”主要是就表现文章的内容而言的。可见这两项与文章内容关系密切。“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是直接着眼于文章思想内容的要求。“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则明确指出“推断和想象”的根据是“文章的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项中,“作品的形象”属于作品内容的范畴,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前面在分项论述中已经说过,是不能离开它们所表现的内容作分析的。有人也许会认为“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与作品的内容无关。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因为分析结构,把握思路仍然是着眼于内容的分析,而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的目的也在于进一步理解文章,尤其是文章的内容。这样看来,阅读,首先要关注文章的内容,这种看法是站得住的。2从历年的高考试题来看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的文章,首先要关注文章的内容,一般人是不会怀疑的,关键在于文学作品。让我们先来看看2000年的长城。命题者就这篇散文出了四大题,第一大题要求归纳的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有什么评价,又是如何看待现实的长城的,这是要求归纳全文主体部分的内容要点;第二大题是就全文的人称运用出的一道鉴赏题;而第三大题就文章末段出了两小题,其核心是要求考生分析概括作品的主旨,也就是对改革开放的前景的看法。第四大题是一道综合赏析题,其选项多与文章的思想内容密切相关。再看2003年的乡土情结,第一道题要求归纳乡土都给人们打上了哪些“童年的烙印”,第二题要求归纳少年离别家乡的几种情况,都属于归纳局部的内容要点。第三题看起来是鉴赏题,但实际上是要求阐述第四段的内容对表现“乡土情结”,表现主旨的“作用和好处”。最后一道综合赏析题,也多与这篇散文的内容密切相关。由此看来,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主要是着眼于文章内容的。可是,在平时的教学和高三复习中,许多人对这一显而易见的道理似不甚了解,因而在高考中出现一些不应出现的错误。因而高考命题组一再提醒人们要在“理解”、“读懂”文章上下功夫。二、怎样关注文章的内容1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这一点一般课堂上老师都会讲,这里不再多说。2要加强对重要文段的分析理解所谓重要文段,是指表达作者独到感受、见解,体现作品主旨的文段。如话说知音的第三、四两段,是作者借“知音”故事着力发挥自己独到见解的段落。在这两段中,作者表达了这样的意思: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新知音;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这样的见解是“言前人之所未言”,因而是独到的,也是本文的价值所在,自然应该尽力把它掌握住。如果把握不住,等于没有读懂这样的作品。换一个角度说,这样的重要文段也是命题的重点所在。近几年凡在重要文段上出的题目,多数考生都答得不太好,这也警示我们要关注重要文段。怎样理解分析重要文段呢?一要把它放在全文中作比较分析,看它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要作大致的层次分析,以把握作者的独到见解;三有时还得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求对该段的深入理解。请看2003年乡土情结的第四段: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多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当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损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这一段文字比较长,信息量比较丰富,要理解它,先可以大致分析其层次。前两句为承上的过渡句,叙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的传统。“但”以下转入本段的重点。这“但”以下的文字先叙“百余年来”离乡别井的三种主要情况,再以“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这一句作小结。按着发表议论,“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盛赞炎黄子孙不忘桑樟之情,以及与祖国大陆“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这便与原文首段所说“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相照应。再联系其他段来看,第二段叙乡土情结的形成,第三段叙乡土情结的发展,这第四段便是叙乡土情结的升华。这样看来,这一段文字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由“乡土”之情到爱祖国之情),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悠远和空间阻隔而褪色,使本文的主题得到了深化。至此,可以说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比较深入了;也只有到了这一步,才能回答相关的试题。具体分析段内句子之间的关系有时也是十分重要的,这要看具体的文章和试题的需要。请看话说知音第三段。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2002年曾就这段文章中“我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一句,问作者显什么“要唐突地劝慰他?”这就需要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这段文字共有五句话。首句叙深夜读典籍的感悟。次句说由此引发的联想。句子比较长,“劝慰”以下都是宾语,即“劝慰”俞伯牙干什么,而不是劝慰的原因,最后三句才是说劝慰的原因。(就答题说,还要分析下段)当年许多考生因为不对句子本身作分析,也不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因而误把“劝慰”的内容当作劝慰的原因,这个教训是应该记取的。3要加强对重要文句的分析和理解什么是重要文句,怎样分析重要文句,前面已有专文介绍过,这里不再重复。只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在阅读中,一定要强化把握重要文句的意识,对那些起总领作用、总结作用和过渡作用的句子,一定要十分敏感,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你“提纲挈领”;对那些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一定要分外留心,因为那很可能就是一个“鉴赏”点;对那些全文或某一个局部的中心句一定要十分关注,因为它可以帮助你把握文章的内容,乃至帮助你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三、练习与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梁、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这样的选择费思量,难端详。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虽然高山流水,我们只见俞伯牙的那具焦尾琴;浔阳江边,我们也只闻见白居易的那把琵琶。虽然众多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之中,我们很难听得见二胡的那一声低泣,触到二胡的那一脉无奈,但是谁能说,倘无焦尾琴和琵琶,二胡就不会在江南寂寞地流浪呢?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篷、台门、廓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谷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我真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浪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不是二胡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流浪的二胡总在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廓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声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波曲四方曲人静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台。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上海奉贤。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我们伤感地承认,在江南丝竹中,二胡也许最具有悲剧性可知。这悲剧是因了二胡那注淀属于流浪的本性,还是因了那太多的流浪灵魂的挥洒?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 ,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不只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它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陈劳力流浪的二胡)1从全文看,“流浪的二胡“中的”流浪在文中的主要含义是什么?答: 。2第二段中说:“杨柳岸,乌蓬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作答。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