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3.1提公因式法 说课稿 说课人:汪宗静尊敬的各位老师:晚上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3.1提公因式法,主要内容是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及其应用。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习分解因式一是为解高次方程作准备,二是学习对代数式变形的能力,从中体会分解的思想。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运算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式分解也就是整式乘法的逆向运用,与整式乘法运算有密切的联系。分解因式的变形不仅体现了一种“化归”的思想,而且也是解决后续分式化简、解方程、恒等变形等学习的基础,因此本章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则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2、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现有认识水平,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公因式、提公因式法的意义;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及其简单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确定公因式的方法以及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锻炼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推理、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热情和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3、重点和难点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及其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难点则在于如何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2、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建立在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的。本班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易于接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所以本节课中,除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部分之外,还创设了合作探究部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如何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三、教法与学法在教法与学法上,本节课要求学生采用“探究型”的教学模式,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采用“观察思考总结归纳”的学法,相应的采用“指导观察引导思考点评小结”的教法,意在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在实践中层层递进,在探究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四、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6个环节:1、 复习导入本节课与上节课因式分解的意义联系紧密,因此本节课采用复习导入,通过一道习题(按每小组一小题进行分工),每小题的类型都不一样,对上节课进行一个简短全面的复习。接着向说明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因式分解的意义,那么本节课将学习因式分解的第一种方法提公因式法,由此导入新课,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2、 自主学习明确概念由于本节课所涉及的两个概念公因式和提公因式法,相对来说,较易于理解,所以通过题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习完成以后分组展示,教师只做重点强调和补充。学生展示结束以后,配合课件再次查漏补缺,明确概念。3、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部分完成以后,进入合作探究部分,主要设置两个探究问题,均采用实例进行探究。探究一主要探究确定公因式的方法,探究二主要探究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步骤。之所以把探究二的设置建立在探究一的基础上,是为了节省探究二中确定公因式这一步骤的时间,因为在探究一中已经掌握了确定公因式的方法。在学生完成探究以后,进行分组展示,同组补充,组间补充,最后教师配合课件进行重点强调。接着,设置两组题目强化学生理解:第一组题目为确定多项式公因式的题目,共5小题,设置本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强化确定公因式的方法,重点是想通过题目让学生明白公因式可以是一个数、一个字母、单项式或多项式;第二组题目设置为抢答题,共3小题。设置本题是为了借助题目强调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过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来需要作为例题精讲,再做强调,但由于时间关系,所以设置为抢答题,学生抢答,教师通过题目进行要点强调,便于学生的记忆。4、 达标测评在完成以上环节以后,通过两道测评题目,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本环节设置题目类型基本齐全,同时也是按每组一个题目进行设置的,由学生板演展示、同组学生补充、纠错、点评,最后教师做重点点拨。5、 课堂小结本环节由学生反思归纳,梳理新知。6、 布置作业,课外拓展。5、 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我做如下反思:1、 上课语言不够严谨、准确,重复繁琐话语较多。2、 对学生的激励、评价性语言较少且评价、纠错不够精准。3、 知识铺垫不够。就比如在达标测评中出现的题目有公因式为符号相反的多项式这一类型,而在前面的授课中铺垫不够,导致学生不会做。4、 对学情把握不够,表现在达标测评题目的选择上,虽然类型比较全面,但难度稍大,对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挫伤。5、 对时间把握不够。复习导课用时稍长,加上三道抢答题难度大稍微耽误了些时间,导致时间不够用,下课铃声响了还没开始小结,导致课堂小结也是草草带过。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说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真诚的希望听到各位老师的建议,请大家不吝赐教,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