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附件1公开招聘小学教师职位代码表职位学校等级职位代码职位学校招聘职位职位数招聘职位具体要求1、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2、具有小学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者优先。3、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且本人愿意被聘为小学一级教师职务者。01小学语文教师44、具有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者。东风东路小学广东省1、数学教育专业毕业且具有第二学历为心一级学校理教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学数学教师兼心理辅导员0212、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且本人愿意被聘为小学一级教师职务者。3、具有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者。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本科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小学信息技术教师040111小学语文教师1、相关专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2、具有小学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者优先。3、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且本人愿意被聘广东省中星小学0203小学数学教师小学英语教师11一级学校为小学一级教师职务者。4、具有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者。1、相关专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2、具有小学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者优先。3、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且本人愿意被聘为小学一级教师职务者。0102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11广东省云山小学一级学校4、具有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者。5、外地应聘者没住房的,经双方协议后学校可提供暂住房(二房一厅)。03小学英语教师2附件2高校毕业生应聘报名表应聘学科职位代码出生籍贯姓名性别年月小一寸正面免冠彩照2张政治现就读院校身份证号面目及专业是国家计划内统考统招全日制大学应届毕业国家“211工程重点师范院是否校毕业否家庭联系或计算机水平测试成绩住址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广州市联系人姓名及英语考级家庭主要成员的职业及政治面目本人学历简历本人获奖情况本人特长爱好本人网邮地址联系:本人承诺以上填报内容和提供的证件完全真实,身体健康符合教师资格体检要求,如有不实,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及相关责任。如不能通过所应聘职位,不同意越秀区教育局备注调剂安排。填表人签名:年月日注:本表一式二份,分存局人保科及本人于资格验核时送交应聘单位。随表付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应聘学科职位代码男女出生年月姓名性别籍贯小一寸正面免冠彩照2张政治面目学历取得时间何时何院校系毕业国民教育系列研究生非国民教最高学历何时何院校毕业学历育系列研究生普通教育本科非普通教育本科参加工作任教科目时间小学中高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暂时为评职称行政职务现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资格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调联系或调动夫妻同调配偶随迁身份证号情况简历本人档案所在单位及详细地址、邮政编码:。未婚已婚离异丧偶是否农业户口计生证登记机关:省市/县婚姻和计划生育情况结婚登记时间年月属公安局派出所辖夫妻符合计划生育国家政策生育不符合计划生育国家政策生育孩;计生证登记时间:年月孩;获奖情况本人网邮地址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男本科现工作单位配偶情况学历职称年龄35周岁以下36-40岁以下研究生女本人承诺以上填报内容和提供的证件完全真实,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及相关责任。调剂安排。本人同意高职低聘。身体健康符合教师资格体检要求,如有不实,备注如不能通过所应聘职位,不同意越秀区教育局填表人签名:年月日社会人员应聘报名表注:1、本表一式二份,分存局人保科及本人与资格验核时送交应聘单位。随表付本人身份证复印件。2、报名时须提供配偶学历、户口簿及身份证复印件。附件3穗府200372号印发关于改革我市常住人口调控管理制度的假设干意见的通知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驻穗各单位:关于改革我市常住人口调控管理制度的假设干意见及其附件广州市人口准入基本条件业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市计委反映。广州市人民政府二三年十二月六日关于改革我市常住人口调控管理制度的假设干意见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家、省人口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精神,现就改革我市常住人口调控管理制度提出如下意见:一、常住人口调控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一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常住人口总量控制与结构优化相结合的人口综合调控体制,实行人口准入条件与年度人口计划安排相结合的调控常住人口管理办法,确保完成市人口发展规划确定的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总量与结构调控目标。二建立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和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的人口质量目标监控评价体系。三规范常住人口的调控和管理行为。二、常住人口调控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原那么一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坚持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人口发展规划与年度人口计划统筹和指导人口调控管理工作。二继续实行合理调控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和促进人口合理分布的人口政策。三实行按就业地或居住地登记户口和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相协调发展的原那么。三、常住人口调控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一改革我市农业户口人口就地“农转非的管理办法。1业户口人口的指导性总量指标。2部门按市统一的规定办理。3内和“城中村内的我市农业户口人口,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即城镇居民户口,下同,按城市居民进行管理。4围内的农业户口人口,其土地被征用后,区有关部门应当为他们办理征地“农转非手续。土地已被征用,当时未办理征地“农转非手续,现仍为我市农业户口的人口,应当为他们补办征地“农转非手续。5与非农业户口家庭成员在城镇共同居住生活的我市农业户口人口,在就业创业、缴纳社会保险纳税、学历、技能、居住、生活等方面达到一定条件的,根据自愿的原那么,准予办理就地“农转非手续。具体条件和实施办法由市计划、公安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实施。二改革现行的人口增长调控管理办法,采用人口准入条件与年度人口计划安排相结合的调控常住人口管理办法,形成人口发展规划、年度人口计划与人口准入条件相协调、平衡的机制,建立规范、统一的全市常住人口准入条件政策体系。1容费政策。全市常住人口准入条件根据市人口发展规划和年度人口计划制定,由人口准入基本条件和人口准入补充条件组成。人口准入基本条件是准予登记、迁入我市常住户口的拟准入人员必须达到的条件,包括拟准入人员在年龄、婚龄、文化程度学历、学位、职业能力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职业资格、纳税额、居住和就业情况等方面的具体政策规定,以及确定人口准入补充条件的设置范围和基本项目等内容。人口准入基本条件,由市计划部门牵头会同市各有关部门,根据我市人口发展规划组织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公布实施。我市具体的人口准入基本条件详见附件广州市人口准入基本条件。人口准入补充条件,是对人口准入基本条件的具体补充,包括连续居住、就业、缴纳社会保险、结婚的具体年限,以及毕业学校、专业、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职业资格、工种岗位的目录等内容。人口准入补充条件,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那么,由市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会同市计划、公安部门,根据年度人口计划安排和人口准入基本条件的要求制定后,统一由市计划、公安、人口计生、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联合公布实施。2收取城市基础设施增容费或类似增容费的费用。3相同的人口准入条件政策。4严格控制的原那么,实行年度人口计划指标定量控制的管理办法。中央及省属驻穗单位特殊工种异地招工和从系统内调配单位需要的非本市城镇居民户口的特殊技能人员或特殊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招收非本市市区生源大专以下学历应届毕业生的渠道继续保留,纳入补充吸收类常住人口管理,暂实行准入条件加年度人口计划指标的管理方式,总量严格控制,今后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再作适当调整。5布实施的人口准入基本条件和市计划等有关部门联合公布实施的人口准入补充条件。取消侨汇购房入户我市的有关规定;从本文件实施之日起,停止受理申办广州市蓝印户口手续,并妥善处理有关遗留问题。市计划部门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解决好新旧政策的衔接、过渡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凡计划外生育未经处理、未交清社会抚养费、应落实节育措施未按规定落实,以及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处理后未满5年的人员,暂不予办理登记、迁入我市常住户口。三改革现行的人口迁移审批制度,规范登记、核准和审批工作行为,公开办事程序及结果,增加透明度和公正性。四实施有利于提高迁入人口质量和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的政策,实行各种有利于吸引人才的管理办法。1事业单位,以及社会保险纳入我市行政区域内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依法登记的企业,均可直接向各有关部门申请本单位需要的符合我市人口准入条件的人员来我市就业入户。社会保险纳入我市行政区域内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依法登记的非企业单位和外地单位驻穗办事机构,申请本单位需要的符合我市人口准入条件的人员来我市就业入户,可参照上述意见执行。2职工人数超过20人并能为员工提供合法集体住所的单位,均可向公安部门申请设立可办理市内户口迁移的集体户口。3事业单位、企业、非企业单位和外地单位驻穗办事机构就业,且符合我市人才引进类人口准入条件的非本市常住户口人员,可实行先就业和办理IC卡暂住证,再申办入户的办法。五改革户籍人口存量的调控管理政策。1日起,对到国内外其他地方就业、生活和学习的具有我市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包括具有我市的不可办理市内迁移的学生非农业集体户口的人员或驻穗办非农业集体户口的驻穗办工作人员,根据本人意愿,其户口可自由迁入、迁出或注销、重新登记。2具有本市非农业户口含非农业集体户口的人员不包括具有我市的不可办理市内迁移的学生非农业集体户口的人员或驻穗办非农业集体户口的驻穗办工作人员,本着自愿和人户不分离的原那么,具有结婚迁移、有合法固定住所迁移、与直系亲属共同居住迁移、因就业单位变更集体户口迁移等合法理由的,准予户口在我市行政区域内自由迁移。对经批准迁入我市非农业户口的人员,其户口可迁入单位集体户,也可迁入家庭户。六加强人口的信息化、规范化、一体化管理。1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