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方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广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模拟29地方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广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模拟29广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模拟29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问题:1. 下列关于教育心理学发展进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A.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是在初创时期B.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发生在深化拓展时期C.计算机辅助教学出现在深化拓展时期D.合作性研究是成熟时期的成果答案:A解析 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发生在成熟时期;计算机辅助教学出现在成熟时期;合作性研究是深化拓展时期的成果。问题:2. _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答案:B解析 反思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问题: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这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答案:B解析 观察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的方法。问题:4. 20世纪中叶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对这一理论描述有误的是_A.属于行为主义理论的新进展B.认为观察学习是个体重要的学习形式C.提出了两种强化替代强化和间隔强化D.提出交互决定观,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相互影响答案:C解析 班杜拉提出了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种强化。问题:5. 在教育心理学看来,_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答案:C解析 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问题: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A.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B.教师这一因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C.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D.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答案:D解析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问题:7.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_A.学习B.模仿C.强化D.适应答案:D解析 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完成对客体的适应。问题:8. 李教授参观一所中学时,翻了翻学生课桌上的课本,问道:“地下一千米比地面冷还是热?”学生面面相觑,哑口无言。旁边的任课老师急了,马上问学生:“地球深层是什么地质结构?”全班学生马上回答:“是熔岩。”材料中学生对地球结构的学习属于_A.机械学习B.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D.模仿学习答案:A解析 有意义学习的本质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与此相反,机械学习就是学生没有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没有将教材的内容真正地理解,也就是传统的教学中的“死记硬背”。题干中学生对地球结构的学习不能应用于实际,属于机械学习。问题:9. _的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青年初期答案:B解析 少年期是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问题:10.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是_A.平衡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顺序性答案:A解析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有:(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问题:11. 关于_问题,心理学家提出了智力二因素论、智力三元结构论等各自不同的理论观点。A.智力结构B.智力过C.智力结果D.智力产品答案:A解析 智力结构是指智力包含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是怎样结合起来的。关于智力结构问题,心理学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论观点。问题:12. 注意的转移与人的气质类型有关,注意力容易转移的气质类型是_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答案:B问题:13. 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是_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C解析 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这种类型的学生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很快,但错误率高。因此,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问题:14.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_A.提高学生的成绩B.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C.发展学生的能力D.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答案:B问题:15. 指导学生用“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等正向的自我对话,以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_A.放松训练法B.系统脱敏法C.肯定训练法D.改善认知法答案:D问题:16. 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_A.说到做到B.敬业精神C.热心和同情心D.重义气、讲交情答案:C解析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问题:17. 教师有时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讨论或合作,作为学习的同伴与学生共同进行意义的理解建构,共同解决问题。这是教师_角色的体现。A.指导者B.促进者C.平等中的首席D.组织者答案:C问题:18. 小明为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此种学习动机属于_A.附属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认知内驱力D.诱因答案:A解析 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的不同,奥苏伯尔等人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附属内驱力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题干中小明的表现属于附属内驱力。问题:19. 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教师利用并调动积极因素,循循善诱,使学生扬长避短,正确成长。这说明该教师善于_A.因势利导B.随机应变C.对症下药D.循循善诱答案:A解析 所谓因势利导,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利用并调动积极因素,循循善诱,使学生扬长避短,正确成长。问题:20. 近期六年级的邓同学学习数学十分刻苦,可考试成绩还是不及格。张老师对他很了解,知道他基础差,学习已尽全力,若这次让他不及格对他打击很大;若是让他及格,也许会给他一点鼓励,他可能会继续努力,但这样做却违背了考试评价的公正原则。张老师思量再三,难以决断。此时张老师正处于_A.角色失败B.角色不清C.角色冲突D.角色中断答案:C解析 当教师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或对某一特定角色的期望不一致时所产生的矛盾或紧张心理,就是角色冲突。问题:21. 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_A.个子长高B.蜜蜂采蜜C.蜘蛛结网D.近墨者黑答案:D解析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A项属于生理变化,B、C项属于本能,D项符合学习的概念。问题:22. 以下不属于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的是_A.学习的实质是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B.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C.原有知识结构对学习十分重要D.学习的成效影响后继学习答案:C解析 强调原有认知结构对学习的重要作用是认知派学习理论的观点。问题:23. 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老师呈现或由学生发现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还是获得知识答案:A问题:24. 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学习是_A.信号学习B.规则学习C.辨别学习D.言语学习答案:C解析 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加涅把学习分为八类,分别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高级规则的学习)。问题:25. 建国以来,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有关教育的第一部法律是_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答案:A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问题:26. 知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来的。这是_的观点。A.人本主义B.建构主义C.行为主义D.认知主义答案:B解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动态性,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问题:27. 下列符合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_A.喜欢对问题承担责任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答案:A解析 高成就需要者往往选择有50%概率成功的任务;高成就需要者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高成就需要者喜欢从事开创性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勇于做出决策。问题:28. 在多次遇到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_A.命题B.表象C.产生式D.图式答案:D解析 儿童关于狗的相关知识是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和图式也是其重要形式。命题指语词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但关于狗的一般特征、生活习性和典型行为显然不是命题,而是关于客体狗的图式。问题:29. 强调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发展的结果,这一理论是_的观点。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答案:A解析 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问题:30. 下列对组织策略的概念解释,正确的是_A.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B.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C.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D.学习者加工信息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