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我的叔叔于勒我的叔叔于勒 学习目标 目 录 字词学习 课文解读 延伸拓展 壹贰叁肆 学习目标 01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小说的叙事技巧。(重点) 2.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难点)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在当今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里,似乎只有日月星 辰才是亘古不变的,当然,血浓于水的亲情也应 该在金钱和地位面前岿然不动。但有时这却只成 了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听一首歌,然后说说 你认为什么东西比金钱更重要。 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 音乐家说,亲情是首优美的轻音乐。面对滚滚红尘的物欲横流,我还是要 说,亲情是蓝天上的一朵云彩洁白无瑕;亲情是清晨草尖上的一颗露珠 晶莹剔透;亲情是东方冉冉升起的朝阳充满活力。很多时候,面对 金钱和地位,亲情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走进 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看他们的兄弟情意能否经得起时 间和金钱的考验。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 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生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自幼酷爱文学,七十年代刻苦学习写作。大作家福 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1880年,短篇小说羊脂球 问世,轰动法国文坛,是作者的代表作。其长篇小说 中最出色的是一生和俊友。其短篇小说家 人两个朋友项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我的叔叔于勒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 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 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 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 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 。本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 创作背景创作背景 字词学习 02 蹋( t )糟蹋 塌( t )塌方 褛 ( l )衣衫褴褛 屡 ( l )屡次、屡见不鲜 缕 ( l )千丝万缕、不绝如缕 偻 ( l )伛偻提携 字词学习字词学习 拮据 :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十拿九稳:形容很有把握。 文雅:(言谈、举止)温和有礼,不粗俗。 煞白: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张皇:惊慌,慌张。 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十分惊讶。 字词学习字词学习 课文解读 03 思考1:这篇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 思考2:于勒“有钱”和“无钱”时菲利普夫妇都是如何表现的? 思考3:分析文中菲利普夫妇的人物形象。 课文精讲课文精讲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小说的叙事技 巧,思考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 1.划分文章层次。 2.写出自己觉得不理解的问题。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课文精讲课文精讲 第四部分(49): 第二部分(5-19): 第三部分(20-48): 故事开端,写菲利普盼望于勒归来。 故事的发展,插叙旧事,采用对比手法,概 括介绍了于勒去美洲前后贫富不同的情况及 菲利普夫妇相应的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故事的高潮,巧遇于勒。面对已沦落为穷水手 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 变化。 故事的结局, 一家人躲避于勒。 第一部分(1-4): 这篇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篇小说写了一个法国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充分描绘了菲利普 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 于勒年轻时,是个“花花公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的一些 钱,因而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生意赚了 钱,并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又被哥哥一家看作 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又重新潦倒,沦落成为一个穷光蛋。后 来他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时,于是他又重新被哥哥一家弃之 门外。 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菲利普是个小公务员,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不仅“样样都要节省”,甚至连女儿 都嫁不出去。但是,当他们知道以前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 并准备回到故乡,和哥哥一家“一起快活地过日子”后,一家人朝思暮想,眼巴巴 地盼望于勒归来,并对“这桩十拿九稳的事”“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 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的二姐也因这个“福音”订了婚。 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 原因? 直接原因:于勒又沦落为穷人,而菲利普夫妇只认钱。 根本原因: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 品味第一、二部分 “我”的父亲这句永不变更的话有什么作用? 这个句子在小说中多处出现,这是作者在极力渲染菲利普夫妇盼望于 勒归来的一个细节,真是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相见。这 永不变更的话一方面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一方面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 伏笔。 重复这句话,既表达了菲利普夫妇急切的内心,同时也加深了读者 的印象。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文章中关于于勒去美洲前后的情况,是运用什么叙述顺序交代的?有 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插叙作用分析法。插叙。介绍于勒的经历,交代了事情的前 因后果,更突出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为情节的发展 做了铺垫。 “信”在小说起什么作用? 这两封信,是故事发展的引线,它们神奇地改变了于勒在菲利普夫妇心目 中的印象。第二封信成了菲利普家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这 封信还促成了菲利普二女儿的婚事,推动情节进一步发展。围绕这两封信 ,更好地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虚荣、惟利是图的性格特征,揭示了整 个社会的风气,二姐夫的求婚就是例子。所以,“信”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催化 剂,它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这里运用了细节描写作用分析法。这处细节描写极为形象地写出了两 位太太吃法的文雅,也正是这种文雅的吃法打动了爱慕虚荣的菲利普 ,为下文他故作高雅,主动邀请妻子、女儿吃牡蛎,这个情节为后面 于勒的出场做了铺垫。 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 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 分析此处省略号的作用 。 此处的菲利普神态异常,多处省略号可以看出他脑子里惊慌失措,说 话语无伦次,形象生动地体现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慌。虚荣、势利、自 私的个性跃然纸上。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 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发生了几次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变化?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从“贼”“讨饭的”与上文“好心的于勒”形成对 比,于勒不再是他们的希望和兄弟,此时他又变成了恐怖和灾难,这 都是因为钱。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虚伪、冷酷和惟利是图的 本性。 这三种称呼有什么深刻含义? “我”默念的话语中“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 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没有什么不同,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语意上的重复,但是, 从排列的顺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写“我的亲叔叔”,其中一个“亲”字,反映 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饱含 讽刺意味。 “我”的这三种称呼的顺序和菲利普夫妇对 于勒称呼的顺序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 了菲利普夫妇的人物性格。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这个细节,是多余的吗? 小说写若瑟夫付完牡蛎钱,按情节的发展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安排了 若瑟夫给十个铜子小费的细节,让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来一次集中 表演。于勒接过钱,赶紧道谢,并尊称自己的侄儿为“年轻的先生” ,表现了他的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艰辛。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 先生!” 另外,母亲是受惊吓、震怒,破口大骂,表现了她的 市侩嘴脸和因失望而歇斯底里的发作。父亲使眼色, 是担心女婿了解真相而婚事告吹,表现了他的惊恐和 不安。只有若瑟夫涉世未深,保持着同情和怜悯之情 。这个细节描写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也 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 钱关系的批评态度和憎恶之情。 延伸拓展 04 1填空 本文通过描写菲利普夫妇_前后变化,形象地揭露 与批判了 对待亲弟弟于勒的 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 “纯粹的金钱关系” 2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有两处景物描写,第一处轻快明丽,第二处阴郁浓重,实际上是人们的两种心境 的反映。 B于勒的生活经历了三个阶段:生活荒唐,花了哥哥很多钱国外发了财穷困潦倒地 回国。 C小说的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因此“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是推动情节发展的 关键人物。 D小说中的“我”,是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虽然他也渴望叔叔于勒发财回来,把自己 家从困境中拯救出来,但他发现叔叔是个穷水手后,默念“我的亲叔叔”,并自作主张 地给了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 C 3如果将第48段去掉,表达效果有何影响? 4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是自然环境描写,描绘了天边远处的景象,烘托了人物内心沮丧的心情,与 刚上船时人物喜悦的心情形成强烈对比。如果去掉,就无此效果了。 内容上,本段写一家人躲避于勒,与开头的企盼于勒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世态炎 凉,暗示了文章主旨。 结构上,与开头盼于勒相照应,收束全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同学们下节课见同学们下节课见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