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高州师范学校教案 第四章 地球上的大气课题:第四章 地球上的大气教学目的:1、 掌握大气运动及水分变化的基本规律,认识天气和气候的变化及其成因;2、 掌握天气和气候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掌握气象观测和识读简易气象图的初步技能,了解天气预报的过程。教学重、难点:1、 大气中水气的变化过程及其成因;2、 影响天气和气候的因素。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四节 大气中的水分引入新课前面已学习大气的组成和热况,对于大气的变化还有一个活跃的因素,就是大气中的水分。讲授新课一、 水汽的凝结条件:1、空气中容纳的水汽数量与气温关系;917301020300水汽含量(克/米3)温度(oC)2、饱和空气、过饱和空气的形成条件;3、凝结核的重要作用。一个原理两个条件:原理:饱和水汽压与气温关系条件: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凝结核二、 水汽的凝结物不同条件产生不同的凝结物。 云:高空大气中水汽凝结; 雾:悬浮于近地面微小水滴; 露、霜:水汽附在地面物体的凝结物。三、 大气的降水从云中降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降水强度:一天内降水的多少。四、 降水的类型类型成因特点示意图分布地区对流雨空气膨胀上升,冷却凝结致雨。强度大,时间短,范围小。赤道地区。地形雨遇地形阻挡,气流抬升冷却致雨。受地形影响。高地迎风坡。锋面雨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被迫抬升致雨。强度小,时间长,范围广。我国东部季风区。台风雨暖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强度大,多为暴雨,伴有狂,风、雷电。东南沿海地区。课堂小结水汽凝结的条件及降水类型。第二课时第五节 天气和气候引入新课联系日常生活中的风雨雷电、冷暖交替,引入天气和气候。讲授新课一、 天气及影响天气的因素天气某一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现象及过程。特点:短期性、多变性1、 气团:大范围内温度、湿度较均匀的大团空气。形成条件:广阔、性质单一的下垫面;稳定的大气。2、 锋: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而形成。按移动的方向,可分为三类:冷气团暖气团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冷气团暖气团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准静止锋:两锋势力均等,锋面很少移动。3、 气压系统气旋、台风大风、降水反气旋、副高晴朗天气二、 气候及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某地区多年来大气过程的平均状态。特点:长期性、稳定性(一) 太阳辐射热量由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二) 大气环流促进热量及水分交换,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气压带和风带。(三) 地面状况 反射率不同; 热容量不同; 地表形态不同,引起辐射、气温、风的变化。(四) 人类活动对气候和影响人类生产能力的不断发展,活动范围不断扩大。1、 改变下垫面性质引起气候变化。 植树与伐林 灌溉与干化沼泽 修建大型水库 海洋石油污染2、 改变大气成分引起气候变化。 CO2的“温室效应” 含氟气体破坏臭氧层 酸性气体,导致酸雨3、 人为热释放引起气候变化。“热岛效应”:日照弱风速小湿度小、能见度差云多、降水量多课堂小结锋的移动和锋面天气。18广东高州师范学校教案 第五章 地球上的水课题:第五章 地球上的水教学目的:、 了解水圈的概念和意义;、 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认识水循环的意义;、 了解各种水体的特点和分布,理解河流的流域特征和基本的水文特征。教学重难点:、 水循环及其意义。、 陆地水组成及各种水体特点及分布。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循环引入新课水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水的三态变化及过程成为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水是生命之源。讲授新课一、 水圈、 地球上所有水共同组成的地球外部圈层。、 江河湖海是地球水分布的形式,水圈的一部分。、 水圈与其它外部层有交叉包含关系。二、 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连续不断地变换地理位置和物理形态的运动过程。水循环的过程:、 蒸发 液态汽态水汽输送海洋湖蒸发地下径流降水降水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降水、 下渗、 径流三、 水循环的意义把各圈层有机联系起来,成为可再生资源。、 促进自然界物质运动。塑造地表形态、 促进自然界能量交换。、 维持地球上水平衡。成为可再生资源四、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一方面,可改变水循环的时空分布,化害为利。、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影响会带来自然灾害。课堂小结复习水循环及其意义。第二课时第二节 陆地水引入新课陆地水包括河、湖、沼、冰川(地表水)地下水讲授新课一、 水系和流域河流各段水文特征:上游落差大,河谷窄,侵蚀强。中游流量增大,侧蚀加强,冲刷、淤积并存。下游河谷宽,流量大,流速小,淤积占优。水系由干流和支流共同组成流域集水区域。二、 河流的补给河水的来源。表:各种补给形式的比较补给形式气候条件补给特点地区分布雨水补给主要受降水影响流量大小与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变化相对应我国东部季风区融水补给流量受气温影响流量随气温变化面变化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地下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受气候影响较小各季节都较稳定各地区都有三、 河流径流的变化沿地面或地下运动的水流,称径流。、 季节变化洪水期、枯水期。、 年际变化丰水年、枯水年。四、 河流的利用、 疏浚河道、整修河堤。、 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进行水产养殖。课堂小结结合本地河流的径流变化,分析本地河流补给形式广东高州师范学校教案 第十章 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课题:第十章 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教学目的:、知道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知道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和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了解世界和我国农业发展概况。、了解世界和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的现状。教学重难点:、 世界的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中国的农业生主和粮食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课时: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节 农业概述引入新课三大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农业(农、林、牧、渔、副)第二产业:工业(采掘、原材料、加工)第三产业:流通部门、服务部门各业讲授新课一、 什么是农业人类依靠动、植物、微生物的生活机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强化或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来取得符合需要的产品的一种活动。国民经济命脉,举足轻重农业为生活提供吃、穿、用的物质资料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原材料二、 农业生产的特点、 地域性(空间上)、 季节性和周期性(时间上)三、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自然条件:气候 光热、降水水源地形地壤、社会经济条件: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农业技术革新课堂小结影响农业生产的两方面因素。第二课时第二节 世界农业发展概况引入新课世界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有不同,因而农业生产也不同。讲授新课一、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不断提高古代(传统)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手工工具和畜力机械化农具先进生产工具直接经验应用近代科学技术先进生产技术自给自足生产商品化生产农业商品率高二、 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世界各国都有发展,差别较大。三个差别: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高度机械化、集约化、畜牧业产值高于种植业发展中国家:农业技术较落后,种植业占优势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较快:阿根廷、巴西传统稻米产区:东亚、南亚热带种植园: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原始农业:非洲、南美、太平洋诸岛热带雨林区发达国家之间。地广人少:美、加、澳侧重机械化人多地少:日本侧重生物技术地少人少:法、德、丹麦机械、生物并重课堂小结根据世界农业发展情况,思考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并与其它国家作比较。第三课时第三节 世界的粮食生产和粮食问题引入新课粮食是人类“吃”的主要来源,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基本任务。讲授新课一、 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民以食为天”直接消费:主要的食物间接消费:动物生食物(粮食转化)、“社会稳定的基础”二、 世界粮食的生产和分布总量:不断增长主要品种:小麦、稻谷、玉米分布地区:地区分布:亚洲最多国家分布:中、美、印产量最大;北美、大洋洲人均最多主要出口国:美、加、澳、法、阿根廷三、 世界粮食消费和粮食问题发展中国家:输入国,人口多,增长快,人均产量、消费量下降;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大。粮食问题:全世界有8.4 亿人吃不饱,营养不良;每天有1.1万儿童死于饥饿;1993年世界粮食储量可供世界77天,现在只能维持50天;到2030年,人中由53亿增到80亿,要求粮食增长75,而未来增长率将在18的水平上下降。四、 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1、发展农业技术,努力产粮食;2、控制人口增长。课堂小结讨论:联系自己所见所闻,谈谈世界粮食问题和解决途径。第四课时第四节 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引入新课世界的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存在不平衡,造成世界粮食问题,那么粮食问题在中国是怎样的呢?讲授新课一、 谁来养活中国人?1、问题的提出:莱斯达布朗(美)2030年,中国人口达16亿,按人均消费400kg,则要求产量由现在4.4亿吨增加到6.4亿吨;而人均耕地面积将由现在0.08亩减少到0.03亩,2030年粮食产量将减少20,即有3.7吨缺口,6亿人将挨饿。2、答案: 中国实际耕地面积由0.96上升到1.33亿公顷; 增产潜力大,23是中低产田,产量只有发达国的50 从增产过程看,建国1996年,平均增31,而19962030年,只要年增0.71.0即可。 400kg的粮食中,有一半作为饲料,而中国草地,水面,宜林山地多,可发展畜牧业。中科院“中国最大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