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型水利工程提升改造浅析 一、青阳县小型水利工程现状 青阳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面积1180.6km2。县内有青通河、七星河、九华河、陵阳河等4条主要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共有各类水库62座、山塘3906口、堰坝1041处。近年,青阳县累计投入小型水利建设资金1.5亿元,完成了5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240口山塘扩挖、18条河沟清淤疏浚、100kW小型泵站更新改造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一定成绩。 二、青阳县小型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总体薄弱 虽然近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各类水库、重点河道进行达标治理,但作为末梢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总体现状仍非常薄弱,兴利抗灾能力低。县内现有小型水利工程大多修建于20世纪50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运行,特别是近10年“两工”取消后,农村水利建设捉襟见肘,水利设施功能不断退化,普遍存在山塘河沟淤塞、河堤河坝损毁、机电闸站设备老化、灌排渠系不配套等问题,部分区域“逢雨必涝、少雨必旱”的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制约农村水利发展的瓶颈,影响了水利设施整体效益的发挥。 2.前期规划深度不够 部分项目规划设计前瞻性不强,设计人员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采纳相关人员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的意见,未能充分考虑运行管理要求,建后出现各种问题,如某小型水库采用倒虹吸放水形式,设计时未考虑管道闸阀更换检修问题,出口闸阀井空间过小。闸阀锈蚀更换时,只能将闸阀井整体拆除重建。同时,其他部门进行涉水项目建设中,未考虑涉水影响,破坏了原有农田灌排系统,形成新的隐患。如G318国道木镇圩段扩建时破坏了原有排涝水系,造成公路西侧的积水不能通过原来沟渠排入公路东侧的木镇圩排涝站渠系,使得约200亩(约13.3hm2)的蔬菜基地逢雨必涝,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当地群众意见很大。 3.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在旧的水利兴修模式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依靠农民投工投劳建设,在2005年全面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两工后,到目前还没有形成新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加上现有农业投入产出比低,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不高,小型水利实施的实际投入大幅度减少,主要依靠有限的上级资金用于修复损毁严重的水利设施,长此以往,水利设施越发薄弱。 4.农田水利管护缺位 目前全县大部分小型水利工程无专职管理人员,都由村组织代为管理。在当前地方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管护资金严重缺乏,大部分小型工程平时无人养护,仅能依靠有限的项目资金解决隐情严重的项目,存在“以建代管”,部分工程长期带病运行,加剧了小型水利设施老化损毁。 5.基层水利组织薄弱 全县11个乡镇水利站普遍存在人员短缺、年龄老化等现象。目前11个乡镇水利站仅有13名水利员,其中半数临近退休,亟须充实新鲜力量。现有110个村级水管员都是由村干部兼职,无专职管理人员。60座小型水库大部分由发电、养殖经营人员代为管理,无专职管理人员,技术业务水平低。 三、采取的措施 1.科学规划,整合涉水项目 青阳县水务局2014年年初开始按照皖政201366号文件精神,结合青阳实际,精心编制提升改造规划,通过征求意见稿征求相关单位意见,进一步优化,最后经县委常委会审议通过,青阳县人民政府以青政秘201491号对改造提升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进行批复。同时,强化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委员会职能,加大涉水项目的审查力度,确保涉水项目符合区域水利整体规划要求,不得破坏原来水系效益。同时加强涉水项目整合,20132014年度有效整合土地整治、农业开发、农业扶贫等各类涉水项目资金约300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60%。 2.多方筹资,加大资金投入 青阳县制定了小型水利工程提升改造工作资金奖补办法,通过“多做多补、少做少补”财政奖补政策,鼓励村集体、农户和农业大户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按照“谁建设、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基层水利建设中。设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和县级统筹政策,2014年共提取1220万元县级农田建设资金。设立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专项经费,2014年县财政安排了75万元专项管护经费,并从农水重点县等涉水项目按建设资金的1%提取工程管护经费。 3.加强改革,创新建管机制 一是支持自主建设。鉴于大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存在技术含量低、现场协调工作量大的特点,采取基层组织自行组织建设的模式,减少非工程费用支出。同时,县乡水务部门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基层统一规范建管程序。二是创新管护机制。县水务局在丁桥镇进行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革创新试点工作,选取洛平圩灌区和明塘水库灌区两个有代表性的灌区试点。试行“两证一书”,成立用水户协会,建立协会章程,健全用水制度,明确权责,规范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来源和提取比例,为全县推行“两证一书”、破解管护难题提供经验。 4.加强培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近年完成全县11个乡镇水利站所的挂牌工作,成立了县级童埠圩管理委员会和乡镇圩口闸所管理机构,从组织机构上加强基层水利体系;为全县11个乡镇水利站所配置了电脑、打印机、水准仪、GPS定位器等办公设备和仪器;通过会议、培训班、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乡村水利人员技术培训工作,逐步提高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 5.强化监督,规范建设程序 县水务局在提升规划中明确了塘坝、河沟、中小灌区、末级渠系、机电闸机等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验收标准、质量要求和资金使用办法,对工程布局、规模结构、规格形式、质量控制、关键工序工艺等作出具体规定。县乡水利技术人员加强建设工程技术指导,采用专项检查和巡检方式进行质量督察。制定了资金拨付使用办法,采用专款专户的原则,建设资金拨付到各工程登记的基层组织指定账户。2014年年底县水务局联合县财政局组成4个检查组对列入奖补计划的工程项目进行专项检查,现场核实后进行项目验收和资金拨付工作。 四、建议 小型水利工程提升改造工作作为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修复的专项工作,作用和意义是重大的,将破解农村水利末梢“最后一公里”难题。但是能否达到实施目标,扭转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薄弱的现状,不仅需要大量建设资金的投入,还需要完善相关机制体制和配套服务,破解制约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的瓶颈,方能保证实施项目长期有效发挥效益。现结合青阳县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要科学合理规划。首先加强水利实施长期和短期规划的编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时进行修编完善,满足水利发展新形势。其次加大对涉水项目的审查力度,形成以水务部门为主导的规划审查制度;强调涉水项目应符合水利总体规划,避免破坏水利设施原有效益。二要加强部门合作。针对近年国土、财政、农业等部门进行的土地复垦、农业开发和农业扶贫等项目大部分为农田灌排渠道的修建,建议上级部门应加强相关项目之间的配套衔接,避免各自为政、各搞一套。形成以农田水利规划为主框架的审查模式,强化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完善相关项目之间的配套衔接,逐年分片完成县内重点区域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任务。三要加大资金投入。争取整合更多的项目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市县专项资金兑现力度,发挥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继续执行财政奖补激励政策,激发群众、村组参与建设的热情,鼓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民间资本投入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水利领域,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四要落实管护工作。改变“重建轻管、只建不管”的传统诟病,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的管护主体,落实管护经费。各级财政应将工程管护列入年度预算,并逐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水库、堤防、闸站等重点水利工程的管护经费应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同承担,并采取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向管护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资金和专业人员两方面保证管护工作的长效性。五要充实基层技术力量。充实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继续加强现有水利员,村级水管员等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福利待遇,为基层培养“留得住”的水利基层技术人员,逐步解决现有基层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 作者:江华 单位: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水务局第 7 页 共 7 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