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黄道婆教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黄道婆教案 黄道婆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历的纺织革新家黄道婆传授棉纺技术、革新纺织工具,为父老乡亲们造福的故事。一起看看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黄道婆教案!欢迎查阅!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黄道婆教案1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认识学习本课的生字,掌握本课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了解我国历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了解我国历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2、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具准备: 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预习准备 1、 你认为黄道婆是一个怎样的人,举例说明。 2、 全文写了黄道婆的几件事? 二、 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 自由读书,把词语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 检查词语 (1)听写 虐待 漂泊 思念 传授 歌谣 研究 创造 推动 认真 赢得 (2)订正 3、默读课文,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说说文章讲了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读课文,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段意。 2、把段意连起来读读,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黄道婆是中国历的“棉神”。黄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黄道婆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对她的功绩的追念。 3、 本文主要写谁?她做了什么事情?(黄道婆在崖州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并回乡教给家乡的人民。) 4、 讨论一下,学会了几种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5、 讨论结果:(1)总结段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2)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归纳主要内容。 四、布置作业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播放民谣) 1、 听了这段民谣,你知道了什么?(黄婆婆能帮人织布,她是个织布能手。) 2、 还想了解什么?(黄婆婆为什么要教这儿的人织布?) 二、 初读课文,试着解疑 1、 自由读书,试着从文中找到答案。 2、 初读课文后,你可以回答哪些问题? 三、 深入质疑,探究学习 1、 黄道婆好不容易从家乡逃了出来,学习手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她又回到了家乡,文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新的疑问? 2、 读读文章,你能否找到答案。 3、 学生读句子。 演示: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1)从这段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批注在自己的书上。 (2)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演示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1) 从中你感受到黄道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4、 从文章中什么地方感受到黄道婆爱家乡? 四、 自主归纳 演示:黄道婆对家乡的爱表现在 、 、 、 、等方面。 五、 读写结合 1、 你对集体的爱表现在什么地方? 2、 学生讨论发言。 六、 布置作业 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黄道婆教案2 教学目标: 1. 通读课文,借助资料书掌握本课的生字及生新词,并理解积累。 2. 合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条理。 3. 了解黄道婆的经历以及她在棉纺织业的贡献。 教学重点: 了解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民谣” 1.听了民谣,你知道了什么? (人物:黄婆婆) 师板书课题 2、生出示课下搜集的资料。(师评价) 出示幻灯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1、你从这两小节知道了什么? 生:黄道婆是中国历的“棉神”。 生:人们为黄道婆建造了一座祠堂纪念她,并提名“先棉祠”。 生:国家博物馆里陈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以供后人瞻仰。 2、读完这两小节,你有哪些疑惑?(生讨论交流,提出疑惑) 三、深入质疑,探究学习 1、学习课文第二段,出示幻灯片, 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便决心冲出牢笼。(“牛马不如的生活”指的是怎么样的生活?“决心冲出牢笼”看出她又怎么样的性格特点?)生说师板书:勇于反抗的精神 2、出示幻灯片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百感交集”是么意思?她为什么会百感交集?她在家乡度过了苦难的童年,不愿意想起往事;毕竟是自己的家乡,不能不思念;家乡非常贫穷,人们劳作辛苦,如果传授先进的植棉技术和纺织技术就好了;体现了她热爱家乡和人民。) 3、学习课文第五段,出示幻灯片 a、在家乡,黄道婆无私的想父老乡亲们传授崖州的植棉技术,使当地的棉花产量逐渐提高,他耐心的教人们用新式的工具纺纱织布。(突出她无私贡献的品格) b. 后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她又潜心研究并创造出更先进的纺织工具,设计出了一套轧籽、弹棉、纺纱、织布的操作方法。(勇于创新) 4. 教师总结:就这样,在黄道婆和家乡人民的辛勤创造下,图案生动、色彩鲜明的“乌泥泾被”应运而生,不久就闻名全国,赢得了“衣被天下”声誉。出示幻灯片欣赏松江布 5. 当黄婆婆逝世后,人们怎么纪念她的呢?出示幻灯片 (生说师总结:凑钱公葬她;建造了一座祠堂;重修她的坟墓;种树、见墓园;北京博物馆里陈列她的塑像和松江布。)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黄婆婆无私奉献、勇于革新的精神让人敬佩。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或者讲给父母听,有机会还可以去瞻仰黄婆婆的塑像和看看松江布。 板书设计: 黄 道 婆 棉神 传授棉纺技术 无私奉献 革新棉纺工具 勇于革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黄道婆教案3 结构分析 本文结构比较特殊。先用一个自然段作导语,由3个故事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每个故事各立标题。从大的结构看,应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徐向前元帅始终保持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这是本文的“导语”。 第二部分(3个小故事),写徐向前元帅保持朴实无华的3个小故事。这是本文的“主体”。 第一个故事,“一块地毯”。写徐向前让秘书把自己家里配发的地毯送到三座门招待所,表现徐向前元帅不讲求待遇,处处想着国家利益的克己奉公的优秀品质。 第二个故事,“看门老人”。写一个干部带妻子来访,把徐向前元帅误作看门老人,表现徐向前元帅不居功自傲、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优秀作风。 第三个故事,“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写徐向前元帅教育子女不要依靠父母,要自立做人,表现徐向前元帅不搞特殊化、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 语意理解 “徐向前元帅革命一生,功高盖世,但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办公室墙上,他亲笔书写的人民的公仆5个大字的横幅,就是他一生品质的写照。” 这两句新闻导语性质开篇的话,概括了徐向前元帅一生的业绩与优秀的品质。第1句是一个转折复句,先概述“功高盖世”,再一转笔锋,赞扬他“朴实无华”的本色。“功高盖世”,盛赞功劳居世人之上。“居功自傲”,认为某件事情的成功是由于自己的力量,产生骄傲自大情绪。“朴实无华”,朴素踏实而无华丽的炫耀。“本色”,物体原来的颜色,本文指原本的品质。第2句是个单句,指出徐向前以“人民的公仆”为座右铭,并身体力行,最终成为真正的“人民的公仆”。“公仆”,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横幅”,横的字画、标语。徐向前自书横幅“人民的公仆”,表明他用“人民的公仆”来提醒自己保持革命者本色,坚持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公仆”是徐向前“一生品质的写照”,是说“人民的公仆”正描绘出徐向前的言行与品质,也就是徐向前做到了人民公仆的要求。 “买块新地毯要花好多钱呢。”“现在国家还很穷,每元钱都应该用到建设上!” 这是徐向前教育、动员秘书把地毯交给三座门招待所的两句话,是徐向前见到家中铺上地毯后“不高兴”的原因。第1句说明买地毯很贵,买地毯要花许多钱,因而不该买地毯铺。第2句进一步指出国家穷,要节约开支,把有限的钱用在国家建设上。这是讲要处理好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把国家建设放在第一位。这是一块地毯这个故事的关键句,表现徐向前元帅不追求物质享受,时刻关心国家利益的品质。这是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本色的第一方面。 “做梦也没想到元帅会是这样,比普通人还普通呢!” 这是新娘子自言自语的话,也是她内心活动的揭示。前文提到新娘子心目中元帅的形象:很威风,车马盈门,卫兵不少。这是她按过去元帅的形象猜想出来的。一是盛气凌人(很威风),二是宾客及办事人员繁多(车马盈门),三是戒备森严(卫兵不少)。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两次错误判断,误以为徐向前是“看门老人”。当她确认这个布衣老人正是元帅后,才会惊诧不已。“比普通人还普通”是不正常的,这种感慨是对徐向前的颂扬,这句话是“看门老人”这个故事的关键句,表现徐向前元帅生活俭朴,平易近人,不搞特殊化的品质。这是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本色的第二方面。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徐帅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靠爸妈去铺路。” 这两句话是讲徐向前元帅教育子女如何做人。这是一个科学的教育方法。徐帅反对为子女“铺路”的做法,他主张“路是自己走出来”,即靠自己的才智和辛勤努力,开创自己的事业。这两句是并列关系,先肯定,再否定,否定是为强化肯定。这两句话是“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这个故事的关键句,表现徐向前严格要求子女不搞特殊化,不仅自身“朴实无华”,也要求子女不搞特殊化,让“朴实无华”的好品质代代相传。这是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本色的第三方面。 写作特点 1.文风朴实无华。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