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材】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13.2.1 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说课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教材】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全等三角形的条件,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第2节.下面我将从 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进行阐述,来汇报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后展开的.学生已学过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以及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七年级两册教科书中安排了一些说理的内容.这些都为本节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条件作好了准备 .2.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而且也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直线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学生只有掌握好全等三角形的内容,并且能灵活地运用它们,才能学好四边形,圆等内容.二.教材编排的几点思考1.三角形全等的这些判定方法都是可以证明的,都可以作为定理处理.为了突出重点,突出判定方法这条主线,本章中上述判定方法都是作为基本事实(公理)提出来的,通过画图和实验,使学生确信它们的正确性.这就要求教师激发每一位同学探究的欲望,通过自身亲自实践来得出结论.2.教科书把研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重点放在第一个条件(边边边条件)上,使学生以边边边条件为例,理解什么是三角形的判定,怎样判定.在掌握了边边边条件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怎样运用边边边条件进行推理论证,怎样正确地表达证明过程.边边边条件掌握好了,再学习其他条件就不困难了.三.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教学重点:边边边条件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情分析(从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分析.)1. 有利积极因素:从知识铺垫上看,小学六年级已初步学习了三角形重合.七年级两册教科书安排了一些说理的内容,为现在正规练习证明已作好了准备,学生已基本懂得推理.从思维状态上看,初二学生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具有了强烈的逻辑推理欲望.渴求把直觉思维得到的猜想用推理的手段验证,展示.2.不利消极因素:本节正式出现证明及证明的格式.要求学生有理有据地推理证明,精练准确地表达推理过程.要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把证明的过程简明地表达出来是比较困难的.由此,根据课标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下:1.知识技能1.掌握边边边条件的内容.2.能初步应用边边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数学思考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验用操作,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了解探究问题是采用分类的思想,从简单入手.3.解决问题会运用边边边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4.情感态度通过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分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实践.本节设计了八个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归纳等数学活动,积累研究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利用例题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学会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把证明的过程简明地,规范地表达出来;利用练习题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解问题的能力;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把三角形的画法与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相结合,也就是说,三角形全等条件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让学生画出与已知三角形某些元素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画完以后,再剪剪量量,在这个基础上启发学生想一想,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什么条件.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实验,就会对相关结论印象深刻.将三角形的画法与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相结合,也比单独讲三角形的画法效果好,单讲容易单调枯燥2.学法分析学生通过剪剪,帖帖,比比,看看等动手,动脑的活动;主动探索,发现规律;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协作学习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让学生充分感受探究三角形全等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过程流程图活动1 活动2 活动3 活动4 活动5生活 数学 生活通过这五个活动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活动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问题:1.如果ABC ABC,点A与点A,点B与B是对应点,试找出其中相等的线段和角.2.如果ABC 与ABC 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B=AB ,BC= BC,CA=CAA=A, B=B, C=C这六个条件,就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师生行为:pages_luzhuba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出六个相等的结论;即三个角对应相等,三条边对应相等.2.关注学生能否明确满足六个条件就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利用多媒体演示这样的两个三角形能重合).并提出条件能否尽可能的少些也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自然过度到下一活动.3.通过语言和表情激发起学生探究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欲望.设计意图:要让学生明确在六个条件中找出尽可能少的条件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活动2 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出示问题:1.只给一个条件,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师生行为:1.教师先引导学生从角和边的角度分析一个条件,两个条件各有几种情形;2.老师引导全班同学共同完成满足一个条件的情况的探究.得出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结论.然后指导学生分组操作,对满足两个条件的情况进行探究,并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最后抽生用投影仪把结论展示给大家.从而引入下一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践,形成认知: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活动3 分析探究拓展新知出示问题:1.给出三个条件,有几种可能情况2.分组探究两个三角形三边分别对应相等情形下两三角形全等吗3.将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这个三角形木架的形状,大小就不变了,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师生行为:1.教师先引导学生回答出满足三个条件的四种情形,然后明确探究任务.即首先来探究三边对应相等能否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老师引导全班同学画出ABC使它的三边分别和ABC三边对应相等;然后剪下来放在ABC上,看它能否与ABC全等.3.老师关注学生画的图是否符合条件,学生是否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并能概括得出结论SSS规律.设计意图:通过问题1的讨论让学生明确满足三个条件有几种情形,为以后学习埋下伏笔并引入这节课的重点.将三角形的画法与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相结合,以学生的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亲身体验从实践中获取SSS条件,培养学生探索,发现,概括规律的能力.活动4 回归生活应用新知例1 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师生行为:1.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例题中的已知条件,然后讨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的条件.注意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公共边AD.2.教师认真板演证明过程起好示范作用,强调对应点写在对应位置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与书写习惯.设计意图:注重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注重书写格式,让学生学会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SSS条件判断三角形全等.课堂练习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 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OC便是AOB的平分线.为什么师生行为:1.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证明过程用投影仪放出来全班交流.2.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读题,理解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的含义.3. 关注学生的证明过程书写的是否规范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能力,会运用SSS条件规范地写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过程.思考题如图,已知AC=FE,BC=DE.点A,D,B,F在一条直线上,AD=FB.要用边边边证明ABCFDE,除了已知中的AC=FE,BC=DE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条件 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条件师生行为:在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AB=FD这个条件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图形寻找隐含条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会从问题的条件出发,获得运用SSS条件所需要的条件.活动5 小结作业巩固引伸1.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有什么新发现 知道了哪些新知识 学会了做什么2.教师小结,布置作业:习题复习巩固1,2,习题综合应用9.师生行为:教师认真点评学生的小结和自我感受,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给予引导和指导.对学生的感受和收获要充分鼓励.设计意图:学会反思,及时归纳总结.通过独立思考,自我评价学习效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板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1.贴近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学习.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学习.3.开放课堂,让学生在互动中创新学习.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