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小龙:神话和真实| 苗炜工作室解读关于作者本书作者马修波利是美国著名作家,也是中国功夫爱好者,曾在少林寺学过武。他花了近十年时间,写了这部李小龙传记。关于本书这本书想要呈现一个真实存在过的李小龙,为此,作者整理了上百万字的资料,采访了上百位相关人士。这本书不仅能丰富你对李小龙的真实认知,还能让我们看到,一个经久不衰的文化符号是如何形成的。核心内容李小龙早期的真实经历是什么样的?他的武功水平究竟怎么样、为什么会英年早逝? 前言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李小龙:神话和真实,这是李小龙的传记。李小龙是武术家,武打片明星。他在美国出生,在香港去世,年仅32岁。人生短暂,但成就非凡,他为电影产业引入了“功夫片”,是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他还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的精华,创立了自由搏击术“截拳道”。去世后,李小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仅没有消退,反而越来越大。他和他代表的中国功夫,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这个符号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受推崇,不仅给华人带来勇气,还洗刷了“东亚病夫”的污名,在西方文化中树立了新的华人形象。李小龙是国际巨星,人们渴望了解他,他去世后,多部传记面市。国内也出版过很多李小龙传记,与它们相比,这本书不一样的地方是“真实”。作者想要呈现一个真实存在过的李小龙,为此,他整理了上百万字的资料,采访了上百位相关人士,在各方人物的回忆以及历史背景的基础上,为读者还原历史现场,探索李小龙的内心世界,分析他的行事方式。这本书能够丰富你对李小龙的真实认知,此外,李小龙的成名之路,也能让我们看到,一个经久不衰的文化符号是如何形成的。本书作者马修波利是美国著名作家,落笔时,他从没把李小龙当作偶像、神话来写,但他的人生“始终和李小龙在一起”。12岁时,他第一次看到李小龙的电影龙争虎斗,那时候还是录像带,整个少年时代,他会反复观看李小龙的功夫电影,直到那些录像带完全放不出图像为止。上大学后,他开始接触那些影响过李小龙的思想家,21岁时,马修从普林斯顿大学休学,跑到少林寺学武。他惊叹于武术的高妙,后来还写了一本书叫少林很忙,记述了自己学武的过程,也写了少林寺的商业化。再后来,马修花了七年时间写了今天这本李小龙,记录李小龙不平凡的生活和成就。而这本书的译者史旭光,也深受李小龙的影响。1990年代早期,史旭光年纪还小,他在河北农村老家,和一帮大人孩子挤在一起看一盘租来的录像带,看的也是龙争虎斗。此后,史旭光练武求学,在北京开了一个截拳道培训班,在学校授课,有成千上万人跟他学过截拳道。在解读这本书之前,我跟译者史旭光先生长谈过一次,要感谢他为这篇解读稿提供了一些新鲜的材料。我对这本书的解读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李小龙早期的经历。第二部分,人们说到李小龙时,最常讨论的两个问题就是他的武功水平究竟怎么样、他为什么会英年早逝,所以,我们就来看看这两个问题。 第一部分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李小龙早期的经历,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关键点:学武、去美国和演戏。1940年,粤剧演员李海泉和妻子,为了给抗日筹款,跟着剧团在美国巡回演出,旅途中生下一个孩子,中文名叫振藩,英文名叫Bruce,李振藩是李小龙的原名。李海泉是粤剧名角,而戏曲界和武打明星渊源颇深。比如,有一位跟李海泉同时代的粤剧大佬叫薛觉先,曾经请过京剧武生袁小田到香港,指导粤剧中的一些武打场面。袁小田年纪大了之后,跟成龙一起拍摄了醉拳,那是成龙的成名作。醉拳的导演叫袁和平,是袁小田的儿子,袁家班的领头人,后来是黑客帝国卧虎藏龙的武术指导。洪金宝、成龙年少时所在的“七小福”就是个戏班,他们都是在60年代跟着京剧武生于占元学艺的。李小龙在美国出生,在香港长大,从小就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他在喇沙书院上过学,这是香港最好的中学之一,留级之后他又被开除,转到圣方济书院读书。李小龙不是读书的材料,但他是演戏、练武的材料。爸爸是粤剧演员,在娱乐圈有人脉,李小龙有条件在娱乐业上发展。1953年到1955年间,十几岁的李小龙参演了多部电影。爸爸希望儿子能好好读书,一度禁止他演电影,但结果却徒劳无功,不演电影,李小龙的学习成绩也没上去。1954年1月,香港武术界举行了一次著名的比武,这场比武影响了很多人。太极拳的吴公仪跟白鹤拳的陈克夫产生了争执,就约定比试一番。这场比武成为热点事件,比武的录像现在看非常滑稽,但这件事让一个香港报纸的年轻编辑非常兴奋,他叫陈文统,他先是编辑了这次比武的相关新闻,而后索性动笔写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笔名叫梁羽生。很快,又有一家报纸推出武侠小说连载,作者叫金庸。这股风潮也传到了台湾,有一位年轻人刚退学,生活没有着落,也开始以武侠小说谋生,他给自己起的笔名是古龙。而1954年的那场比武,也激发了李小龙对传统武术的兴趣,他决定开始正式学习功夫。15岁时,他拜叶问为师,开始学习咏春拳,这种拳术体系强调近距离作战,有低踢、短拳快打等技术。李小龙很喜欢咏春拳,也愿意下功夫,他进步很快,能代表咏春出战,参加各种比武。这些比武让他意识到了,“成功不是白给的,需要付出训练,去真正对打”,他每天都会练习武术,然后进行反思,这是他自我训练的方式。但父亲知道他比武后很生气,斥责他把时间浪费到打架上,他却对父亲说:“我学习不行,但我打架行,我会因此而出人头地的。”除了武术,李小龙还喜欢跳恰恰舞,读武侠小说。他后来读过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很可能也读过古龙的小说。李小龙曾在笔记中留下他对拳法的领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从古龙小说中借鉴了一些武学领悟。比如,李小龙在笔记中说,有些武术虽然先声夺人,但却如喝掺水之酒,越瞧越觉无味。但有些武术,其味虽觉苦涩,但却如细嚼橄榄,使人越想越是回味无穷。古龙的小说浣花洗剑录中,有角色说了一模一样的话。李小龙有一段视频非常流行,他说,“清空你的思想,无形,无法,像水一样”,这段看上去很有哲理的话,其实是台词,出自一位编剧之手。李小龙喜欢说自己上大学时学的是哲学,其实他只是在大学里选修过两门哲学课。但把哲学、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套到武术上,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作者马修在书中说,不同的文化中,习练武术有三种基本用途:第一,搏斗或街头实战;第二,体育竞技,包括拳击和综合格斗;第三,娱乐,像舞台对打、职业摔跤、功夫电影。而东方武术增加了第四条用途:精神修炼。功夫被认为是一种动态冥想的方式,它最深层的目的是引导习练者通过训练得到启示。不过,青春期的李小龙,还没有从武术习练中得到什么思想上的启示,他热衷于跟人比武切磋,还会在街上挑衅打架。18岁时,李小龙欺负了一个家里有权势的孩子,警察找来他的家人,要求停止打斗,否则就立刻逮捕。为了让李小龙有一个全新的开始,顺便也能吃点儿苦头,父母把他送去了美国。李小龙在一所技术学校完成高中学业,靠教人跳恰恰舞挣点儿钱。19岁时,他开了一家拳馆,向每个学生收10美元的学费,带着学生到处去表演。不久,他被华盛顿大学录取,修的是戏剧专业。他像所有大学生那样,努力读书,和女孩子约会。同时,他也热衷于推广自己的拳馆,有了一批固定的追随者。1963年,李小龙和人合作出版了一本书叫基本中国拳法,这是针对初学者的训练手册,里面有动作演示的照片。这本书的出版,一方面是因为李小龙急需用钱,另一方面是要向传统功夫宣战。李小龙在书中写道,“上乘功夫所构建的技术是以动作精简为基础的。只有那些不成熟的体系才会充满多余且无用的动作。” 在一次武术表演中,李小龙抨击了传统武术,还对观众说,如果唐人街的武林同好们想要和我切磋咏春,可以到我的武馆来找我。旧金山传统功夫的习练者开始注意到这个言行狂妄的年轻人。1964年11月初,24岁的李小龙和黄泽民进行了一次比武。李小龙试图打破传统,革新武术,而黄泽民尊崇传统。作者介绍,这场比武是功夫史上最著名的一幕,此后在书籍、影视作品中被无数次提及和改写。不过,比武的确切日期已经不可考证了,比武的经过和结果也有不同版本流传。作者采访了亲历者,尽量复原了当年的打斗经过,以下这几点是确凿无疑的:第一,李小龙当时拒绝了“不能打脸,不能踢裆”的比武规则,黄泽民回忆说,李小龙是真的想打死我。第二,李小龙当时穿白背心牛仔裤,黄泽民穿的是长袖功夫装,他偷偷戴上了一副镶嵌有金属钉的护腕。在李小龙追击过程中,黄泽民打中了李小龙的脖子,让李小龙流血了。三,李小龙最后把黄泽民压在身下,黄泽民的同伴涌上来把两人拉开了,这是他们事先商量好的策略,一旦局面不利,同伴就迅速介入。当时,这次比武只是两个年轻人之间的一次冲突,但事后却有很多渲染。在李小龙遗产管理公司授权的三部电影中,黄泽民都被刻画成了反面人物。李小龙从此闯出了一些名气,有几个美国人开始跟着他练武。其中有一位理发师叫杰伊赛布林,他是李小龙进入好莱坞的关键人物。有一次,赛布林给一位好莱坞制片人理发,那位制片人要找一位能说英语并且能拍动作片的东方演员拍电视剧,赛布林就推荐了李小龙。1965年2月,李小龙得到一份电视剧合同,但一直没有拍摄,制片人就启动了一个新项目叫青蜂侠,男主角白天是一个报业大亨,夜晚变成打击犯罪的蒙面大侠,这位大侠有个日本助手名叫加藤,李小龙接受了这个角色。从此,李小龙开始担任一些影视剧的配角,进入了好莱坞演艺圈。同时,他也给一些好莱坞名人做私人教练。当时好莱坞有一位大明星叫史蒂夫麦奎因,也跟着李小龙练武。李小龙通过麦奎因认识到,明星才是一部戏的主导,明星可以换掉导演,他希望成为麦奎因那样的明星。李小龙一直向麦奎因推销一个想法,他想拍美国的第一部武打片,由麦奎因担任主角,这位主角要寻找武术的真谛,必须击败四个敌人,电影中会有很多精彩打斗场面,李小龙会扮演这四个敌人。推销了几次后,麦奎因说,面对现实吧,小龙,我知道这是一种让你成为大明星的方式,不过说实话,我做这行并不是为了让别人成为明星,我欣赏你,兄弟,但你只会缠住我不放,我不可能出演的。我不会让你踩着我往上爬的。李小龙听了麦奎因的这句话,立刻离开了他的别墅,并且在院子里大喊:“我一定要成为比他更大牌的明星。”他随后读了几本励志类图书,有一本书建议,读者要写下自己的目标,牢记于心。所以,李小龙在1969年1月郑重写下自己的新年心愿,“我,李小龙,将成为全美片酬最高的东方超级巨星。我将以演员的身份提供最激动人心的表演和最优秀的表现。从1970年开始,我将享誉世界,到1980年底,我将拥有1000万美元。我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并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幸福。”李小龙继续在好莱坞拍戏,当配角,当武术指导。他的几位朋友依然相信他的潜力,为他写剧本,跟制片公司谈项目,李小龙想做明星的梦想看起来还没什么希望。但1970年真的时来运转,三月的某个深夜,李小龙接到一个电话,香港一家电台要采访他。李小龙几年前拍摄的青蜂侠正在香港播出,他在香港火了。好,这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李小龙在好莱坞闯荡,他想当明星,但真正树立其明星地位的,是他在香港拍摄的电影。 第二部分我们进入第二部分,先来看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李小龙的武功究竟如何,到底能不能打?作者在书里尽量还原了李小龙演示功夫的场面,比如,李小龙和好莱坞演员詹姆斯柯本见面时,曾一拳将他打飞,柯本立刻决定跟着李小龙练拳。李小龙是电影明星,也是武术家。1967年,李小龙将自己练的武术命名为“截拳道”,这是一种融合了传统武术、空手道和击剑动作的格斗技术。李小龙后来还出版了截拳道之道,是美国卖得最好的一本武术书籍。李小龙刚在好莱坞拍戏时,每有文戏的场面,他总会有点儿不在状态,但要是在镜头前演示截拳道,他立刻变得极具光彩。武术是他在演艺圈安身立命之本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